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炜  郑啸 《公路与汽运》2023,(2):95-97+102
以某下穿城际铁路的40 m跨径半穿式桁架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空间杆系模型,对其运营阶段的横向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依据相关计算理论对该桥实际状态和理想状态下屈曲模态及影响屈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腹杆横向刚度,上弦杆宽跨比是影响半穿式桁架桥横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设计中应重点关注上弦杆宽跨比对半穿式桁架桥横向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1座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施工期裸墩、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不同结构体系状态下的稳定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裸墩状态下,风荷载对结构稳定的影响可以忽略;T构最大悬臂状态刚构桥稳定性风险最大,应重点控制施工误差及偶然因素的发生;墩间横系梁的设计对结构稳定性的贡献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
经实测,花地公路滑坡为“特大型”中层推移式滑坡,地灾体危害大。文章在对花地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特征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地质勘探资料、设计成果,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花地滑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表明:自重状态及自重+地震状态下,该滑坡基本稳定;在自重和暴雨状态下,该滑坡欠稳定,该成果对后期防治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自锚式悬索桥桥塔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对自锚式悬索桥桥塔在施工与成桥两种状态下的弹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就缆索系统对桥塔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桥塔结构在施工状态下的失稳为挠曲失稳、成桥状态下为横向失稳,缆索对桥塔稳定性影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针对边坡体内部含软弱夹层及潜在裂隙的岩质边坡,通过UDEC离散元软件构建边坡数值分析模型,重点分析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状态变化。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多种因素进行筛选,并根据强度折减法的原则,通过对粘聚力、内摩擦角的参数弱化实现边坡稳定性分析。由室内不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确定抗剪强度参数劣化规律,并根据UDEC离散元模型分析边坡的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对边坡的安全状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抗剪强度参数与边坡安全系数的三维变化图,可知:相比于内摩擦角,干湿循环对粘聚力的损伤劣化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可为受库水位循环变化影响下的含未知裂隙的库岸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6.
鉴于四川省巴中市王家坡滑坡的灾害历史和现状,本文根据王家坡滑坡的地质勘查报告,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表明:在自重状态或者自重与地震组合状态下,该滑坡基本稳定;但在自重与暴雨组合状态下,该滑坡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有必要采取可靠的防治工程措施。本文的研究为该滑坡的有效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全轮转向重型车辆高速失稳边界,采用非线性控制理论研究了车辆失稳区域的确定方法。针对某双前桥转向三轴车辆,研究其相平面特性的影响因素,选取能够较好描述车辆高速稳定性状态的相平面。基于选取的车辆高速稳定性表征相平面,分析其稳定性影响因素,并确定稳定性区域。  相似文献   

8.
应用实际交通数据对现有的2种跟驰模型进行模拟验证,结果显示,其与实测数据均存在一定误差.之后通过分析车辆在跟驰状态下行驶所受影响因素,结合驾驶员心理,在优化速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侧向车辆的影响因素建立新的交通流跟驰模型.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稳定性受侧向邻车行驶状态的影响,侧向影响越小,模型稳定性越好.通过西安市某路段的交通数据对新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优化速度模型,新模型仿真结果更贴近实测交通数据,均方差降低62.89%,最大绝对误差降低66.39%,最小绝对误差降低33.4%.   相似文献   

9.
风积沙是沙漠路基的主要填筑材料,其压实特性是影响沙漠公路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天然状态下风积沙为松散状态,承载能力低,工程性能差,为使风积沙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需对之进行压实。本文通过室内重型标准击实试验,对风积沙压实特性和压实机理进行研究,并分析影响击实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曾臻  冯胜 《路基工程》2020,(3):217-221
为了准确分析郊纳镇#2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及支护方案,定性分析了其变形影响因素和失稳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法及Geo-slope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2边坡的影响因素有:岩土类型,填料特性、填筑工艺、地形地貌、降雨及地下水、人类工程活动。失稳模式为蠕滑-拉裂。稳定性计算为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饱和状态下不稳定,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支护方案为在坡脚设置抗滑桩支挡,结合截、排水措施,坡面按一定坡率修整并分层压实、分级设置格构骨架护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