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装(Denso)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3年全球财富500强中排名第213位,全球销售额226.85亿美元,其中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销售16856亿美元,2004年全球销售额为270亿美元。在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博世、德尔福)。在200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加藤俊行、株式会社电装上海事务所柴油喷射技术部乌越伸彦、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营业二部部长小西哲人、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田岛五生。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2004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汽车消费特别是轿车消费日益大众化,作为汽车整车制造业的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业也飞速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工业总产值达到3 188亿元人民币,市场销售额为3 102亿元人民  相似文献   

3.
在深圳第8届投洽会暨中美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系列活动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指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以及与国外著名零部件厂商合资、合作,使部分骨干企业的零部件制造技术、产品水平及生产规模有了较大提高。不过,尽快进一步提高广大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仍然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已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关注,据有关方面统计,1995年1~7月份,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约6 880万美元,而前一年同期的统计为5 180万美元。1993年全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为6 310万美元,到1994年这个数字已上升到9 570万美元。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笔者在汽车零部件出口开发过程中由于对国外产品和市场需求缺少了解的缘故,生产企业在产品及市场开发方面仍缺乏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有志于发展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生产企业应对下面两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201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总产值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零部件进出口总额为832.16亿元美元(见表1),主要进出口国别包括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等(见表2)。而当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的数量庞大,据统计总共有超过1万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出口,还有数量众多的外贸公司。江浙、广东等地区有大量的汽车零部件私人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户。在表3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中,外商  相似文献   

6.
一、日本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概况及特征 1.概况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稳步前进,现在年产值达13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000亿元),已成为日本主干工业——汽车工业的重要基础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一个内涵极丰富而复杂的产业,就企业规模来说,既有年销售额达1万亿日元的大型企业,又有规模及小的作坊式企业。据日本“工业统计表1987年快报”报导,目前日本拥有大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约1万家。  相似文献   

7.
2011年,中国汽车发动机产销较2010年略有下降。全年共生产1671.91万台,同比下降1.2%,销售1697.14万台,同比下降0.3%。与此相反,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进出口同比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出口上升幅度较为明显。2011年,中国共进口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75.42亿美元,出口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66.36亿美元,贸易逆差9.06亿美元。(注:《汽车与配件》在今年第8期和第10期刊出过中国汽车及整体零部件的进出口分析,本文侧重于汽车发动机及相关零部件的进出口分析。)  相似文献   

8.
据估算,2000年的汽车零部件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25亿美元,其中配套市场将达150亿美元(由于上海“别克”等一批高档车的批量投产,以及汽车电子化程度的加大,配套市场份额将先期扩大),售后市场为75亿美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入世”之后,国外汽车零部件将比整车取得更多的先机。因为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均比整车低得多,而且零部件机  相似文献   

9.
如果查阅一下1999年全球最大100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的资料,可以发现,第100名制造悬架及制动系统的日本托克柯(Tokico Ltd.)公司的全球配套零部件销售额为6.3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3亿元。这相当于我国最大同类产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总销售额(包括配套及售后)的1倍左右。 如果将我国2000年汽车零部件配套总规模900亿元人民币,折算成  相似文献   

10.
刘立华 《汽车情报》2004,(36):12-13
国内汽车行业的统计数字主要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但由于汽车工业年鉴仅统计了国内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因此对整个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众说不一。本文试想借用已有的统计数字并通过推算,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工业的规模做一番描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佳 《汽车与配件》2011,(40):14-15
日本拥有实力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根据2010年Aoutomotive News杂志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前40位中,日系企业占据了14个席位,美系、德系分别有10家和9家企业上榜。其中。日本电装以年度营业收入328.5亿美元位居第二位。前40位制造商中,日系企业营业收入为1474.43亿美元,约占总营业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12.
汽车研发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汽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从技术水平、企业规模、产业规模、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中国汽车工业在整体上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所以要想中国汽车工业具有国际的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来支撑,包括汽车研发体系、质量管理体系、零部件资源体系、生产制造体系、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蒋雷日前表示,据有关统计,跨国公司到2007年底前,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在投资方面,仅2005年签约来华投资合作的国际零部件企业就达90余家,协议投资额达40亿美元,是2004年的3.2倍。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均在我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带动下,汽车电子市场潜力迅速释放,为满足零部件国产化需求,各大汽车电子厂商纷纷来华投资建厂,中国汽车电子产业瞬间成为业内的焦点。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已初具规模。2006年,产业发展势头不减,产业规模达到近800亿元,增长速度高达近40%。  相似文献   

15.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5):20-21
德尔福集团(原名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2002年世界500强中排位第166位,2001年营业收入261亿美元。德尔福在中国现有13家企业,其中4家独资企业(包括德尔福(中国)投资公司、德尔福技术开发中心)和9家合资企业,2001年在中国销售额5.2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和汽车工业迅速发展,2002年10月21日~23日德尔福集团执行副总裁罗德尼·奥尼尔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份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鼓励和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等重要政策。大集团、规模化越来越成为未来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目前在国际上,年销售额100亿美元是衡量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基本规模标志,现已有25家全球性的零部件供应商销售额在70亿美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2003年7月汽车商品出口金额达到13.70亿美元,其中汽车零部件2.98亿美元,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21.75%,1~7月份汽车商品出口金额79.07亿美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出口17.71亿美元,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22.40%。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逐步增长,但汽车零部件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必须符合该国技术法规,且要符合该国对汽车产品统一管理制度。为此,本刊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介绍本期刊登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朱毅编写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必须满足的技术法规》供广大出口到欧洲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更正     
《汽车与配件》2005,(32):16-16
今年1至4月,浙江省出口汽车零部件1.92亿美元同比增长96.4%占全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值的16.9%,已跻身中国最大汽车零部件出口加工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 政策上明确了目标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专门阐述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业。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