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某电动汽车电驱总成的噪声问题,依据电驱总成车内噪声产生机理,进行整车状态声振特性测试,运用不同工况组合下的频谱特征和阶次特征等分析方法,识别出该电驱总成噪声问题为结构共振和电磁激励所致。针对结构共振问题,考虑电驱总成结构耦合特性、电机材料复杂多样性和线圈绕组质量,建立电驱总成有限元分析模型,求解出电驱总成的模态和振动响应,并通过敲击法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进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模态应变能为依据对电驱总成结构的局部刚度进行优化,提升结构共振频率,降低共振风险。针对电磁激励问题,以电驱总成中的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磁仿真分析模型,以影响磁通密度的转子槽口的槽形、槽宽、槽深和槽间角度4个因素建立正交试验设计表,通过极差值得到各因素对齿槽转矩和输出转矩的影响水平,最后以降低齿槽转矩、加工工艺简单和对输出转矩影响小为目标,运用16组具有代表性的电磁方案,完成256个参数组合的寻优,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改善效果较显著;研究可为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改善提供试验技术支持,并为电驱总成的结构共振噪声和电磁噪声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纯电动车电驱总成刚体模态频率较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总成刚体模态频率高,容易与底盘以及车身模态耦合,发生共振,引起路噪低频轰鸣声.目前较多的电动车为了降低电驱啸叫,提高电驱的隔振率,电驱采用二级隔振系统.二级隔振系统有两个共振峰和一个反共振峰,相对于单级隔振系统增加了共振的风险,但可以利用反共振峰降低副车架的振动.本文通过三...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悬置、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静态、动态特性,探讨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及隔振设计的5个方面(建模;振动频率和解耦率的优化;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低频大振幅激励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控制;隔离发动机的激励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从而降低转向盘的振动和减少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双行星排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车型存在的噪声及振动冲击问题,基于其结构特点分析了由于激励源变化而带来的噪声和振动特性的变化,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对附件连接管路进行隔振处理或将附件单体布置在动力总成上,可有效降低附件工作噪声;整车控制程序优化以及悬置刚度曲线合理设计可解决启停冲击问题;通过齿形修形可降低合成箱齿轮啸叫;通过优化悬架衬套刚度及胎面胶的结构可降低振动的传递,达到降低路面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控制器开关频率对电驱动总成噪声具有较大影响。首先分析了开关频率噪声的产生机理、频率特征及优化方法。由于开关频率噪声频率较高、易使人烦躁,本文使用A计权声压级和音噪比评价其噪声的大小和声品质。经试验验证提高开关频率和随机PWM调制开关策略可以降低电驱动总成噪声、改善声品质。  相似文献   

6.
某车型怠速时因拍频产生的嗡嗡声影响到车内声品质和舒适性,本文运用OPTA从源-路径-响应的技术路线分析车内怠速10阶噪声,采用模态试验方法验证OPTA分析结果。通过结构分离和结构优化,验证优化方案对车内10阶噪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排气系统结构噪声对车内10阶嗓声起主要贡献,通过排气吊耳和车身脱开及更改排气吊耳硬度(刚度)可降低车内怠速10阶噪声,车内嗡嗡声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谐波电流对电驱动总成振动噪声的影响。首先分析逆变电路产生的谐波电流频率分布特征及其对振动噪声的影响,对某电驱动总成振动噪声测试分析,发现第24阶振动噪声对总成振动噪声影响最大。通过抑制第5次和第7次谐波电流,有效降低电驱动总成第24阶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8.
与内燃机的机械和低频发火阶次的燃烧噪声不同,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的噪声主要是由电磁力和齿轮啮合产生的高频啸叫声。电驱动总成的2 000-2 500 Hz以下频率的噪声主要通过结构传递路径传入驾驶室内。由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转矩大,故电驱动总成悬置在保证抗扭性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隔振性能。本文中对电动车和燃油车动力总成振动特性以及不同悬置布置方案下绕横向轴角位移和悬置力进行对比,分析了影响电驱动总成悬置隔振率的主要因素,最后总结了电动汽车电驱动总成悬置的一般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9.
分析钢板弹簧异响原因,探讨钢板弹簧降噪方法和降噪材料选择,通过试验、跟踪、总结的方法优化板簧系统降噪设计,在结构上钢板弹簧总成中间增加降噪垫板,板簧片两端间加降噪片,板簧端部不接触;降噪材料上,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另加改性材料,如MOS2、石墨、蜡及稀土元素等。横向稳定杆部分优化刚度匹配,支承套采用聚氨酯,控制横向稳定杆左右滑动量;跟踪结果表明,3~4万公里内已能控制、消除悬架系统的噪声。改进结构设计,优先降噪材料,强制对板簧悬架噪声控制,推广普及降噪优异材料应用,规模化专业生产降噪零件,以降低材料成本,最终达到控制噪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某商用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发动机动力总成隔声罩方案设计,利用Actran软件作为仿真平台,分别建立了车外噪声原车仿真模型和各设计方案的隔声降噪仿真模型,实现了不同结构、吸声材料及厚度的动力总成隔声罩对车外噪声的影响仿真分析,并得出最优隔声罩方案,为车外噪声隔声降噪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混合动力汽车的振动噪声源主要来自动力总成、路面激励及风激励三方面,其中,路面激励和风激励对车辆噪声的贡献度是随车速升高逐步增加的,而动力总成产生的噪声将伴随车辆运行全过程,其NVH(Noise,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合动力汽车声音品质的好坏,尤其是车辆在发动机和电机同时工作的混动模式下加速时,其振动噪声传递涉及不同振源的耦合与叠加,声频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微型汽车变速器齿轮降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铃木汽车变速器日本总成、国产总成噪声及齿轮零件检测结果,采用排列图比较分析,说明制造的零件满足设计要求时,装配后总成不一定满足噪声标准要求;利用CORREL相关系数对总成三、四档噪声值与相应齿轮副误差平均值进行相关分析,说明与总成噪声密切相关的齿轮精度项目是径向一齿综合误差;从齿轮制造工艺着手,提出几项降低噪声的措施,为铃木变速器齿轮降噪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车市发展,新生代家用车顾客对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前驱车型,后驱车传动链长、传动结构复杂,传动系零部件容易受扭矩波动激励产生共振,并传递给车体,引起车体零部件加振,导致车内噪声显著增加。为解决后桥共振引起的传动系统轰鸣问题,文章建立了后桥总成约束模态CAE分析模型,在车型设计前期计算出后桥总成约束模态及振型,匹配模态使后桥总成零部件约束模态避开传动系能量大的激励频率,显著降低车辆振动、提升整车内噪声学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某越野车的车内噪声,运用板件声辐射理论,从激励源、传递路径和响应等3个方面对噪声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通过车身模态和板件平均振动传递函数分析,提出了降低后桥高度、轮边减速器改用高精度斜齿轮、增加立柱和敷贴阻尼片等降噪措施,有效消减了车内某些中高频噪声。最后通过实车试验验证,改进后的车内噪声达到目标值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款乘用车小油门加速过程中车内噪声粗糙感明显的声品质问题,首先对噪声时域数据进行频谱特性分析,得到造成噪声粗糙感明显的原因是车内半阶次声压幅值调制。其次通过传递路径试验分析,确定车内半阶次激励源是发动机半阶次振动,主要传递路径是动力总成悬置。最后通过提高前围隔音量,优化悬置刚度及降低空调管隔振垫硬度,明显降低了车内噪声的半阶次特征,加速声品质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6.
1概述 发动机噪声是车辆噪声的主要贡献源之一,降低发动机噪声是降低整车噪声的主要措施之一.要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整机噪声,必须找到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即找出主要噪声源的位置或部件,然后采取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目前,常用的噪声源识别和定位技术有近场测量法、铅覆盖法、选择运行法、表面振速法、声强测量法、近场声全息法(NAH)、波束成形法(Beamforming)等.按照噪声辐射的方式来分,可将发动机的噪声源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向大气辐射的空气动力噪声,二是通过发动机表面向外辐射的噪声.  相似文献   

17.
电驱系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从分离式系统到一体化动力总成的技术演变,电磁兼容特性也发生了改变,同时测试台架也在不断突破创新。本文从标准概述、台架比对、测评技术等方面阐述电驱系统电磁兼容测试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电驱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双电机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DHT)开发过程中,发电路径齿轮容易出现啸叫问题。针对某混合动力车型搭载的双电机 DHT 啸叫问题,分别对发电路径上啮合齿轮激励源和振动传递路径进行系统分析,最终通过对激励源的阶次对比及对传递路径的解耦验证,确定了车辆啸叫的主要原因为变速器壳体刚度不足、齿轮微观修形不合理、发动机轴模态频率低。为此,提出了量化发电路径啸叫问题的改进措施,并进行整车搭载验证,有效地解决了DHT 啸叫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纯电动汽车车内中低频啸叫噪声问题,文章首先对电机激励源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实车验证结构路径和空气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最终通过消除激励源的方法改善了车内噪声。研究结果表明:纯电动汽车车内中低频噪声既有结构路径贡献,也有空气路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燃料电池轿车车内噪声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半自由场消声室内四轮转毂试验台上对燃料电池轿车进行了声振特性测试,采集了不同车速工况下车内噪声信号及运动部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析了不同车速工况下车内噪声的分布状况及主要频率成分。通过信号分析表明,车内噪声来源于驱动电机总成和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氢泵、风机,产生的噪声通过空气直接传到车内,同时引起车身板件振动并向车内辐射噪声。根据样车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减振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