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国内污泥干化焚烧项目实际运行经验,结合青浦污泥特性,围绕生产安全、运行稳定、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生产组织及物流人员交通的合理性、环境治理的可控性、近远期项目运行建设的协调性、污泥输送的可靠性、干化设备运行稳定性及检修便利性、烟气净化工艺先进性、臭气控制治理综合性等方面,优化总平布局、污泥输送方式、干化机选型、烟气净化工艺确定,以及臭气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在污泥的全量处置、电厂锅炉输煤、电厂锅炉安全运行、烟气排放标准、粉煤灰的利用方面,将污泥单独干化焚烧处置工艺与污泥电厂掺烧处置工艺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供类似污泥处置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污泥干化焚烧是大中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文以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为例,脱水污泥在循环风作用下高速流化,污泥中大量水分被循环风带走同时势必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可燃性气体,如何控制粉尘和可燃气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防止事故的发生是工艺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干化焚烧方面做了工艺方面改进,将粉尘浓度太大和可燃气体超出极限可能引起的安全问题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保证了工艺设备安全运行,成功地解决了严重制约流化床污泥工艺存在的安全问题,有助于国内类似设备在运行中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污泥电厂掺烧二次污染物,本文总结了污泥电厂掺烧系统中特征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重点阐述了二噁英和重金属的形成过程与机理。通过总结国内外焚烧相关的烟气排放标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污染物控制种类和限值差异。梳理现有燃煤电厂烟气处理系统及功能,重点阐述了二噁英和重金属的控制方法与机理。  相似文献   

5.
彭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5-278+28
国内市政污泥因历史问题临时覆膜密闭堆放的问题屡见不鲜。某暂存污泥库区需要将污泥取出后进行干化处理后送至电厂焚烧,以解决环保问题,恢复暂存场地土地使用功能。取泥过程易发生臭气外泄,产生二次污染及作业安全问题。采用绞吸技术,可以在全封闭状态下完成污泥绞吸至污泥干化设备,通过牵引实现绞吸装置的膜下移动进行大部分污泥的绞吸出库。在绞吸完成后紧随进行清库作业,直至库区污泥全部取出。通过实践验证,绞吸出库相对常规挖泥工艺有快速、环保、出泥含水率受控等优势,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典型城市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技术路线集成为“长江大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基于市政污泥、河湖底泥、通沟污泥、工程泥浆等四种污泥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热值、重金属含量等特征分析并进行了属性分类,筛选并分析了厌氧消化+脱水、脱水/干化、脱水/干化+焚烧等污泥协同处理技术路线的技术参数、成本等,以及制砖、制水泥、制陶粒、制工程用土等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技术路线的污染风险、成本等,同时结合多源污泥泥质泥量来源稳定性分析,进行了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泥质与处理工艺参数、处理工艺和资源化工艺经济适配性分析,最终提出了多源污泥协同建材利用集成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以及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污水处理厂后续污泥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大量污泥干化处理厂项目正在研究设计中,这就给电气设计带来了新的特点。以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处置项目为例,介绍了污泥干化厂电气设计中关键技术:供配电系统、电气控制、防潮防腐、电缆线路等方面的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昆明主城区污水污泥处理处置工程的概况,并对该工程方案技术路线进行了经济对比。拟建工程采用污泥高负荷厌氧消化+脱水+热干化技术路线实现污泥的减量、稳定、无害和资源化,文章介绍了其工艺流程、总体设计、污泥处理目标及能量平衡、污泥消化与干化工程。  相似文献   

9.
污泥干化使得污水处理厂"水、气、渣、泥"得到全面达标,是实现污泥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的重要手段,得到了人们的接受和认可。但由于干化事故的频发,使得污泥干化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该文通过对污泥干化系统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论述,提出保障系统运行安全性的措施建议,为污泥干化系统设计中安全性的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365-367,403
杭州七格污水厂污泥干化焚烧装置是我国第一套由中科院独立自主研发的拥有知识产权和多项发明专利的污泥干化焚烧一体化装置。由于是污泥干化焚烧的新技术、新工艺初次实现工业化应用,如何在安全运行前提条件下通过热态调试、试运行过程中将理论设计的工艺参数在工艺设备运行中逐步优化,实现或者提高工艺设备设计的理论负荷,使得优化后的工艺控制参数更加符合现场工艺设备运行要求,是保证工艺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该文首先介绍了一体化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调试和运行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对工艺设备和控制参数作了调整,从而使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市某大型污泥脱水干化焚烧工程为例,研究污泥脱水干化焚烧系统运行时的水资源消耗情况。通过对各用水点水量和水质的分析,研究通过水源替代、循环使用、循序使用等措施来减少自来水使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为国内第一座成功运行的污泥消化+干化处理工程。该污泥处理工程中的热干化系统采用流化床干化工艺,设计处理规模约为60 tDS/d,于2012年5月投产。对该污泥热干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运行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干燥器易淤结、进口设备采购及维护周期长、循环气体系统内含氧量超标等,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13.
围绕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情况,在介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应用概况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污泥干化焚烧的特点、运行成本及优化方向;同时,基于上海经验总结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瓶颈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采用焚烧工艺处理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可行性,在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建设了规模为100t/d的污泥焚烧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复合干化器内温度均匀,污泥干燥良好,烟气排放特性和飞灰浸出毒性达标。该文介绍了其运行分析情况,以数据证明采用循环流化床一体化焚烧技术处理污泥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水量及水质也随之提高,进而污泥量激增,这导致污泥处理投资及运行成本的提高。因此,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具有重要意义。现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对污泥低温除湿干化工艺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技术经济对比表明低温除湿干化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为工程实例,介绍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设备的污泥进料螺杆泵出口处设置同压力级别的安全阀和回流污泥管道,以保证螺杆泵与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设备之间的管道和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设备安全。为其他类似工程螺杆泵的优化设计和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现状,分析了宁波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情况及存在问题,通过对几种污泥处置方式的比较,结合宁波市污泥焚烧发电厂规划与建设情况,提出了现阶段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宁波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其他具有相同或类似条件的城市的污泥处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将厌氧消化污泥与返混料、麸皮按一定比例混合,采用自制的生物干化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消化污泥的水分去除和减量化效果。经过18 d的生物干化试验后,累积去除水分达764.2 g/kg初始水分重量,厌氧消化污泥堆体的含水率从55.1%降至27.0%,其中含水率降至30%以下所需的时间仅为7~12 d。同时,堆体的重量和体积分别减少48.7%和35.6%,减量化效果明显。有机质降解产生的热量中有85.94%用于堆料水分的蒸发去除,热量利用效率较高,整个试验过程中,堆体的平均温度大于60℃的时间达6 d,大于55℃的时间达10 d。生物干化产物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分别为58.8%和17.82%,具有土地利用的潜能,且可达到单独焚烧用泥质(GB/T 24602-20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早期国内许多城市往往会利用闲置土地或垃圾填埋场进行污泥应急填埋,以暂时解决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去向问题。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和环境政策的日益严格,不满足环保要求的高龄污泥填埋场的再开挖和填埋场地腾出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临时设施设计、施工与常规市政污泥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周期短、体量大、污泥性质复杂、污泥液处理难等方面。项目建设既要满足高周转利用、泥性适应广的要求,又要实现泥、水、气同步处理达标。污泥采用了“稀释+绞吸+除渣+污泥调理+低温真空脱水干化”异位处理工艺,脱水滤液采用了“预处理+生物池/AO/MBR/NF/RO”处理工艺,在某大型暂存市政污泥再处理工程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和实践,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上海市金山污水处理厂200 t污泥(80%含水率)深度脱水工艺,考察了预浓缩-Fe Cl3和Ca O调质-板框压滤机污泥的深度脱水工艺工程设计、运行参数、系统除臭及经济性分析,分析泥饼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污泥经Fe Cl3和Ca O调质能改变污泥颗粒表面性状,提升污泥可压缩性;深度脱水后,泥饼含水率小于60%,满足填埋的要求,另外还可用于制砖和作园林绿化的土壤基质,也可作焚烧处置。与污泥脱水工艺相比,该工艺更具有环境和经济价值。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运行参数和经济效益的经验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