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出口20 t轴重米轨集装箱平车的设计要求、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重点阐述车体组成部件底架、集装箱锁闭装置的设计。对车体垂向弯曲刚度、车体静强度和锁闭装置的静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在额定载荷及超过额定载荷50%工况下,车体下挠均不大于10 mm,在车体预上挠10 mm~14 mm的工艺设计条件下,车体未出现下挠,挠跨比小于1/700;在额定载荷与纵向力合成工况下,车体最大应力点出现在装载2只20 ft集装箱在重车顶车工况下的侧梁下翼面处,应力为254 MPa,小于材料许用应力;在超过额定载荷50%工况下,车体最大应力小于材料屈服应力,车体未发生永久变形和裂纹。在不同载荷作用下锁闭装置产生的应力,均小于材料许用应力。整车的限界通过试验、车体强度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
总结国内外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桥长期下挠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对导致长期下挠的主要成因与研究难点作了阐述,分析了各个因素的研究与目前设计计算、参数取值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对长期下挠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结构形式为预应力混凝土32 m简支T梁的两座大桥的5片质疑梁进行动、静载试验,并对所检测的梁下拱(挠)现象的理论分析,研究和分析了运营线上此类梁出现下拱(挠)现象的原因,为分析类似的梁桥的梁产生下拱(挠)现象提供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研究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实际及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并联高挠圆簧两端串联橡胶弹簧系统水平方向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高挠圆簧的工作应力和组合弹簧系统的水平方向刚度值,铁道机车车辆转向架二系弹簧悬挂系统采用并联高挠圆簧两端串联橡胶弹簧结构。基于经典弹簧水平方向刚度分析理论,建立了高挠圆簧和橡胶弹簧的力和力矩与线位移和角位移关系式,导出了并联高挠圆簧两端串联橡胶弹簧的水平方向刚度分析的直接计算方法,为此类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开裂和下挠通病,进行了开裂和下挠防治措施的施工研究,并在重庆渔洞长江大桥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后期下挠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大跨混凝土梁式桥后期下挠属很常见的病害,对桥梁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迫切需要在造成后期下挠的诸多因素中找出主要因素才能在今后的设计、施工中加以控制,从而达到抑制下挠的目的。 研究方法:从梁式桥的刚度入手阐述挠度的产生机理。进而分析预应力效应、收缩徐变效应、梁体开裂等因素对后期挠度的影响。 研究结论:纵向、竖向预应力有效性的不足造成了后期挠度偏大和梁体开裂。而梁体开裂大大降低了梁体的刚度,致使后期下挠加剧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跨度连续梁桥跨中长期下挠的影响因素,以实际桥梁为原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空间模型,分析了剪切变形、汽车活载、温度荷载对大跨度连续梁桥跨中长期下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风屏障对大跨度铁路悬索桥横向刚度的影响,以某主跨1 060 m的铁路悬索桥为例,采用风洞试验测试车桥系统气动特性,通过改变加劲梁横向截面惯性矩实现不同的横向刚度,采用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方法,研究大跨度铁路悬索桥的横向挠跨比限值,讨论风屏障高度、车速及桥梁跨度的影响,在考虑激励随机性影响的基础上按规范加载条件得到桥梁横向挠跨比限值。结果表明:车速越高,桥梁跨径越小,横向挠跨比限值越严格;在不同跨度和车速条件下,风屏障均可提高横向挠跨比限值,其中设置3.5 m高度风屏障时,横向挠跨比限值可提升约9%,且当车速为200 km/h时,横向挠跨比限值可取为1/1 200。  相似文献   

9.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主要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连续刚构桥是我国桥梁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已建此类桥梁普遍出现了跨中下挠过大的病害。以一实桥为工程背景,从预应力摩阻损失和设计施工原因导致的有效预应力降低、结构开裂以及混凝土徐变方面,讨论了各因素对跨中下挠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桥式起重机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主梁普遍存在下挠现象。影响了起重机的正常使用,因此对主梁下挠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主梁下找修复中常用的火焰矫正法和预应力法作特别介绍,包括它们的基本原理、构造要点、施工工艺和简要计算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长大货物车结构复杂、载重大、负载方式差异大等特点,阐述了其强度试验方法和评定的特殊性,并对涉及的结构计算分析、综合动荷系数、许用应力取值、转向架构架强度评定、自重载荷下应力和挠度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及探讨,认为在长大货物车强度试验考核中,虽然还存在一些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但目前采用的试验及评定方法是可行的,并经过了长期的实践验证,因此,作者建议应充分利用多年试验及运输监测所积累的大量数据,开展深入研究,并汲取国外经验,着手制定规范长大货物车的强度评定方法,认为目前条件已经成熟,且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陈伯羽 《中国铁路》2006,(9):6-10,13
车辆脱轨大多数情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重量的差异是空重车最根本的差异,而它对车辆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摇枕下弹簧的静挠度的差异。空重车辆载重的不同导致弹簧挠度的差异,造成了同一车辆在空车和重载时运行性能的不同。从转向架的角度来考虑,评定抗脱轨安全性的指标主要有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两项指标,脱轨系数临界值越高,脱轨的可能性越小;根据GB5599-1985规定,轮重的减载(ΔP)与线路状态如轨距、高低、水平有关,也与车辆的状况有关,减载越大,越容易脱轨。通过分析货车空车车辆在直线线路上的动态性能、线路状态、车辆编组、环境温度等因素对货车空车脱轨的影响,得出合理结论,提出防止货车空车脱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车流分析的目的在于对车站到发的车流实行动态监测、掌握车流变化的规律,车流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就是要把这项重要的工作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转变为计算机操作模式.通过在铁路局建立数据仓库,与确报系统连接,用电子地图实现多车流去向的划分,最终实现各编组站、区段站和主要货运站车流分析计算机自动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准确的车流径路预测是编制高质量日班计划的前提条件。利用运输信息集成平台提供的海量车流运行轨迹历史数据,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铁路车流运行径路动态预测方法;通过对长期和近短期车流运行轨迹历史数据的统计,生成车流径路选择偏好参数表,可反映路网中多种复杂因素对于车流径路选择的影响;基于车流径路选择偏好参数,结合车辆实时位置跟踪信息,动态预测车流运行径路;搭建大数据应用环境,完成车流径路预测程序的开发与部署,采用命中率和准确率2项指标评价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具有较为满意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铁路分局装车计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了铁路分局日间装车计划工作的特点后,指出掌握车流信息只是装车计划的基础,应建立装车计划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铁路分局每日的装车计划要考虑装运货物的经济效益,文中提出了装车计划优化数学模型,据此来审批承认车,提高运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时间窗的铁路空车调配优化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往铁路空车调配优化研究中对时效性考虑不足的现状,考虑到空车过早或过晚到达都会给铁路运输企业带来额外的费用支出,按照空车运输费用、积压库存费用及延误损失费用之和最小的原则,建立基于时间窗(规定时间段)和区段空车运输能力约束的空车供需平衡调配优化模型。以由3个空车供应站、4个空车需求站组成的铁路运输网络为例,按照线性整数规划求最小值问题,运用LINGO软件进行仿真求解,得到最优空车调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轨道几何形状检查记录车是检测轨道表面问题的主要方法。在重载运输中 ,重复运输可能产生一系列特殊轮轨不平顺 ,当车辆以临界速度运行时 ,即使这些不平顺是均匀分布的 ,它们仍然能激起剧烈的轮轨相互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安装在正常运营中的运煤车上的轮轨相互作用的监控和记录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对检衡车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以图形的形式实时显示检衡车的运行状况,记录检衡车的运行轨迹,提高检衡车运输的安全性,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制定全年检定计划、分配各分站检衡车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
将原先采用标准C++语言开发的、运行于Win32操作系统上的车流径路系统移植到64 bit Linux操作系统中,采用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基于Linux的I/O编程模型—EPOLL开发全路车流径路服务,形成全路车流径路数据集中计算和分布应用的新模式,支持车流径路数据的高并发访问和高效率传输;经过一年的运行监测,该服务运行稳定,已为多个应用系统提供全路车流径路共享数据。  相似文献   

20.
根据空车车流的混沌特性,以空车走行公里数最少为优化目标,提出了采用混沌蚁群算法求解空车调整问题.通过算例求解,验证了采用混沌蚁群算法求解空车调整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