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地铁车站与城市关系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日本京都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指出在轨道交通网络化的今天,车站已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而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除了应满足基本交通功能外,更要与城市设计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地铁沿线周边市政环境复杂,给城市地铁车站设计带来非常大的难度.文章以杭州地铁2号线部分车站设计为背景,阐述地铁车站在复杂边界条件下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适应性的特殊设计措施,以解决复杂边界条件下地铁车站设计困难的问题,以期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交通量急剧增大,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城市空间的发展已由城市地面空间转向对城市上空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基于地铁车站建筑公共区空间界定、影响要素分析,提出地铁车站公共区空间优化设计方法,将岛式车站优势运用到具体实践设计中,提高了车站公共区空间舒适性,减小了地铁车站规模。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站大多位于建筑物林立的城市繁华地区以及车流量较大的地面交通干线下,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极易导致周围地层的位移,产生较大的地表沉降.结合无锡地铁三阳广场站的工程实例,为保证在地铁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周围环境安全,分别采用有限单元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分析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经基坑开挖后的施工监...  相似文献   

5.
窦瑶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20-21,39
地地铁车站出入口是连接地铁车站与外界的纽带,是乘客进出车站不可缺少的通道。随着当今交通的发展,地铁建设的大力推进,线网的不断扩展,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对于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介绍地铁地下车站出入口设置原则,重点探讨特殊条件下出入口设计的问题及出入口配合城市景观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换乘空间作为城市地铁网络的关键点,其用户体验的优劣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地铁网络的运行效率,以及对乘客的吸引力。通过整体性系统化的研究,从基于换乘的车站布局、界面的优化、光环境的利用、导视系统的优化、文化因素的植入及设施的完善等6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其结论将有助于提升和改善地铁换乘空间的使用体验,从而营造更好、更人性化的地铁空间。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铁3号线高架车站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架线路的增长比例更快.如何在高架车站的结构选型和设计方面取得优势,将高架车站对城市空间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深圳地铁3号线工程和其他城市地铁建设经验,对高架车站常用结构方案及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类似高架车站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根据深圳地铁3号线“建桥一体化”高架车站结构受力特性,采取针对性的结构设计措施和验算手段,可以对该类结构特点扬长避短,满足轨道交通对高架车站结构安全性和乘客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鲍宁  董玉香 《都市快轨交通》2014,27(6):112--116
新加坡地铁东北线(NE线)运营之前,陆路交通管理局为其主持了一个“ARTIN TRANSIT”项目,邀请19位本土艺术家针对每一座车站的文化背景和装修风格创作一批艺术作品,从而将交通建筑与公共艺术结合起来通过对新加坡地铁东北线车站的实际案例调研,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两部分出发,总结出新加坡地铁车站建筑的特点:空间分布灵活多样,商业业态丰富完善,室内设计注重城市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等,为我国地铁车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可以考虑地铁车站非付费区兼顾市政过街功能,借此优化路口红绿灯的设置,使地面交通更加通畅,增加地下空间使用效率。从客流组织、车站规模、车站管理3个方面分析了地铁车站非付费区兼顾过街功能对车站的影响;从城市地理环境、居民出行习惯、意识形态3个方面分析了山地城市与平原城市地铁车站非付费区兼顾市政过街功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面对城市中心区地铁站点区域高效率组织化开发的目标,在回顾地铁车站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站点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条件和站点特征,并对上海中心城区的63座地铁车站的协同状况进行采样分析.根据调研结论提出建议:地铁车站要从站位设置、出入口和人流动线组织,以及地铁设施等方面深化与周边建筑和景观的整合共构,承担起促进站点区域协同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地下铁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因其快捷、舒适、安全、准时等优点,在中国21世纪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青睐.客观地说,地铁设计和地铁建设在我国仍属于新兴行业.地铁领域的诸多课题尚待研究.笔者现就其中地铁车站防火和车站管理设备用房区的设计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铁8号线霍营站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不断发展,换乘车站作为地铁交通的连接点除了解决地铁乘客换乘的功能需求外,更在引导当地经济和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换乘车站的设计时,更多的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定位换乘地铁站的功能和作用,同时结合站位周边的详细工程环境,综合考虑近、远期的开发及建设时序,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车站设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北京地铁8号线霍营站为例,根据以上设计原则、指导思想和车站功能定位几方面确定该站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地铁出入口设计是地铁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地铁车站乘客集散空间在地面的延续,也是地铁衔接地下交通和地上城市空间的唯一通道,以其极具地铁特色的建筑形象屹立在城市街头,凸显着地铁建筑设计的理念,在城市空间和景观的识别性及辨识度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杭州地铁出入口概念方案设计为例,阐述出入口概念方案设计与城市文化、站点区域环境特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站位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站站位设置关系到整个车站的投资、地铁资源的有效配置乃至城市周边地块的开发,因而极具研究意义。以成都地铁2、4号线为例,探讨如何合理地选择地铁车站站位,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思路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武汉地铁王家湾站的设计理念,分析了大规模地铁车站开发建设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包括大规模空间的布局设计、大规模空间与相关市政工程的协调建设、大规模空间的消防疏散等问题,以此论证了大规模地铁车站建设的可行性。科学合理的大规模地铁车站设计,能使地铁车站更好地发挥交通功能,同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建地铁隧道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工程风险大,容易引起地铁车站产生较大变形,需要对此类工程施工风险控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某城市地铁新建隧道密贴下穿既有车站工程为实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拟分析,剖析各种风险控制措施对既有车站变形的控制情况以及既有车站的变形规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各个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得到迅猛发展,轨道交通线路变得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地铁用地变得愈发紧张,地铁车站的附属设施经常无处可放,尤其是地铁风亭数目众多,更加难以协调布置,而这些又与地铁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紧密相关,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通风空调系统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各城市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建设、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一套更加节能、更易于实施的新型组合闭式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灵活新颖、设备成熟、简化了设备布置和控制系统,减小了车站建筑面积,降低了工程造价,提供了节能运行的方案措施。该系统值得在地铁设计中大力推广、借鉴和应用,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结合徐州地铁建国路站设计方案,重点分析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从功能、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比较,确定地铁车站与物业开发最优的结合方式,以达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环保效果,为城市中心区繁华地段的地铁车站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车站弱电系统电源整合是城市地铁领域电源系统建设的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目前地铁弱电系统UPS供电的基本特点,并根据地铁弱电系统对电源的要求分析了地铁车站弱电系统采用UPS集中供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大型地铁车站消防设计性能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针对大型地铁车站出入口数量多、换乘公共区防火分区面积超标、车站深度大、地下联络通道长度超过60 m、地铁结合商业开发等特点,进行消防性能化分析,供今后城市中心的地铁换乘站或枢纽车站的消防设计参考.研究结论:从利于人员逃生的角度设置出入口,消防出入口应减少和商业开发的结合;地下多层车站或站台距离地面的高度很大时宜设置封闭楼梯间;防火分区面积超出规范时要设置有效的排烟、蓄烟和自动灭火系统;车站商业开发部分应同步进行消防设计,并与地铁车站的消防设施协调统一,必要时应进行专门的性能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