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防滑控制系统是动车组列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列车高速运行时,防滑控制系统既能实现良好的滑行控制,又能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黏着,保证列车的制动距离尽可能缩短。介绍了动车组制动防滑控制的基本原理,滑行检测方法,防滑控制方法,在恶劣天气下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优化后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新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控制理论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滑控制系统是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具有防滑控制功能的列车制动控制系统,既能实现良好的滑行控制,又能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黏着作用力.主要介绍了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系统,包括制动防滑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组成,滑行检测方法,防滑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策略等.通过防滑试验验证了和谐号动车组制动防滑...  相似文献   

3.
介绍滑行产生的机理以及列车制动过程中出现滑行的危害,以CRH2动车组为例,阐述高速动车组防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列车制动控制系统对滑行判别的依据和防滑控制的过程,明确防滑控制对列车安全运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试验动车组在干燥轨面、常规低黏着轨面和超低黏着轨面的制动防滑性能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干燥轨面,试验动车组在超低黏着轨面的制动距离过多延长,总风消耗量过大,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结合相关黏着控制理论及试验数据,分析试验动车组防滑控制不适应超低黏着轨面的原因,进而研究制订以降低减速度检测灵敏度、缩短滑行检测后阶段排气时间、增加滑行恢复充气控制条件为主要优化措施的防滑控制方案。优化后的防滑控制能有效提高超低黏着条件下的黏着利用水平,初速度160km/h的紧急制动距离缩短56%,总风压力可维持在正常压力范围。试验结果对动车组防滑理论研究、防滑控制设计及其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速列车一般采用空气制动联合再生制动方式进行制动调速或停车,空气制动和再生制动均为粘着制动,受轮轨间粘着系数的影响。随着速度的提高,轮轨间的粘着系数呈降低态势,动车组出现滑行的概率增大,因此动车组的防滑控制也越显重要。本文通过对CRH2型动车组运用问题的梳理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对应的防滑控制优化方案,能有效地减少防滑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黏着、蠕滑的概念,阐述了牵引力的形成和空转、滑行产生的原理及高速动车组空转、滑行运行的危害,分析了防空转、防滑控制技术的通用原理及2种高速动车组实际使用的防空转、防滑控制策略,并对2种控制策略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城轨列车防滑系统的组成及控制原理。针对电空混合制动防滑控制时电制动切除时刻对防滑控制效果和电制动利用的影响,提出了按照滑行程度不同确定电制动切除时刻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地铁昌平线城轨车辆轮对踏面剥离故障,通过对电制动与空气制动防滑数据的详细分析,发现防滑控制系统电制动滑行状态判断缺陷,提出优化、完善滑行判断条件的措施。由此得出城轨车辆防滑控制要同时结合减速度与速度差进行滑行状态检测,防滑时首先实施电制动防滑控制,失效时切除电制动,由空气制动防滑控制系统进行防滑控制。改进后的昌平线防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再出现由于滑行状态判断不良导致车轮抱死踏面擦伤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防滑试验台是防滑控制装置进行功能测试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有效验证平台。通过对防滑试验仿真技术的研究,提出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试验台的各项测试功能,形成一套快捷的低成本实现方案。防滑试验仿真系统按功能分为黏着模块,旋转动力学模块,气动模块和试验控制模块,论述了各模块的理论技术及仿真建模方法。以CRH3动车组制动系统各项参数为例,利用ES1000实时仿真系统建立了防滑仿真试验台,并进行了干轨和湿轨的防滑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防滑系统在轮对滑行过程中能有效调节制动缸压力,使得实际施加于轮对的制动力未超过轮轨最大黏着力,避免了轮对滑行,验证了该仿真试验台方案的可行性和各功能模块建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3.7 防滑系统 防滑系统作用原理见图13. 动车组的所有车轴上都安装有记录轴速的传感器.在车轮出现滑行危险时,相应车辆上的动车或拖车计算机会通过防滑阀调整制动缸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空气制动防滑保护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动防滑保护作为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的制动效率发挥以及轮轨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为例,主要介绍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防滑保护控制策略中的参考速度选取、滑行判断指标和防滑失效控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滑行试验验证了列车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EMS型磁浮列车模块的运动耦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EMS型低速磁浮列车通常采用模块化的转向架结构,模块是集悬浮、导向和牵引功能于一身的基本功能单元.模块内部的2个悬浮端通过刚体连接,导致两端的运动状态互相耦合.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这种耦合作为系统的外部干扰,通过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加以抑制.本文从机械运动的角度,研究了EMS型低速磁浮列车模块的耦合问题,提出通过解耦算法实现2个悬浮端之间的运动解耦.首先在对物理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块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模块运动耦合的本质,然后提出了通过反馈线性化方法实现模块运动电气解耦的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模块的运动耦合对悬浮系统动态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提出的解耦方案可有效地解决耦合问题,简化悬浮控制器的设计,提高悬浮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运营列车停车情况的分析,从停车原因、速度变化过程、轮轴之间速度差异等几个方面,深入论述了滑行现象产生及速度采集不均衡对行车控制的影响,提出车辆防滑控制、速度均衡优化的应对策略,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虚拟编组(Virtual Coupling)是近年来欧洲铁路部门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它使用无线通信代替机械联挂,实现不同型号列车的虚拟编组。列车虚拟编组后,行车间隔极大缩短,能够进一步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介绍虚拟编组的研究背景和基本理念,分析既有欧洲列控系统(ETCS)在应用该技术时面临的问题,旨在提出面向虚拟编组的列控技术实现方案。根据列车间隔控制是否由列控系统进行防护,提出两种方案,并描述它们的基本原理和既有ETCS规范需要变动的内容。在基于列控系统防护的方案中,引入相对制动距离的概念,并提出一种基于相对制动距离的限速曲线计算方法,为下一代列控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全国运营时间较长的地铁公司将救援推进速度大部分提高至35 km/h的情况,通过车辆制动距离、车钩强度、信号瞭望条件等多方面理论校核及实际验证,无锡地铁电客车最终采用分段运行方式,故障车清客前运行限速25 km/h,清客后限速35 km/h,最终表明此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达到优化行车调整方式、新线配线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虚拟重联技术作为提升轨道交通运力使用效能的有效手段,可以解决现有机械重联操作繁琐、列车网络初运行效率低等问题。为提高运营的灵活性,实现安全、高效的列车追踪运行,总结分析机械重联的透明传输和闭环控制思想,在基于前车速度的列车安全间隔防护技术的基础上,依据阈值管理的动态运行调整方式,提出基于车车通信和车辆—信号系统融合的虚拟重联方案。依托高质量的车车通信技术,前后车实时通信,后车充分响应前车的控制命令、运行状态等信息,确保后车始终基于前车的安全状态控车,从而实现虚拟重联列车的闭环同步控制,进一步减小虚拟重联列车内部的运行间隔,提高行车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新型车轮防滑系统的原理。并对该防滑系统进行了运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根据25G型车辆条件,结合保持式真空集便器产品特点,提出真空集便器产品技术要求与设计加装改造技术方案,包括车下、车上改造及水、电、气连接安装等,并制定验收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论述虚拟编组技术对运输组织方式的影响,并对传统列车运行图编制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均衡间隔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明确虚拟编组技术下均衡间隔大小交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步骤,从服务水平和企业运营成本两方面确定列车运行图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以北京地铁19号线为例,分析基于虚拟编组的等间隔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