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我国在高海拔寒区及生态环境敏感地带修建的隧道会越来越多,隧道洞口段施工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整体工程进展,而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针对生态敏感区高寒地带铁路隧道工程洞口工程设计和施工难题,依托成兰铁路红桥关隧道,分析原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洞口优化、隧底加强、明洞接长、防排水优化四种手段的洞口工程优化方法,同时采取合理的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措施,经过现场应用,上述措施显著改善了生态敏感区高寒地带铁路隧道洞口环境,保证了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托平阳高速某黄土公路隧道,采用三维数值模型对隧道洞口段不同施工工法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各工法下施工阶段最不利状态:台阶法为上台阶施工,CRD法为先行洞上导坑施工,双侧壁导坑法为中上导坑施工,当进行到上述工序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2)黄土隧道洞口段优先采用双侧壁导坑工法以防止围岩产生过大变形。  相似文献   

3.
后安山隧道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地处严寒地带。为预防冻胀,隧道洞口1 km范围内设置深埋水沟,水沟开挖深度至仰拱面下3.44 m,施工难度大。加快深埋水沟施工速度,减少对隧道拱墙初期支护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是该工程的难题。本文结合现场施工实践,系统总结了该隧道深埋水沟施工工序及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4.
大广高速九连山隧道洞口浅埋段位于全风化砂岩和中风化灰岩的不整合接触带,原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工法施工,进度缓慢,造价高昂。结合本隧道特殊地质情况,施工过程中对工法进行了优化,对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施工参数等进行了详细叙述,以期对类似地质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隧道洞口段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隧道洞口的特点,如何做到超前思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进洞施工方案,使其既能减少隧道洞口边坡开挖和防护工程量,又能维护洞口的原生植被,同时也能加快洞口段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对此进行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结果:隧道洞口施工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从环保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洞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步骤开展施工.本文阐述的隧道大跨施工应选择变大跨为小跨的施工方法(如CD法、CRD法等)和辅助施工方法(如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前置式洞口工法等),有效地解决了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隧道洞口段施工是整个隧道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隧道洞口的特点,如何做到超前思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进洞施工方案,使其既能减少隧道洞口边坡开挖和防护工程量,又能维护洞口的原生植被,同时也能加快洞口段的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安全,对此进行施工技术研究。研究结果:隧道洞口施工应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从环保角度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进洞方案,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步骤开展施工。本文阐述的隧道大跨施工应选择变大跨为小跨的施工方法(如CD法、CRD法等)和辅助施工方法(如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前置式洞口工法等),有效地解决了隧道洞口施工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铁盾构始发与接收施工是区间隧道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其施工质量控制直接影响隧道的轴线质量、进出洞口处环境保护的成效。本文结合武汉地铁2号线金汉区间盾构隧道施工,通过计算探讨在小曲率轴线条件下如何控制好盾构始发与接收,并重点讨论了始发与接收盾构基座设置、始发阶段盾构姿态控制、注浆控制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理)丽(江)铁路禾洛山车站隧道实际工程,对大跨度铁路隧道(洞口段跨度20m左右)施工过程的塑性区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分析在隧道不同施工工序中塑性区的分布形态,通过大跨度隧道塑性区的分析,指出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危险区域,指明围岩支护及监控量测的重点和难点,为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提出警示信息。研究成果对大跨度铁路车站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山岭隧道因地形地貌条件限制,洞口往往不可避免处于半明半暗、偏压等不利地形中,给隧道洞口施工带来很大安全风险和技术难题。传统施工方法采用大开挖刷坡及加强洞口支护设计,不仅使洞口上方围岩受扰动程度大,还额外增加很大的工程量及成本。本工程通过优化设计,采用一种浅埋偏压地形中非对称式护拱进洞开挖方法,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不对称护拱基础、施工护拱、暗洞开挖、洞口衬砌施作、洞顶反压回填。非对称式护拱减少了对隧道洞口的开挖,洞口无需进行大量边坡防护,大大节省施工工期及成本。半明半暗盖挖进洞施工方法适用于公路与铁路山岭隧道进出口、浅埋段及偏压部位的隧道洞口施工。  相似文献   

10.
高铁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特点,结合宝兰客专客运专线王家岔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阐述了洞口和洞内两种施工工艺不同的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方案,分析了隧道内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对其它工序的干扰和对工期的影响,以及施工振动对初支结构和围岩稳定的危害,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