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董子龙  隆卫 《隧道建设》2013,33(6):489-498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3标段兴工街站开挖断面为343.8 m2,洞顶埋深7.1~11.1 m,采用暗挖顺作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地表、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物等变形或沉降,同时确保支护结构受力稳定,防止掌子面及隧道坍塌,采取在车站拱部全长范围设置超前大管棚+小导管,增加二次初期支护及纵梁,加强拱部支护结构刚度,形成拱盖,设置边墙锚索维护直墙稳定,并按照双侧壁导坑法分6部组织拱部开挖、台阶法分层分块组织中下部开挖,特别是中下部开挖采取竖向松动爆破拉中槽、边墙光面爆破跟进支护的方式,减小了对拱部支护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全面确保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孙智勇 《路基工程》2018,(3):209-213
以福州地铁1号线上达区间为工程背景,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矿山法施工的爆破影响进行了动态模拟。提出3种开挖面至软硬互层交界面距离分别为7,11,15 m时的3种工况,结合隧道的实际断面形式建立计算模型,重点研究爆破开挖对不同工况周围地层位移、主应力以及振速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结果表明:采用矿山法开挖至软硬互层交界面距离大于11 m时是安全的,基于此进行爆破施工范围优化,可减少后续盾构掘进难度。  相似文献   

3.
杨恒  谢文清 《路基工程》2015,(2):142-147
以某洞库工程主洞室中层开挖施工为背景,洞室基岩为中粗粒花岗岩,其间穿插其它岩脉,如何保证安全和洞库工程的成型质量最为关键。在高直边墙中,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在对中层开挖方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预裂爆破参数和围岩Q值的选取,成功实现了大型洞室高直边墙预裂爆破,大大提高了洞库工程成型质量,并确保了安全。  相似文献   

4.
温新亮  赵康林 《隧道建设》2015,35(3):262-267
在路基开挖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垂直深孔预裂爆破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大型地下洞库开挖工程中应用较少。地下大型洞库采用预裂爆破后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进而影响平行作业及装渣效率。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作业成本,通过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并结合水平光面爆破技术,提出一种"预裂成形+垂直深孔爆破掘进+水平光面清底"相结合的爆破方法,文章从钻孔孔径、钻孔深度、孔距和排距方面介绍了洞库的爆破设计方案,并对主爆孔、预裂孔、缓冲孔的单孔药设计及各炮孔的装药结构和堵塞段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有效解决了单独使用预裂爆破时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登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第Ⅰ层爆破开挖完成后,第Ⅱ1层66.0 m高程以下采用无爆破切割工艺进行开挖,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释放导致厂房上游侧边墙区域出现严重的应力释放造成片帮掉块,圆盘锯切割过程中多次出现卡锯及岩石开裂,严重影响切割取料.为获取高边墙围岩稳定监测资料,指导施工及改进施工技术,对可能危及工程安全的初期或发...  相似文献   

6.
在溪岭-湖雾岭隧道为双洞童向行车双车道隧道,左右洞全长均为4110m,直线隧道,隧道全长的80%为Ⅳ、V类围岩,采用全断面法进行施工。本以Ⅳ类围岩为例,对全断面开挖爆破技术和机械化施工、二次衬砌施工、紧急焦车带和汽车横通道区段施工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香丽高速虎跳峡地下立交工程是香丽高速公路关键控制工程之一,为国内目前断面最大的山区地下立交隧道。该工程的超大断面隧道中间外凸处最大开挖跨度达28.96 m,拱顶呈扁平状,施工时易引起围岩松弛失稳、坍塌; 有无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复杂、受偏压影响较大,施工时易引起初期支护开裂。为满足快速施工及安全要求,对施工方法进行研究。将连拱隧道先行洞中侧拱脚设计成扩大式拱脚,2层支护结构改为3层。针对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加强支护,注浆后采用二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相比最初采用的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效率提高近3倍,大幅提高施工速度。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该施工方法有效可行,能够达到施工目的及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深达70m的龙桥特大桥拱座基坑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技术,对该基坑爆破的特点、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采用了带缓冲层预裂爆破技术实施深基坑开挖控制爆破,较好地实现了基坑爆破轮廓的平整,又使岩石获得良好的破碎效果,提高了基坑爆破开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郭得福  张慧 《隧道建设》2012,32(5):709-712
地下水封洞库对地下水的保护要求严格,反井钻井法在钻导井时极易出现地下水的流失,且在扩挖时不易注浆堵水。为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通过采用水文地质探孔和地表预注浆等方法确定了反井钻井法施工方案,然后介绍了钻机选型及反井钻机作业原理,并对反井钻机的施工流程和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介绍,烟台LPG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采用反井钻井法施工后,竖井平均日成井2 m左右,工期为10个月。在确保地下水位稳定的情况下安全、快速、经济地完成了竖井的施工。  相似文献   

10.
甄宝山  朱艳峰  王红 《中外公路》2007,27(2):106-109
九华山隧道采用大断面双连拱,穿过两个破碎带,开挖宽度31.5 m,高度9.18m,隧道围岩为Ⅴ~Ⅳ级。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开挖断面大、工期紧的条件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采用三导洞加横通道施工法,大幅度缩减了工序,破除了常规进尺限制,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和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岚  段汝健  张开雄 《隧道建设》2013,33(8):633-644
通过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的工程地质条件、布置与结构设计、工程监测资料的汇总分析,针对围岩破坏与地应力、强度应力比、地质结构面、洞室布置与结构的相关关系分析,重点分析围岩破损与施工开挖程序、分层、爆破、支护结构与支护时机选择的相关关系,认为在高地应力条件施工中创新采用的应力有限释放控制技术(含不同围岩的个性化爆破设计、动态确定岩壁吊车梁浇筑时间、大型地下洞室群交岔口施工技术、圆筒形建筑螺旋形立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对围岩变形破坏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和引用了理论、原理、计算分析方法、试验方法和相关数据,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解决工程施工的实际问题,指导工程施工,也为类似工程研究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位置地处深山峡谷区,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较为复杂,并且具有地应力值相对较高,洞室跨度大、边墙高,洞室埋深大等特点。地应力最大值有36 MPa,最大垂直埋深可达660 m。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岩体卸荷对洞室围岩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选择典型剖面,运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法(FLAC3D)对地下洞室的分层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围岩变形场、应力场和塑性区的分布规律,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内观监测资料和微震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围岩变形与内观监测结果较为吻合,同时在围岩应力发生集中的部位,微震事件发生区域性聚集。因此,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来预测后续开挖中的围岩变形,为开挖支护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洪开荣 《隧道建设》2014,34(3):188-197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石油进口量不断攀升,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增大,石油及天然气战略储备迫切需要建造大型地下水封储库。调研地下水封能源洞库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地下水封能源洞库的优势,总结修建地下水封洞库的关键技术,包括洞库的稳定性、水封的可靠性、封塞的密闭性和注浆的可控性。介绍我国地下洞库概况,包括汕头LPG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锦州国家石油储备库工程、惠州国储洞库工程等。地下水封能源洞库作为地下储能的主要方式,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提供有力支撑,必将在我国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巩中江  柴敬尧  杨长庚 《隧道建设》2017,37(12):1593-1599
为减少铁路隧道开挖断面超挖或欠挖,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在爆破参数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周边孔间距、光爆层厚度、炮孔长度、装药量和分段装药结构进行优化,最终采用周边孔间距为35 cm、光爆层厚度为40 cm、炮孔长度为3.2~3.8 m、周边孔每孔装药量为0.6~0.75 kg和分3段进行装药的优化参数,爆破效果满足铁路隧道光面爆破控制的要求。另外,在爆破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技术交底、技术培训以及合同管理,并严格执行班组长责任制,提高了爆破控制的质量,达到超欠挖控制的目标,有效节约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15.
陈海锋 《隧道建设》2017,37(2):230-235
为解决地下水封洞库群大断面施工通风问题,通过增设通风竖井的方案,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主洞内CO分布规律、风仓内风机布置位置对风机效率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掌子面爆破后通风30 min,掌子面附近区域CO质量分数均小于24×10~(-6),满足规范要求;2)风仓内风机组2行排列形式的风机效率明显高于风机组1行排列形式,且风机组间距为2 m时风机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