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市地下交通系统构建是解决现今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针对这一课题,探讨了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的组成及其对改善城市空间的重要作用。结合重庆市解放碑CBD交通现状评价分析与城市发展规划定位等因素,提出解放碑CBD地下交通系统方案——地下车行道路网络、地下快速人行系统。该方案对改善解放碑CBD现状交通和城市环境、提升该区域的经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其它城市发展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系统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商务核心区在较小区域内集散巨量不同性质交通,交通矛盾突出,开发地下车行系统已成为缓解核心区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地下车行道路系统在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整合停车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区域环境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国内商务核心区的地下车行道路系统工程案例为基础,从设计原则、等级体系、布局与规模、设计标准及出入口布设等方面探讨了商务核心区地下车行道路系统设计,希望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地下无轨车辆自主导航驾驶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井下采矿装备的发展趋势,结合井下环境特点提出了基于环境自识别的井下无轨车辆的定位导航方法。介绍了地下巷道形状自识别定位导航原理,通过激光扫描仪扫描巷道环境完成自主驾驶。研究了利用激光扫描仪扫描路口等巷道形状完成定位导航的方法,对激光扫描匹配定位算法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车辆航向误差、位置误差进行了校核修正。通过仿真分析,对车辆的航向角度误差和位置距离误差校核效果进行了比较,车辆校核后的平均航向误差只有车辆校核前航向误差的2.8%,车辆校核后的平均位置误差为车辆校核前的位置误差的23.1%。另外,对激光扫描环境匹配定位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航迹推算加激光测距/识别的组合定位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4.
围绕城市发展的CBD中心区域,分析城市开发的定位,结合片区地块开发强度及相关配建指标、城市定位等进行分析,明确城市CBD中心的地下道路系统定位、路网结构及车行流量需求。通过合理的组织地面及地下道路系统,建设CBD中心地下道路系统骨架,结合地下空间实行三维立体开发、功能复合化的地下综合体,打造融合交通、商业、公共服务、停车、绿色市政的复合型地下城市CBD中心综合体。  相似文献   

5.
<正>为优化天津市于家堡地区区域整体功能,保证区域交通体系及运行效率,该金融区将在规划建设中的30多栋楼宇下面,打造近400万m2的世界最大地下交通商业活动空间,不仅包括车行系统,还有轨道交通、人行系统及共同沟等。其中,水线路(原新华路)地下车行系统一期计划在2013年开始建设,预计到  相似文献   

6.
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内核心区域地面完全实现电动车+慢行的绿色交通,车行交通都通过地下道路系统组织。负三层地下道路系统由"两横两环"骨架组成,地下道路通过次环和连接道两种方式与地块车库衔接。运用模拟软件对隧道内的火灾场景及烟气蔓延情况进行模拟计算,论证了消防疏散体系的安全性,分区域采用了隧道纵向或横向通风排烟方式,隧道内采用泡沫-水喷雾联用自动灭火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7.
《汽车驾驶员》2010,(4):109-109
长虹008-Ⅵ战骑卫生导航版手机具有GPS卫星定位导航和电子狗功能,配置了最新版的长虹军转民用专业地图,相比一般地图精度更值得依赖。  相似文献   

8.
车行地下交通空间的开发对于减少地面交通拥堵,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噪音,保持城市原貌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目前以综合交通枢纽和地铁建设为主,部分大城市在商业核心区或人流密集区已经开始建设车行地下交通空间。通过分析车行地下交通空间的各种布局模式,化繁为简,将复杂的地下交通空间分解为主隧道、出入口联通匝道两个部分进行研究,使得地下交通空间布局方案的研究流程具体化。  相似文献   

9.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系统、车行系统、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其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动态交通设施研究分析,采取拓宽瓶颈路段、改善主要交叉口、修建地下车行系统分担地面交通流、科学组织单向交通等综合改造措施,增大路网通行能力,均衡交通量分布。通过对静态交通设施研究分析,采取有限度地增加停车位,借项目开发建设和人防工程改造的机会,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构建解放碑地下停车系统;繁华市区外围结合轨道交通枢纽建设停车场,倡导公交出行方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诱导设施以及对停车收费进行差别化管理等措施,达到综合改善车行交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GPS技术能快速提供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高精度、自动化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交通导航、测量等重要领域。其中,车载定位导航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利用GPS导航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等其他技术对车体所在位置进行地理定位,为车辆实时提供行车导航信息。将GPS技术应用于车载导航系统时,软、硬件的设计尤为重要,关系着车载导航系统能否准确、高效的提供实时导航信息。结合GPS导航技术,文章对软、硬件分别设计研究,开发出一套准确、高效的车载定位导航接收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车行系统射流式纵向通风方式进行了阐述.着重讲述了按照安全、卫生、舒适,同时兼顾防火、换气等因素综合确定需风量的计算方法;通过压力平衡方程并结合射流通风单元流动模型,得出了射流风机的组合设计;最后通过车行系统通风实例计算,来选定风机型号及数量.其成果可为同类型工程通风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具备基本功能的适用于乘用车市场的紧急呼叫车载终端的开发。该车载终端为整个道路救援服务系统中的一部分,主要包含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模块、蜂窝网移动通信模块、独立的备用电源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定位事故地点以及在驾乘人员和公共安全应答中心之间建立语音通信。紧急呼叫功能能够在车辆发生严重事故后被自动触发,也可被驾乘人员手动触发。  相似文献   

14.
城市核心商务区作为人流、车流聚集高地,高峰期交通拥堵越发凸显。通过分析城市核心商务区交通特征及地下交通系统功能定位及其适用范围,提出了地下车行交通系统规划原则,并以重庆市杨家坪CBD地下车行交通系统构建为例,总结了地下车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要点,可用于解决城市核心商务区解决停车难和行车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如何建立基于GPS/GIS的车辆导航及监控系统,实现对车辆的定位导航及监控功能,此外,还着重介绍了移动端的功能设计当中如何实现地图的路径匹配以及在车辆导航过程中的最优路径查找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手机定位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是在高效的网络通信系统、精确的GPS卫星定位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基础上提出的。集成GPS技术的手机日益普及,个人导航功能的使用者剧增。据相关数据统计,个人导航业务的规模将达到43亿美元。A-GPS定位精度高,确保了利用手机定位技术所采集交通流参数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GPRS的GPS/DR车辆组合导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用GPRS网络传输车辆定位信息及其他车辆信息的优点,论述GPS/DR组合导航的原理,描述车载移动终端硬件结构,并且给出一种实现方法。基于GPRS的GPS/DR组合导航将成为车辆导航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徐沛宁  曹晓春  张静  李振海  李奇  张蓓 《公路》2023,(1):279-284
公路隧道内精准定位导航应用是交通领域应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北斗伪卫星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可有效解决隧道内外无缝导航定位,然而用户层面的应用技术却鲜有报道。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北斗伪卫星在公路隧道内的应用技术,重点侧重于用户终端的使用效能提升,尤其是精度提升问题。根据隧道内不同场景的定位需求,按不同定位精度要求归纳为4类应用场景,针对其中3类高精度应用场景,提出了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依托工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完全可以满足各类场景应用需求,是可推广应用的解决方案,能为智慧交通应用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雍博昭  王金栋 《上海公路》2023,(4):117-122+211
地下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空间资源,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环境密闭,会放大灾害造成的影响。然而,目前针对地下空间安全保障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上海金鼎项目属于超大地下空间,一旦发生灾害,影响巨大。因此,应建立完善的防灾系统。为实时感知地下空间安全运行情况,提出了超大地下空间安全智防应用平台架构,通过多个模块交互,实现智慧防灾保障和智慧运营管理,能够在灾害发展的全过程中提供响应。该项目为地下空间管理运维、防灾减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地下立交与地面立交不同行车环境的比较,总结了地下立交的特点及影响其选型的因素,进而对几种较为典型的立交形式的特点、运用范围及应用于地下立交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适合于大型地下互通式立交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