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65Mn薄板零件的末端因素分析、确认分析提出改进对策。通过3次热压平工艺过程控制并改进淬火工艺,零件弹性指标符合要求,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20Mn低温冲击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金禄 《资厂科技》2002,(2):34-37,16
通过对不同钢厂的20Mn材料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低温冲击韧性的测试及对材料的夹杂物、五害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亚温淬火及超细化处理是提高低温冲击韧性的有效手段,夹杂物及五害元素明显降低材料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40Cr钢的13号车钩钩舌销采用亚温加热,清水淬火的工艺,解决了常规调质处理钩舌销心部硬度偏低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对机车抱轴承箱材料ZG2 5Mn进行了正火、调质、二次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 ,比较分析了不同工艺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阐述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机理 ,认为二次淬火可以改善组织 ,提高强度与韧性。采用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工艺后 ,提高了抱轴承箱的综合性能 ,达到了法国 8K机车抱轴承箱的同等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LZ50钢车轴亚临界淬火前后的力学性能、晶粒度以及车轴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亚临界淬火对LZ50钢车轴拉伸性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亚临界淬火对车轴拉伸性能无明显影响,然而车轴表面的残余应力变化很大,可由拉应力改变为压应力,而且通过优化加工工艺,表面压应力的增幅会更大,说明亚临界淬火能有效提高车轴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6.
Bi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王金华 《铁道学报》2005,27(5):117-119
对有Bi和无Bi 2种成分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进行了组织、微区成分定量分析和机械性能、耐磨性能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880℃/1 h加热、280℃/2 h等温处理后,加Bi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基体中的含碳量较高,组织由下贝氏体和相对较多的富碳残余奥氏体组成。Mn在晶界上的偏析减小,白亮区减少,塑性好;而无Bi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则为下贝氏体和少量的残余奥氏体,强度、硬度较高,相对耐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张银凤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371-373
柴油机弹性联轴器花键轴啮蚀严重,用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改进淬火设备,设计新的淬火感应器,进行多种淬火工艺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并应用.解决了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的关键技术,使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顺利实现,目前已装车运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渗碳后直接淬火工艺在机车牵引齿轮上的应用问题.介绍了不同的齿轮材料渗碳后直接淬火的试验结果;探讨了直接淬火的工艺控制及工艺对材料的要求;进行了实物齿轮渗碳后直接淬火的试验,并与重新加热淬火齿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采用喷风冷却工艺提高淬火钢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轨喷风淬火工艺采用单一的冷却介质压缩空气,使淬火冷却均匀性得到提高,而且不受钢轨表面状态对淬火质量的影响,便于生产管理。由于在冷却装置中加入侧面喷风冷却,淬火硬度分布更合理,有利于提高淬火钢轨抗侧磨能力。线路铺设使用也表明,喷风淬火钢轨比喷雾淬火钢轨具有更好的抗剥离性。根据目前国内淬火线生产状况,提出调整钢轨的成分和采用喷风冷却工艺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PD3淬火钢轨焊接接头线上喷雾淬火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和开发了铁路线上钢轨焊接接头加热和喷雾淬火设备。对PD3淬火钢轨焊接接头进行了一系列喷雾淬火试验 ,通过淬火后的硬度试验以及金属显微组织分析 ,确定了淬火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介绍道岔钢轨数控感应淬火机床电气控制装置,研究改进国内一般控制系统淬火机床。重点阐述了数控淬火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结构、功能与选型。设计控制程序实现道岔钢轨淬火的台车运行控制;钢轨件淬火变形控制;相关工艺参数数显、采集、记录与打印;操作故障报警提示以及保护等功能。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的应用,使操作步骤可视化、简单化。新设计改进的淬火机床控制系统不仅满足钢轨件的淬火工艺的要求,且杜绝了操作者经验对质量的影响,同时便于技术人员查找质量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9热处理的淬火介质有哪几类?有何特点与用途? 淬火介质作为重要的工艺材料之一,其组成、配方、使用温度和搅拌程度都对淬火过程有影响.而淬火介质的冷却特性作为淬火介质的重要参数,是影响工件淬火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选用何种淬火介质进行淬火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金相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EA4T钢在不同介质连续冷却、等温冷却下的组织转变。在860℃~920℃加热淬火时,随着加热温度降低,淬火所得的显微组织细小,这种工艺更有利于获得合格的晶粒度;该钢具有很强的贝氏体形成能力,即使空冷也能得到贝氏体组织;此钢在520℃以下等温,可抑制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得到粒状贝氏体组织,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转变速度加快,在450℃下等温300s就可得到完全的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以减少渗碳齿轮淬火变形为目的的优化油淬火工艺的支持工具,即热处理CAE运用事例。利用比油淬火更有利于热处理变形控制的最高3.0 MPa氮气进行渗碳齿轮淬火,表明气体的热流体解析对淬火条件的优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高频淬火是利用高频电流快速加热工件表面并实施迅速淬火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将快速加热与淬火冷却相结合,只对距工件表面一定深度的部位进行强化,工件中央部位基本上保持处理前的组织和性能,从而获得高强度、良好耐磨损性及高韧性的综合性能。研究人员已在铁道车辆车轴、汽车齿轮及曲轴等零部件上成功应用这一工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及技术效益。研究表明,高频淬火是一项值得借鉴并推广的高效、环保的热处理工艺。介绍了新型高频淬火工艺的原理,提高工件疲劳强度的机理和具体方法,以及对曲轴和转向小齿轮等部件进行表面强化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国内外重轨全长热处理的发展概况,特别指出轧制后余热欠速淬火是钢轨全长热处理的发展方向。余热淬火工艺比电感应加热淬火工艺优异,并实现了形变热处理,提高钢轨的强韧性。指出微合金化钢轨热处理是提高钢轨性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重载齿轮常用钢20Cr2Ni4的渗碳淬火工艺试验,设计了能够优化渗碳层金相组织、节省渗碳淬火时间的工艺,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达到了重载齿轮的热处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机器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以达到产品质量标准,需要进行淬火(热处理)。通常,机器零件的淬火多采用中温盐(50%氯化钠+50%碳酸钠),放在盐浴槽中进行淬火,但这种混合盐在高温下能分解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机器零件的表面产生脱碳现象,对产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硬度不够)。为了避免这种弊病,在上述混合盐  相似文献   

19.
根据U71Mn钢轨的材质特点,使用GAAS80焊机进行U71Mn钢轨的焊接工艺试验。对于连续闪光焊工艺、8次和11次预热闪光焊工艺,通过优化主要工艺参数,取得到较好的试验效果,针对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断口进行SEM和EDX分析,总结适应GAAS80焊机焊接U71Mn钢轨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G606风电内齿圈裂纹,对其材料42CrMo钢从化学、金相、扫描电镜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表面裂纹及端口形貌、金相组织、微观形貌和化学方面对齿圈裂纹进行检验与分析。通过工艺试验,优化铣齿工艺,改善齿圈淬火前表面质量,增加感应淬火前去应力回火工序,齿圈感应淬火后对其进行检查,表面硬度、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均达到要求。通过优化齿圈加工工艺,减少机加工应力,以及控制齿轮感应淬火内应力,保证G606风电内齿圈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