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转向模式的多轴转向车辆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重型车辆转向时的低速机动性和高速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多轴动态转向技术,并以三轴车辆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多轴转向的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以及运动微分方程,为提高车辆的稳定性,以零质心侧偏角为目标,推导各轴间的转角比例系数及有关的状态空间矩阵、传递函数,使用MATLAB软件对不同转向模式下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稳态响应、瞬态响应以及频域响应的仿真。通过分析比较,说明采用多轴动态转向技术,车辆在转向时具有低速机动性高、高速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汽车发动机振动频谱分析在机械故障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采用STM32单片机采集振动加速度数据,运用MATLAB软件自带FFT函数对加速度数据进行时域-频域信号转换,获取发动机振动频谱特征,为发动机振动检测提供诊断依据。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案能够在硬件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实现发动机频谱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线车辆远程监测信号的采集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浩  杨晓光  张雨 《汽车技术》2004,(11):20-23
利用现有GSM移动通信网设计了在线车辆远程监测总体方案,并搭建试验室研究平台分析信号远程传输特性,同时进行了汽车发动机状态信号的远程采集。以所定义的频域修正因子,对远程采集信号进行了有效的修正。研究结果开拓了在线车辆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4.
对某轻型载货汽车进行不同工况的振动性能测试,分析评价其动力总成悬置的隔振特性、驾驶室隔振装置和悬架系统的隔振效率;基于MATLAB对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进行时域传递率和频域传递率分析。  相似文献   

5.
徐建平 《汽车工程》2004,26(6):714-718,647
借助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汽车的模拟模型及其故障分析结构模型,作为汽车自诊断控制的算法进行系统故障检测和故障评价,并通过驾驶试验来验证汽车模型模拟的准确性;同时把试验信号贮存在控制单元中,进行功能和性能诊断试验,识别车辆系统恶化状况和判别车辆系统安全可靠性。为车辆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性能判断与评估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26日,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与The MathWorks公司宣布,购买安捷伦公司的EXA,MXA或PSA信号分析仪可同时享有MATLAB软件。安捷伦信号分析仪与MATLAB数据分析软件的结合,可让工程师们更加从容地以可视化的方式去分析、解调和过滤信号,这在以往是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双方的这一协议让用户可以一站式地获得高品质仪器和数据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7.
肖闯  黄江  易高 《专用汽车》2007,(6):36-38
阐述了车辆在地面附着极限下造成转向失稳的原因,对四个车轮施加差动制动时车辆行驶姿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针对车辆的实际工作特点,应用CARSIM软件的车辆动力学模型(S函数),并定义S函数的输入输出接口,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车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稳定性控制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差动制动能够改善在高速度或滑路上转向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干道常常被人们誉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是城市内部的重要交通道路。交叉口作为干道与干道之间的关键节点,是实现不同道路连接的纽带,也是车辆持续通行的咽喉。对城市干道信号交叉口相位相序的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相位矩阵的表示方法,并结合信号交叉口约束条件,使用MATLAB软件构造出干道交叉口的相位相序结构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计算原理得到最小总延误。同时,通过模型计算输出信号交叉口新的相位相序及有效绿灯时间组成新的配时方案,结合城市干道信号交叉口实际采集的数据,在MATLAB构造的目标函数值中与实际信号配时进行对比验证,最后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优化的相位相序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与实际相位相序方案的平均延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的相位相序方案达到了减小信号交叉口路网平均延误的目的,从而提高城市干道的通行能力,达到了模型优化干道交叉口相位相序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急松油门(Fast-Off)工况下自动变速车辆升挡机理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提出了Fast-Off工况下自动变速车辆的优化换挡控制策略.应用MATLAB软件建立了自动变速车辆仿真平台,在爬坡时的Fast-Off工况下,分别对传统的控制策略和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换挡控制策略能够提高车辆的动力性,改善车辆爬坡性能.  相似文献   

10.
使用ADAMS软件建立起重型车辆的虚拟样机模型,基于遗传算法设计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编写控制算法,基于ADAMS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验证。通过车辆在不同车速、较大路面激振下的仿真结果分析,验证联合仿真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车辆的抗侧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可靠性试验中强化路的行驶速度,达到更好更快捷地考核车辆装备可靠性的目的,本文以Unimog4000为例进行了典型路面的平顺性行驶试验。车辆分别以不同的车速通过典型路面,记录各测点的振动时域信号。在后期处理中,采用DASYLab对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以加速度均方根值为对比依据,对不同车速下车辆在B级沥青路面和搓板路面上的振动做了对比,从而为确定可靠性试验中不同强化试验路的行驶车速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介绍了利用MATLAB软件把车辆改装过程中易改变位置总成的质心位置作为变量参数编入到MATLAB后台程序中计算汽车质心位置,把变量参数按选项在可视化界面中输入并进行计算。根据得出质心位置结果对某型6×6重型越野车进行行驶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列车过桥时引起的桥梁挠曲会降低车辆乘坐舒适度,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时一般通过控制桥梁的挠度或进行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来保证车辆舒适度。为得到车辆过桥的振动规律,并提供一种便于工程应用的计算方法,基于频域分析,将桥梁变形假设为正弦半波并展开为傅里叶级数,输入车辆点头、沉浮频响函数,经过简化得出车辆竖向加速度的包络近似算式。通过实例计算结果与时域方法对比,验证了频域包络算法的准确性。频域包络解析公式还揭示了影响车辆过桥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即桥梁最大挠度、设计车速和桥跨的比值、车辆自振频率、车辆频率响应函数等。  相似文献   

14.
制动抖动引起的转向盘振动传递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ADAMS/CAR的多刚体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成功再现了制动引起的转向盘振动现象,并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信号时域和频域分析,明确了振动从制动器到转向盘的传递途径,提出了调节橡胶弹性元件刚度的振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加速度信号时域积分误差和频域积分误差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比了时域积分和频域积分的积分位移,结果表明频域积分相比时域积分更加稳定,误差更小。基于低频截止的频域积分法,提出了能量补偿频域积分法,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说明该方法能够在保持积分位移信号稳定的前提下较好地补偿频域积分位移的响应幅值,能够满足工程分析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智能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换道安全性,分析了车辆在高速状态下的转向特性并对换道轨迹曲线的最大曲率进行限制,以防止车辆在换道过程中出现侧滑现象,分析了交通车对换道安全性的影响,利用多项式函数进行换道轨迹规划,以车辆侧向加速度和换道时间为换道优化函数的优化变量,建立了基于稳态转向特性和换道安全距离的换道模型。利用MATLAB和CarSim软件对换道轨迹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换道轨迹规划方法能够安全平稳地实现智能车辆的换道行为。  相似文献   

17.
采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四轮转向车辆虚拟样机模型,设计了一种车辆横摆角速度反馈与神经网络自适应的混合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轮胎大侧偏角下的非线性问题,使神经网络权系数的在线修正速度快,难度低,赋予系统自适应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四轮转向车辆混合控制系统是可行的,所采用的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基于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的联合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基于Car Sim和MATLAB软件建立了电动轮汽车整车模型和整车控制模型,对电动轮汽车的驱动DYC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联合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较好地控制车辆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所采用的轴载比例分配算法对车辆的纵向加速度影响较小,既实现了车辆横向稳定性的控制,同时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车辆协同驾驶领域中的跟随过程,建立了安全距离控制模型,采用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设计了控制器,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将BP神经网络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最后运用缩微环境下的智能车辆系统试验平台设计了Update算法,完成了跟随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智能控制器减小了车间距误差,提高了控制准确性,能满足车辆安全跟随行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应用道路模拟技术将道路试验转移到台架试验,通过兼顾时域、频域、伪损伤的方法确保迭代精度,大大缩短道路试验周期。详细分析路谱采集和路谱编辑处理的方法,探讨试验台架系统识别中如何确保频响函数精度、路谱迭代精度的关键技术。以石块路为例,经过多次的迭代,根据时域、频域和伪损伤分别对迭代质量进行评价,发现模拟响应信号和道路原始响应信号吻合,实现载荷谱再现。最后通过台架耐久性试验,更快地再现了强化坏路试验中的车辆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