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塔纳”“帕萨特”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是由机油泵压力强制润滑与飞溅润滑的复合式润骨系统。 对那些高速、高负荷的摩擦副部位,采取压力强制润滑,如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连杆小头衬套,中间轴前、后轴颈,凸轮轴轴颈,液压挺杆。对那些负荷相对较轻,又难于实现  相似文献   

2.
最近,连续遇到两台492Q发动机出现烧瓦抱轴故障。其中一台是在保养了机油泵之后出现故障,另一台则是更换了新的机油泵之后。经拆检发现,两台发动机的机油泵及传动轴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析确认,这种故障是由于安装机油泵的方法不当造成的。 对于492Q型发动机来说,机油泵和分电器都是由凸轮轴的螺旋齿轮带动分电器传动轴总成上的螺旋齿轮驱动的。因此,在安装机油泵时,必须保证传动轴和机油泵主动轴的同轴度,否则将会使机油泵卡住,损坏传动轴而  相似文献   

3.
富康轿车发动机润滑系由油底壳、机油泵、机油滤清器、集滤器等组成,在发动机机体中还设置有机油道和油孔,都采用复合式润滑。集滤器为固定式,避免机油泵吸人油泡沫,保证了润滑系的可靠工作。在主油道与机油泵之间滤清器为单级滤清器,简化了滤清系统,进行全流式滤清。其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作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关键部件一一机油泵必须压力稳定、流量可靠,源源不断地为润滑系统供油,确保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得到有效的润滑,以利发动机可靠工作。为此发动机机油泵的资料上对机油泵的供油压力、流量,做了明确规定。例如机油泵转速4000r/min时、出口压力0.44MPa、流量26.98L/min等机油泵的性能,是由泵的结构、主要零部件参数,以及参数精度决定的。作为摆线齿轮泵,欲确保性能优良、可靠,以下参数必须恰当、合理,并严格控制其精度:  相似文献   

5.
正四、润滑系统1.润滑系统部件润滑系统部件如图1 2所示,Ingenium I4 2.0L汽油发动机配备了可变流量机油泵和由电磁阀控制的活塞冷却机油喷射器(PCJ)。可变流量机油泵为润滑系统提供了根据发动机负载和转速改变输出体积的能力。来自泵的体积流量经过调节,以减少未被充分利用便流回储罐的机油量,从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部份国产轻型载货汽车、部份旅行客车、轻型越野汽车及部份专用车,均使用492系列发动机。492系列发动机的分电器传动装置,是凸轮轴带动分电器和机油泵工作的中间传动装置。由于凸轮轴与分电器传动装置是斜齿轮传动,维修时一般对齿面磨损较重视,而忽视了分电器传动齿轮的端面磨损;又由于分电器传动轴与机油泵传动轴用销联接后可摆动,对销和销孔的磨损不易觉察,且交通部标准JT3101-81《汽车修理技术标准》和JT3119-85《北京BJ212轻型越野汽车修理技术条件》中  相似文献   

7.
研究1款小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通过将发动机机油泵由定排量机油泵更改为可变排量机油泵以达到降低发动机燃油耗的目的。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优先考虑采用经济性较好、对周边零部件更改程度较小的机械式两级可变排量机油泵。首先根据发动机润滑系统各主要零部件的润滑需求确认发动机主油道的最优润滑油压力,其次根据主油道的供油压力确定变量泵的关键性能参数,最后通过发动机燃油耗对比试验确定该变量油泵应用后对降低该发动机燃油耗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5.润滑系统 CA488发动机润滑系为复合式润滑(压力和飞溅)。发动机油底壳为钢板冲压成型,其两侧与缸体连接的接触面用RTV胶密封,前后两端面装有密封条,保证发动机密封性。发动机工作时,由机油泵的泵油作用,润滑油通过吸油器、机油泵,并按发动机内油路(见图1中粗线)通过全流式旋转装机油滤清器的止回阀进入滤清器。经纸质滤芯过滤的润滑油,通过单向阀流至贯通缸体全长的主油道内。通过每缸隔板上的斜油孔把主油道内的加压润滑油供给每个主轴承。通过曲轴内部钻孔又将润滑油从主轴颈输至连杆轴颈。从主油道分出两个分油道,润滑中间轴前后轴套。在缸体第五隔板处,有一条将润滑油通往缸盖的垂直油道.油道内有一节流阀,经过节流阀的润滑油通过第四缸左侧最后一个缸盖螺栓的间隙,上升至贯通缸盖全长的油道中,然后直接将润滑油供给液压间隙调节器。在主轴承座上另钻斜孔与缸盖主油  相似文献   

9.
492Q型发动机维修后,因分电器传动轴装复不到位(主要是分电器传动轴下端没能进入机油泵轴端凹槽)而造成发动机"烧瓦"、"抱轴"的故障不少.究其原因:一是结构因素所限;二是操做方法不当.笔者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摸索出了两点装复技巧,同行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0.
轶名 《摩托车》2005,(10):48-48
二冲程发动机因其结构特殊,发动机的润滑通常采用分离润滑方式,将润滑油与燃油、空气进行适当混合,再进入发动机内参与润滑。因此,设置有机油泵和专用的供油通路,控制与发动机运转状态相适应的机油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机油泵存在“困气”现象,使机油泵进油口的机油无法进入泵体腔内。尤其某些机油泵未设置放气装置(如春兰CL50QT车),机油泵不出油,造成缺油及拉缸故障。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找到一个排除机油泵“困气”的方法,现以CL50QT摩托车机油泵为例介绍给大家,供维修时参考。1.先拆去摩托车行李箱及前侧盖,将机油箱油管从机…  相似文献   

11.
柱塞式机油泵工作原理与故障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轻骑·木兰50型轻便摩托车的发动机润滑系统设有机油泵,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不断地将机油箱内的润滑油经输液胶管压送至曲轴箱,先对曲轴右轴承进行润滑,然后对连杆轴承、活塞及气缸壁进行润滑,以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摩托车在运行中,有时会因机油泵失效而导致发动机故障,这与使用不当有很大关系。机油泵为柱塞方式,由泵体、驱动轴、旋转轴、柱塞、凸面板等零部件组成,驱动轴与车后轮采用插接连接。摩托车行驶中,后轮转动时带动驱动轴一同转动,驱动轴则带动旋转轴自转,旋转轴上装有柱塞,可以在旋转轴内  相似文献   

12.
二、机油供给系统 (一)总图 4.0L-V8-TFSI发动机采用的湿式油底壳润滑系统,如图14所示.而且首次在奥迪的8缸汽油发动机上使用了可控式活塞冷却喷嘴. (二)机油泵 4.0L-V8-TFSI发动机配备的是可调式机油泵.该机油泵设计成可以以两个压力级来工作的.另外,该泵不断地通过容积流量的调节来时刻适应发动机的机油需求(当然是以两个压力级工作的了).因此,使用这种机油泵,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同时,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这个机油泵也可以在较低的压力级工作(所耗费的功率就变小了).  相似文献   

13.
6.润滑系CA485型发动机采用压力与飞溅复合润滑方式(如图10所示)。6.润滑系CA485型发动机采用压力与飞溅复合润滑方式(如图10所示)。~冷却水流向《润滑油流向图10润滑、冷却系简图1.气缸盖油道2.主油道3.水泵4.回水管6.滤清器6.凤扇离合器7.机油泵8.机油收集器润滑油经收集器8进人位于缸体前端的机油泵7,由机油泵泵出的油进入双级全流德清器5,经滤清后送入主油道2,并分别送人五道曲轴主轴颈处,通过曲轴上的油道润滑连杆轴颈。在连杆上钻有斜向小孔,以周期性的喷油润滑缸壁及连杆小头销座处,也部分起到冷却活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492Q发动机分电器传动齿轮与凸轮轴上的齿轮啮合社驱动分电器,下驱动机油泵。在装配分电器传动装置时,由于机油泵传动轴与传动齿轮属动态连接,装配孔与气缸体呈20“左右的斜角,装配时机油泵传动轴下垂,这就会给分电器传动装置的就位带来困难。实践证明,只要用千斤顶将车辆的前桥左侧起升到与装配孔呈垂直状态,分电器传动装置就可轻而易举的按所需要的角度安装就位。为确保安装角度的准确,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1、转动曲轴使第一缸处在上止点。2用长螺丝刀拨分电器传动装置孔,转动机油泵轴,使其凹槽处于图A所示的位置(与垂直线偏…  相似文献   

15.
机油泵作为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发动机技术水平的提升,合理设计机油泵流量以确保发动机润滑可靠,已成为发动机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文中针对转子型机油泵通过简易计算初步确定了机油泵流量,再通过仿真分析验证机油泵流量的合理性,从而确保机油泵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大多数二冲程摩托车都采用分离润滑结构,由机油泵吸取机油箱内的润滑油,定点输送至化油器进油接头处,待其充分混合后,被压送至曲轴箱内的曲柄室和汽缸、活塞等关键部位,进行油雾润滑。为保证机油泵在静止状态下不渗漏,在机油泵的出油口处设计加装了止回阀结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和机油泵止回阀内的弹簧弹力的不断下降,再加上机油内的异物逐渐增多,止回阀的功能会逐渐减退,在发动机不工作时,仍有机油由机油箱通过其止回阀慢慢渗漏到化油器的浮子室内。在发动机的设计中,机油泵止回阀的微量渗漏是工艺所允许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发动机压力润滑系统中,机油压力和循环油量的大小,主要地由机油泵的作用所决定的。而发动机润滑系技术状况的好坏,又主要地是以润滑油的压力来作评定。  相似文献   

18.
分离润滑就是汽油和润滑油分油箱存放.其特点是润滑油的供给量能随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变化,由机油泵供给不同数量的润滑油.油泵的泵油量通过油门操纵把与化油器节气门联动控制.分离润滑有单路和双路之分.  相似文献   

19.
6100Q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是比较理想的,使用几年后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不免会下降,通常对发动机只按常规项目修理,很少对机油泵、分电器的中间传动轴做维修保养。以致新修发动机的突加(减)达性能欠佳。  相似文献   

20.
花勇 《摩托车》2012,(16):40-42
机油泵的作用是为润滑系统提供动力。四冲程发动机机油泵有两种形式,即齿轮泵和次摆线型机油泵(亦称内外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是将内转子固定在油泵腔内转动。当内转子随着油泵转动时,外转子也随着转动,在两个转子之间形成的空间容积就会发生变化。机油从空间变大的一侧被吸入,而被该空间挟住并被送到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