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龙线古田隧道进口段(DK246 800-DK247 000)沿河傍山、浅埋偏压,本段隧道处于堆积层古滑坡内,地质情况复杂。文章根据该段隧道滑坡整治的经验,提出了滑坡地质条件下对隧道设计、施工的几点认识,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千佛山段膨胀土路堑滑坡浅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伟 《铁道建筑》2011,(12):89-91
结合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勘察与滑坡设计整治实践,论述了该段路堑弱膨胀土具有的特点,路堑边坡及其一般挡护形式.分析探讨本段路堑滑坡的分布及特征,主要成因,整治过程中分阶段采取的临时与永久措施及滑坡整治的施工原则.总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经验体会,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洛湛线DK2 61+72 0~DK2 61+870线路右侧山体滑坡的特点 ,确定综合整治滑坡的有效方案 ,针对性地阐述滑坡整治的施工方法 ,吸取滑坡发生的教训 ,总结整治滑坡施工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黎南二线工程DK689抗滑桩倾覆原因及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文 《铁道运营技术》2004,10(2):36-37,43
通过对黎南增建二线工程DK689 475~ 583产生滑坡导致抗滑桩倾覆的分析,从工程地质条件,抗滑承载能力,边坡下滑力的计算,找出了滑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重新整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甄秉国 《铁道勘察》2007,33(3):67-69
在收集既有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现场详细调查,对青藏铁路格拉段DK1933+000~+200段水害进行了系统的勘察和分析,查明了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水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提出了水害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近年修建的西南山区某铁路复线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大量工程滑坡整治实例,论述了工程滑坡的易发地质环境、诱发因素及勘察、设计、施工中防治工程滑坡的对策,对控制或减少工程活动造成的工程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贵州六盘水铁路枢纽工程建设中,线路经过煤系地层软岩山麓斜坡地段,施工开挖揭露出一种特殊罕见的“非近代水下、静水或缓慢水流中沉积”的坡残积、坡洪积型软粘土,暂定名“坡麓相斜坡软土”,简称“斜坡软土”。这种土的物理力学特征及其工程特性与一般常规软土相似,但因其底部横坡较陡,天然地基或工程边坡的稳定性极差,对工程的危害极大,工程施工期间曾发生了严重的滑坡灾害。笔者结合工程勘察与滑坡整治设计实践,论述斜坡软土成因、特征及其工程特性,分析探讨滑坡形成机理及整治措施。最后列举两个典型滑坡整治实例,总结勘察设计与施工的经验体会,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8.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为我国首条30 t轴重的重载铁路,其中DK322~DK368段穿行于临汾断陷盆地与太岳山凸起交界地带黄土台垣区,"鸡爪"形冲沟发育,黄土崩塌、黄土滑坡、湿陷性黄土、黄土软塑带、第三系松散砂层、膨胀凝灰岩问题突出。依据其地质演化过程、地层结构及成因机理,在"鸡爪"形冲沟两侧重点排查崩塌滑坡,在台垣内部核查基覆界线、高含水量黄土软塑带及饱和砂层,在台垣边缘寻找地下水强径流带。提出"以隧展线"的原则,通过平面位置及纵断面高程调整,规避隧道长距离走行在黄土软塑带、松散及饱和砂土内。实际施工揭示,该段线路地质条件与勘察资料一致,隧道围岩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与预测相符。  相似文献   

9.
于春 《铁道建筑技术》2013,(Z1):112-115
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进口段长距离穿越砂质黄土、黏质黄土地层,施工中多次出现初支大变形、掌子面及边墙土体滑塌事件。以该隧道DK129+040~DK129+062.2段塌方为例,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分析了此段隧道发生塌方的原因,并给出了处理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甄秉国 《科技交流》2006,36(4):44-47
本文在收集既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和勘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钻探、现场详细调查,对青藏铁路格拉段DK1933+000-+200段水害进行了系统的勘察和分析,查明了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水害的发育程度、地形地质、施工等条件提出了水害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11.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ZXZQ01标DK24+300~DK25+119.92段分布有硬塑性黏土质地层(局部含姜石)的工程特点,在总结国内传统挤密桩施工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适用于黏质黄土、黏质黄土含有姜石地层的静压挤密桩施工方法,在地基处理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兰渝铁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分布较广,线路方案的选择主要受滑坡和不稳定性斜坡的控制,在详细分析沿线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张家庄至杨家川段4个主要方案进行了分析比选:DK方案以长隧道穿行于黄土梁峁底部,工程地质条件相对最好,工程安全可靠性高,D2K、D3K方案次之,D1K方案最差。  相似文献   

13.
介绍镇安站刘家台滑坡整治过程 ,从切实加强铁路路基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的角度 ,为该类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及勘察设计方案取舍的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与勘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永海 《铁道勘察》2005,31(3):52-54
黄土在中国北部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冲沟发育,多凌乱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黄土地区陷穴发育、人工洞穴分布较多,部分地段滑坡发育。高速公路属于线状工程,延伸长度大,且对基础的要求高。因此,黄土地区高速公路合理的选线与适当的勘察尤其重要。以大运高速公路侯马至运城段的地质选线与勘察为例,介绍地质选线勘察的过程、方法和重点。  相似文献   

15.
<正>西安铁路局科研所拥有一支专门从事隧道、路基病害治理的应用性研究,并具有岩土工程检测与勘察资质的专业队伍。该所承担的襄渝二线柴家坡隧道蠕动滑坡整治科研项目荣获铁道部科技进步四等奖,深层搅拌法加固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黄土地基的应用研究荣获  相似文献   

16.
针对赣龙铁路古田隧道DK246+760~DK247+000段地表山体滑坡加固施工,重点分析地表山体出现滑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其中采用的抗滑桩上设置预应力锚索加固山体滑坡的施工工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梅坎线松南隧道进口端涌水整治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志隧道进口端DK98 162- 336段在掘进施工中先后发生几次较大涌水,最大时达200m22/h。洞内涌水还伴随地表水流失,给施工及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其治理采用洞内以堵为主,堵排结合的综合整治方案,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张哲 《铁道勘察》2022,(3):38-44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铜川至延安段区内黄土沟壑纵横,滑坡灾害极其发育,给铁路工程带来极大危害.勘察期间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圈定8000余处滑坡,研究表明,沿线黄土滑坡主要分布在铜川以北的黄土梁峁沟壑区、子午岭低中山区北段及河谷川道两岸斜坡地带,滑坡形态普遍为后缘呈较为规则的圈椅状,滑坡面为顺坡向,以中小型滑坡为主,...  相似文献   

19.
铁路黄土隧道洞口在施工过程中受地质条件、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因素影响,易发生山体滑坡。本文以一客运专线黄土隧道洞口山体滑坡为实例,从地形地貌、滑坡形态、施工影响、过程管理等方面对滑坡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总结关于黄土隧道洞口边坡稳定性分析经验与管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某路堑高边坡由于施工顺序不当造成工程滑坡后采用支挡、减重、治水等综合措施进行整治的情况,指出施工顺序在滑坡整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