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以氯仿塔再沸器为例,介绍了以白铜板BFe30-1-1与16MnR金属复合板为管板的管壳式换热器的材料特性,管板加工,特别是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接头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高压换热设备所用铬钼钢换热管及管板材料特性和焊缝结构设计,并给出了具体的焊接工艺(即封口焊工艺)及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3.
钛制热交换器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工作量大,且焊接时焊道容易氧化。为了防止氧化,采用小电流慢速焊;为了防止氩气流失快,在换热管内放置铜堵,增加保护效果。这样做虽然能保证焊接质量,但是焊接效率低。因此,在焊枪上加装一种自制的大保护罩,可将整根管的全部焊接高温区置于氩气保护之下,可实现大幅度提速焊接,既保证焊接过程中不氧化,又显著地提高了焊接效率。通过在塔顶分缩器钛换热管端面焊的应用,证明这种焊接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导致换热管失效泄漏的原因,介绍了采用薄壁金属波纹管作为衬管的修复技术,并与塑料衬管修复工艺进行了比较,最后,对衬管后的换热率作了分析,得知换热效率的损失约在4%左右。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北方地区城市集中供暖越来越普及,但由于地域不同,各地水质情况的差异,对换热管材质的要求也不一样。根据多年的使用经验,论述了对于不同工况下的换热管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浅析某波节管换热器换热管的破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波节管换热器换热管破裂裂纹宏观、微观特征的分析,并根据其使用条件,受力特点,得出了引起波节管破裂的原因,提出了避免波节管破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波纹换热管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波纹换热管的承压能力及传热性能,并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波纹找热管在换热领域的应用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冷却器管板受力分析,提出两种改造方案:在管板壳程侧加十字加强梁和采用加强管对管板加强.分别对两种改造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并比较各自优缺点,最终选择第二种方案对管板实施改造,产品水压试验合格.  相似文献   

9.
U型管式换热器属于列管换热器的一种,被广泛应用在循环水冷却高温气体装置中。根据U型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和技术原理,针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整个材料采购和制造过程中,对换热器中管板制造加工、U型管成形及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等制造的关键和难点予以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使设备按设计要求制造完毕后安全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利用ANSYS软件,模拟薄壁波纹换热管的约束和受力状况,分析其应力和应变的结果,在理论上得到了薄壁波纹换热管的应力和应变(刚度)的分布规律,并和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和可靠的换热器,其壳程流体通道设计是工艺设计和设备设计的重要内容.文中论述了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道设计的主要类型、适用场合,对合理地选用和设计壳程结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从改变流速、减小无支撑跨距和设置尾部支撑方面对釜式重沸器U形管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详细给出了3块异形折流板结构和2种尾部支撑结构。实践证明,两种尾部支撑结构均能够有效防止管束振动,优化后的U形管束使用未发现换热管与管板连接处焊缝开裂情况。  相似文献   

13.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要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壳式换热器属于多腔容器,且因含管板计算,因此设计复杂.文中通过对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要点分类分析,对一些不容易把握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建议.文中提出的问题,均来自多年的设计案例.文中还简要介绍了引进设备设计改造的注意事项.文中示例有助于对设计所涉及问题的处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换热器强度分析多利用经验值或厂方提供的技术参数作为边界条件,这样会与换热器的实际工作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分析结果也会存在较大误差。文中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换热器进行了稳定工作状态时的流动和传热数值模拟,比较模型在有无插件时换热性能的区别。可通过增加空气的通流面积来降低风速或者用短插件代替长插件进行改进。要求插件管内空气流速控制在20 m/s内。  相似文献   

15.
通过310MWe核电机组常规岛闭式冷却水系统工业水-水冷却器实施变更改造的实例以及方家山核电工程设备选型的介绍,详细分析了管壳式换热器与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通过设备投资、运行耗能、维护管理等对比分析,讲述新型高效折流杆换热器的特征及其在核电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非线性回归法求解换热管内对流给热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Wilson图解法求解管壳式换热器管内对流给热系数关联式的方法及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求解方法,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和Wilson图解法进行修正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换热器管内对流给热系数关联式并与经典经验综合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快捷,结果准确、可靠的优点,可在换热器对流传热计算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卡套接头与其连接管的连接是一种特殊密封结构,针对其匹配密封性,在气压、水压检验基础上提出了更严格的密封性检漏要求,要求在充正气压的条件下应能对泄漏部位进行定位同时对泄漏率进行半定量检测.文中结合要求分析了卡套接头与其连接管的密封结构特点,总结气压、水压检验的检测工艺流程和不足,提出了采用正压氦质谱检漏方法,通过氦质谱仪...  相似文献   

18.
换热器管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腐蚀穿孔,引起介质泄漏,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验。针对换热器管束的检验,提出了在用换热器铁磁性钢管的远场涡流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远场涡流检测原理、探头选择、试样制备、检测仪器及操作条件等。最后通过现场检测和对缺陷的解剖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换热器管束的检测,并有助于准确评估换热管的使用寿命,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钦江特大桥桥位处的具体地形状况及其拱肋安装施工特点,提出了钢管拱肋加工制作场地布置方案,介绍了大桥钢管拱肋缆索安装系统构成,阐述了大桥钢管拱肋安装施工的工艺流程及要点。  相似文献   

20.
宁波甬江沉管隧道大修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江沉管隧道是我国最早建设的沉管隧道,处于淤泥质软土地层和大回淤感潮河段。该隧道在安全运营11年后,对包括沉管裂缝、引道结构裂缝及渗漏水、引道横撑结构缺陷、路面结构、隧道排水系统等土建设施进行了大修设计和施工,并对通风、照明等机电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同时针对备受关注的沉管段沉降安全问题提出了沉降控制策略。通过大修工程的实施,改善了隧道的运营条件,提高了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