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据一览     
2013年5月基本型乘用车主要品牌前15名市场占有率2013年5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2013年5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北京现代、神龙、吉利、长安福特、东风悦达和一汽丰田,分  相似文献   

2.
《汽车杂志》2006,(6):286-287
4月,乘用车销售46.84万辆,比上月下降3.62%,同比增长39.10%。4月,乘用车市场总体运行较为平稳。在乘用车各品种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依旧活跃,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与上月比降幅较为明显,其中SUV下降幅度最大。在国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小排量汽车发展的优惠政策之后,小排量车型市场总体需求趋向回升,除QQ外,夏利和自由舰由于价格普遍下调,4月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上海通用和大海大众在新产品旺销及价格下调的带动下,整体表现也较为突出,当月轿车销量再次蝉联冠亚军,与一汽大众、奇瑞、北京现代、一汽夏利、广州本田、神龙、一汽丰田和吉利占据轿车销量前10名位置。[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12月份销量排名前10名的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等企业销售轿车29.5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5.34%。2008年销量前10位的一汽一大众和上海大众等企业销售轿车327.8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4.97%,上海通用、奇瑞和长安福特有所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一汽丰田、东风日产和北京现代增幅都在两位数。  相似文献   

4.
《汽车杂志》2007,(6):280-281
1-4月,乘用车销售208.41万辆,同比增长20.71%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153.45万辆,同比增长26.29%;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7.37万辆,同比增长19.52%;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IN)销售10.02万辆,同比增长25.36%;交叉型乘用车销售37.57万辆,同比增长1.56%4月,乘用车总体销量较上月有所下降,其中交叉型乘用车降幅最大,比上月下降20.74%,但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5.
《汽车杂志》2006,(10):284-285
8月国产乘用车销量较上月呈一定增长.轿车同比增幅仍然显著.8月销售29.74万辆.比上月增长12.69%.同比增长38.21%: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34万辆.比上月增长22.78%.同比增长3.05%;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1.69万辆.比上月增长15.57%.同比下降11.64%;交叉型乘用车销售5.03万辆.比上月增长16.51%.同比增长11.14%。  相似文献   

6.
10月份乘用车销售点评 长假下降趋常态 受10月长假影响,10月份乘用车销售41万辆.比上月下降10.53%。除微型客车环比略有增长.其它品种的环比产、销均呈一定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较为明显。轿车销售30.37万辆,比上月下降12.68%;MPV销140万辆.比上月下降21.48%;SUV销1.85万辆.比上月下降11.21%。  相似文献   

7.
数据一览     
2012年1-8月基本型乘用车主要品牌前15名市场占有率2012年8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2012年8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一汽丰田、神龙、吉利和广汽本田,分别销售11.47万辆、10.98万辆、8.79万辆、6.34万辆、5.56万辆、3.90万辆、3.27万辆、3.24万辆、  相似文献   

8.
行业资讯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福特和一汽丰田。不管是销售的轿车车型,还是车企,合资品牌都在前十位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及发展,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取得了快速增长。根据最新的5月份国产乘用车统计数据,奇瑞以33805辆的成绩赶超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排名轿车销量亚军,仅次于一汽-大众。在MPV和SUV的销量榜中,江淮瑞风和长城汽车分别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10.
张伯顺 《汽车情报》2007,(21):15-20,30
1.销量环比有所提升 6月乘用车各品种的销售较上月小幅提升,其中MPV和SUV提升较明显。乘用车销售51.19万辆,比上月增长4.80%。其中轿车销售38.44万辆,比上月增长4.47%:MPV销售1.74万辆,比上月增长8.99%;SUV销售3.03万辆,比上月增长8.03%;微型客车销售7.99万辆,比上月增长4.34%。  相似文献   

11.
车坛传真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2):10+12+14
【行业资讯】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福特和一汽丰田。不管是销售的轿车车型,还是车企,合资品牌都在前十位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伯顺 《汽车情报》2007,(27):28-34
8月份乘用车市场明显升温,销售48.13万辆,比上月增长5.29%,四大车种均有一定增长,其中轿车销售37.22万辆,比上月增长4.83%,多功能乘用车(MPV)销售1.90万辆,比上月增长9.10%,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2.96万辆,比上月增长1.10%,交叉型乘用车即微型客车销售6.05万辆,比上月增长9.23%。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即微型客车增幅较为明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数据     
《时代汽车》2013,(12):20-2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3年10月,与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略有下降,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略降,销量小幅增长,其它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增速更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其它品种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07,(4):282-283
数据区间:1—2月 2月,与上月比,乘用车各品种产销均呈现一定下降,销售比上月下降24.41%,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和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降幅较为明显,分别比上月下降28与8%和28.16%。但1-2月,轿车销量超过7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30%:  相似文献   

15.
《天津汽车》2010,(1):10-1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12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比亚迪、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奇瑞、东风日产、吉利、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分别销售8.88万辆、8.42万辆、  相似文献   

16.
《天津汽车》2009,(2):10-10
2009年1月,销量排名前10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奇瑞、广州本田、吉利、一汽丰田和比亚迪,分别销售4万辆、3.88万辆、3.27万辆、3.26万辆、2.63万辆、2.53万辆、2.16万辆、2.04万辆、1.92万辆和1.86万辆与上月相比,  相似文献   

17.
吕品 《汽车导购》2007,(11):116-117
8月份市场开始回暖,金九银十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乘用车销量达到48.13万辆,环比上月的45.71万辆有了一定的增加,增幅为5.29%。轿车、SUV、MPV以及交叉型乘用车这四大车种均有一定增长,其中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幅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汽车杂志》2006,(7):286-287
5月,由于市场需求在黄金周前已经得到一定释放.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量较上月呈明显下降.比上月下降15.97%,同比增长24.08%。此外.新消费税对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多功能乘用车(MPM)影响日益显现.上述两大类乘用车品种市场需求继续呈现一定萎缩.但MPV相比较而言降幅并不显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陈秀荣 《时代汽车》2006,(10):106-106
上半年MPV同比增长40.5%。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7月份国内汽车产销环比下降较为明显,其中尤以MPV为甚,1.24万辆的产量和1.09万辆的销量分别比上月下降34.18%和38.74%,同比下降2036%和1525%。仅有华晨阁瑞斯、别克GL8等寥寥几个品牌产销继续增长。从车型看,瑞风、风行等传统轻客底盘MPV开始走下坡路,而阁瑞斯等增长的车型大多数采用了轿车底盘。其中,全面采用高级轿车专用底盘和轿车化内饰的阁瑞斯延续了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306.4%的神话,7月销量达1608辆,环比增长达16%,市场占有率从上半年的85%提高到14.7%。分析人士指出,轻客底盘MPV与轿车底盘MPV的“路线”之争愈演愈烈,7月或将成为今年MPV市场的一道分水岭。  相似文献   

20.
《汽车杂志》2007,(11):280-281
数据区间:1-9月乘用车销售458.25万辆,同比增长23.84%,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乘用车(MPV)、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交叉型乘用车各车型都有增长,其中SUV的销量同比增长最为明显,达到51.72%,轿车同比增长25.76%。而单从9月销量来看,乘用车共销售56.10万辆,比8月增长16.54%,同比增长2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