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介绍了已经出版发行,并已实施的机械工业行业标准《高压组合电器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有关型式检验的内容和要求。对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和要求、检验时机、检验及试验方法的规定,实验检验时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检验结果的判定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叙述。对部分型式检验项目的规定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金属波纹管膨胀节使用中,既要有较高的承压能力,又要有良好的柔性,此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疲劳寿命,因此,其设计、制造、试验等不能等同一般的压力容器和管件等刚性结构,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根据TSGD2001—2006、TSGZ2004—2007、TSGD7002—2006等相关规范和GB/T12777—1999标准,阐述了金属波纹管膨胀节设计、制造、检验控制要点和型式试验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某天然气项目海底输气管道系统有2种不同内径的管道和更小内径的止回阀,内径变化率最大为31.5%,且试运时排水、干燥和进气投产同时进行,为了降低卡球的风险,需研制特殊变径清管器。文中设计了一套模拟通球试验撬来试验,研制变径清管器,确定了清管器的结构尺寸和型式,模拟了通球试验,获取了清管器投产的参数,按试验结果制造的清管器成功应用于该项目的投产。  相似文献   

4.
输气管道试压是对管道施工质量、管材性能及管道整体质量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投产前对管道系统能否在设计压力下安全运行的最后一次检验。因此,基于管道试压在管道工程建设和运行中的重要意义,从试压介质、试压管段划分和强度试验压力等方面对试压工作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国内外输气管道试压标准在以上方面的相关规定,分析了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指出了目前国内管道试压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种新型的钛纳米聚合物防腐油管技术进行常规性能检验、现场挂片腐蚀速率测试、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整体拉伸试验、管流动态模拟腐蚀结垢试验等一系列中试评价,结果表明该技术常规性能检验项目全部符合相关标准,并且具有较为优异的防腐及阻垢性能,在保证涂敷工艺与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检验泄漏监测系统在高迁原油管道的应用情况,制定了一套试验方案,通过在不同位置人工放油,模拟泄漏工况,对泄漏系统进行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现场测试,得出了该系统所能检测到的最小泄漏流量和定位精度,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该泄漏监测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压力和流量数据监测,反应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及时、准确发现泄漏,为最大程度降低泄漏损失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文中主要对1/4规格卡套接头进行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通过数字式力矩扳手进行重复装配试验,通过旋转弯曲试验机进行旋转弯曲试验、通过盐水喷雾试验箱进行应力腐蚀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对卡套和卡套管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本批次的卡套接头性能测试结果均符合委托检测大纲要求,应力腐蚀试验后的卡套和卡套管,均未见晶粒内和晶粒间应力腐蚀迹象。从显微组织可看出,后卡套进行了渗碳处理,不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韧性和耐腐蚀性,提高了不锈钢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保证了卡套内部的塑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8.
对地铁隧道防排水型式进行合理的评价及选择,是减少运营期间隧道渗漏水的有效途径。以往对隧道防排水型式的选择基本上都是采用隧道涌水量这一单一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尚缺乏对排水型式的综合评价系统研究。文章在已有地铁隧道防排水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AHP法的地铁隧道防排水型式判断系统,建立层次分析评价数学模型,确定影响地铁隧道防排水影响因素的层次指标权重,根据建立的防排水型隧道的判断准则及标准,实现防排水型式选择的定量化。工程实例表明,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符。由于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和权值依赖于评估或经验,其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并结合实体工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存在的不足及措施做了探讨和剖析,并联系实际经验和相关的参考文献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公路工程材料检测存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对材料检测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材料检测标准差等层面。对于现阶段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不足,能够根据我国法律提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提升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的素养;健全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保障体系;改善检测标准,引进先进的测试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天然气管道检测器速度控制装置失效后导致的设备停止运行问题,研制了一套检测器用闭锁装置。详细介绍了闭锁装置的工作原理,基于流体传动和电机传动方法分别设计了一种检测器用闭锁装置,并研制出样机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表明:电机传动方式可靠性更高,但耗电量及占据的安装空间也较大。如能解决流体传动方式中进口、出口管路及电磁阀密封不良的问题,提高其耐高压能力,流体传动方法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泄压设施是石油化工装置安全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长距离密闭输油管道,输油泵站必须设有压力保护泄放设施,防止瞬变压力对输油设备造成的危害。担负着胜利油田原油外输任务的东临复线沿线泵站的高压泄压阀出现的故障多集中在泄压阀指挥器上,经过分析调研试验后,对高压泄压阀指挥器进行了改造,利用压力开关、电磁换向阀、继电器等电器元件构成电气装置指挥器替代原设备的机械结构指挥器,保证了泄压阀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变频调节阀,配合PLC的软件编程,能够使甲醇精馏工艺控制系统的调节阀在一个高水平状态下运行。变频调节阀是采用变频器主回路的电动调节阀,并通过改变节流方式来控制流量,所以它既是一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同时又是一个节流节能、降低环境污染的部件,很值得在相关企业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长输天然气管道压气站场控制由站场控制系统和压缩机控制系统组成,两部分控制系统通过通讯连接将数据传输至调控中心和站场PLC,但站控系统和压缩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相互独立,这是目前压气站场控制的普遍模式。通过将单台压缩机组与相应辅助系统控制进行整合、与全部机组相关的生产辅助系统同站控系统进行整合,整合后的压气站场由原有的三部分控制调整为站控系统PLC统一监视控制。控制系统整合将分散的控制功能集中,站场内全部设备实现远程操作,数据、故障集中监视方便问题处理,同时减少了冗余设备。  相似文献   

14.
采用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下位机采用PLCS7—200系列及触摸屏,上位机采用组态软件,设计了一套无人值守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实时检测换热站现场运行参数,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循环泵定温定频运行以及补水泵自动补水。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将换热站监测数据、报警数据、阀门开度等信息传输至因特网,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控与调节,并能够根据设备运行情况,随时设置运行参数,实现换热站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无法增加泄漏监测专用仪表和数据采集设备的老旧输油管道,设计了基于OPC的输油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利用OPC通信协议连接现有PLC服务器的方式采集管道运行参数。文中介绍了泄漏监测的原理、OPC通信协议的工作方式和系统的实现方法。系统使用负压波和流量平衡的方法进行管道泄漏识别和漏点定位。输油管道放油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定位管道泄漏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具有新型的阀门电动执行机构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开发。该控制器采用DSP作为主控制单元,采用矢量控制策略控制感应电动机,组成了一个集本地控制、远程控制、状态指示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适用于各类工业控制阀。  相似文献   

17.
核级阀用金属波纹管是核电站管路系统截止阀、闸阀的重要部件,但此类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为了提高该类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检验水平,编制了此标准。文中介绍了新发布机械行业标准规定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波纹管组件的典型结构、常用材料、波纹管设计、焊缝、密封性、耐压能力和循环寿命等技术要求。给出了适用可行的核级阀用金属波纹管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相似文献   

18.
将阀调节基本原理应用于机场管道加油系统中,采用特征线法模拟了管道加油系统内阀门关闭的水力瞬变过程,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两种可行的阀调节防护措施;通过实例说明阀调节可以优化阀门的动作规律,显著降低加油系统管道中的水击压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漏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构成,提出了漏磁信号智能化处理的流程,探讨了管道缺陷与管道特征的甄别方法。由于缺陷漏磁信号受到管道诸多因素的影响,必须找到这些影响因素的规律并加以补偿,经过补偿后的信号为管道漏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以及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设备以气缸为动力源,靠气缸伸缩产生蠕动前进,通过励磁、漏磁信号采集、消磁等环节来达到管内行走检测的目的。由于采用钢刷支撑结构,因而又具有扫线功能,可将管道内的砂石杂物推出。它具有检测距离远,定位准确可靠,设备结构简单易维护等特点,在无损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光纤环网的PLC控制系统在平乐至钟山高速公路木冲隧道监控中的应用实践,详细介绍了基于光纤环网的PLC控制系统的整体配置以及交通控制、照明控制、通风控制等子系统应用方面的内容。该PLC控制系统通过对隧道内外环境的自动检测和外场机电设备集中区域的联动控制,在隧道管理站监控室和外场机电设备间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监控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通信效率,保障了隧道内的行车安全,可为今后的高速公路隧道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