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遥感技术与无人机技术的结合,无人机遥感已广泛应用于海监测绘领域。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受到天气雨雪、大雾、霾的影响,无人机获取舰船遥感图像时,目标识别清晰与准确度明显降低。为此,应用无人机海监测绘技术进行下舰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通过对遥感图像目标的明暗分离计算、海陆场景分离计算与目标神经特征识别计算,实现对舰船遥感目标的快速检测。仿真场景对提出的设计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证明了提出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具有穿透植被、灵活性强、高精度以及作业安全等优点,结合无人机技术无需专门起降场、作业灵活、转场方便和成本较低的特点,能够快速获取地表三维点云数据,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中,对重点局部区域在不同阶段利用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技术进行多次测绘,得到高精度地表丰富信息,结合多波束水深测量得到的水下地形数据,对整治前、整治中和整治后的抛填、淤积、崩塌和冲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指导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验收,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技术范例。  相似文献   

3.
林海 《中国水运》2014,(7):336-337
基础测绘数据通常在保密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社会公众的应用需求,采用数据脱密技术处理测绘成果中的测绘数据和地理数据,可以既安全又有效的实现测绘数据成果对社会公众的共享。文中首先介绍了测绘数据的一般脱密原则,然后从地理要素处理和地理空间精度变换等原理出发,解释了数据脱密的数学原理和依据,最后应用GIS软件工具,对研究区域进行了测绘数据脱密的实际应用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的测绘数据脱密处理有效地实现了保密数据的脱密目的,同时满足了测绘数据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海上遥感测绘计量方法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精确的计量测绘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星敏感器的海上遥感测绘计量方法。利用星敏感器,提取海上遥感测绘数据,再利用极大似然法,处理海上遥感测绘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海上遥感测绘计量模型,得出精准的计量测绘数据。考虑到重力加速度的问题,需引入测速传感器,对速度进行补偿处理。由此,完成基于星敏感器的海上遥感测绘计量方法的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2种方法的精准度,实验结果表明,所以方法相比传统的海上遥感测绘计量方法精准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复杂河道工程测绘中往往受到植被茂盛、信号链接弱、山体遮挡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传统测绘手段难以开展,通过在复杂河道工程测绘中对无人机LiDAR及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之间的互补优势及融合方法。经试验证明,融合纹理影像信息的LiDAR数据既具有准确的空间地理信息,又具有清晰的地物边界信息。采用LiDAR数据校正的倾斜模型细节表达明显改善,模型轮廓表达清晰,人工判读更加容易。该成果有效克服了无人机单一测量技术及传统测量技术的弊端,可快速构建更加精准的河道数字孪生模型。  相似文献   

6.
王永霞 《珠江水运》2023,(13):54-56
近年来,伴随着测绘硬件及软件设备的技术提升,无人机技术在各类测绘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以无人机技术结合内河水运项目实践,从航线布设、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进行研究,希望为测绘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浅谈测绘科研档案的收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绘学是一门古老而新生的科学.其形成和发展极大地依赖于测绘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变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测绘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空间定位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测绘科技活动、测绘科研项目空前活跃,推动了传统的测绘学向现代测绘科学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贺凯  孙杰  田效东 《中国水运》2014,(1):320-321
水运工程测绘,是指水运工程建设前期,工程企业对现场进行测绘和勘察。整个水运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水运工程测量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使用工程测绘的技术,可以减少测量失误的发生,而且获得真实可靠的水运工程信息。笔者针对水运工程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和预测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的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宝文  戴云舟 《航海》2022,(1):33-36
随着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海图陆域要素更新、海域动态监管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海图测绘养殖区、陆域地形测量常规作业存在的困难,采用纵横CW-10C免像控无人机航测系统进行空中三维地形数据采集,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成图,质量检验结果表明,测量成果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方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海图更新测绘中具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数据格式不一致、基础数据体系不完整、数据资源共享不足和系统应用面较窄等问题,对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成果管理进行研究,构建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成果数据库,自主开发GIS基础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的无缝接入和展示,应用3D GIS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广东内河航道测绘数据采集、生产、更新、入库和共享利用的一体化管理,并在三维航道展示、航道典型断面分析、水深数据分析、浅点区分析、回淤趋势分析、工程应用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为广东航道管理部门在航道管理、维护方面提供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界的研究过程和最新研究动向,探讨了开发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和解决办法,并结合水运工程特点阐述了港航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港航道疏浚工程测量中多种现代测绘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组合应用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结果表明,新的测量技术、设备和方法的实施,保证了航道疏浚的测量精度、实时传送测量数据,提高了疏浚工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结合近年我国海事测绘的工作实际,从海事测绘装备能力、海事测绘技术应用等方面客观分析了目前海事测绘发展现状,对现阶段我国海事测绘与国际海道测量发达国家在管理理念、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差距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国海事测绘长远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江航道大建设大发展对测绘工程要求越来越高,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要求的前提下,为了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必须从测绘工程质量、测绘工程工期、测绘施工安全三个方面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河(江)道地形测量是保证河(江)道通航、行洪与河(江)道整治、河(江)道工程施工等的前提。针对现有河(江)道地形测量技术中存有作业效率低、作业人员存有涉水风险等问题,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嘉陵江某段长约2.6 km的江道为研究区域,运用无人机和无人船相结合的江道测绘技术,得到了符合规范要求的试验区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线划图(DLG)。结果表明:在GPS-RTK检验方式下,基于无人机和无人船相结合的测绘技术生产的1:2 000 DLG成果就岸上地形检查点而言中误差小于0.055 m占比99.4%,就水下地形检查点而言中误差小于0.25 m占比98.4%,均能满足JTS 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成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星万程 《中国水运》2013,(12):266-267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利工程测量技术正向着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传统水利工程测量技术已经不能达到系统要求,并且测量准确性差,成本高。因此数字化测绘技术成为水利工程测量首要测量技术。下面我们主要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进行GP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无人机测量系统的发展进行阐述,介绍了机载倾斜摄影和激光雷达两大测量技术,探讨了无人机测量系统在航道测绘领域特别是岸线、洲滩地形、整治建筑物等观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孟宇 《珠江水运》2014,(14):67-68
本文主要对GPS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促进水利工程测绘工作的全面展开,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航道BIM设计过程中测绘要素集成和模型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测绘要素集成,及基于专用中间文件格式和公共数据模型格式实现测量BIM模型共享的方法。通过工程案例分析,阐述BIM技术在测绘要素集成及测量BIM模型传递共享的技术路线,结果表明基于BIM技术的测绘要素集成及模型共享具有优越性,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测绘BIM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投资建设了大量的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工作作为航道整治工程实施的基础极其重要。把最新的技术运用到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工作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测绘成果的精度质量,也是未来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发展的趋势。本文总结了目前应用到航道整治工程测绘各方面的新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新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对航道整治工程测绘技术未来的发展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