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动态     
<正>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部长会议通过《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11月5日,第14次中国-东盟交通运输部长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该战略是我国在海事领域牵头制定的首个地区性发展战略,体现了中国与东盟在区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方面达成的共识,是中国海事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该战略将依托"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下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化在海事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船员质量和竞争力,提高人力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8月13日,第12次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旨在推动我国倡导的相关海事技术合作项目和技术标准得到东盟相关国家的支持、参与和推广运用。本次会议重点提出渡运安全治理、非公约船舶技术标准、船舶排放控制等新议题。据了解,本次会议审议了IMO(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审核报告和海上货物安全运输合作通信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推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批准和实施,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航运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事合作方面的日渐紧密,各方在海事劳工问题上也有所进展。10月10日—11日,首次中国与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行,多方共同协力,为海事劳工问题"把脉问诊"。  相似文献   

4.
动态     
正东盟船员技能培训基地在威海挂牌成立6月30日,"东盟船员技能培训基地"在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挂牌成立,并举办为期10天的第一期东盟船员技能培训班。威海海事局将跟踪和服务东盟船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和发展,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通通信部海员教育培训与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海事教育培训发展战略》等研究,积极争取"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优  相似文献   

5.
, 《珠江水运》2012,(21):78
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珠海市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就区域内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海上搜救应急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协商。《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具有针对性强、采用检查和发证程序、引入港口国监督机制、确立不予优惠原则、赋予缔约国政府灵活性原则等5个特  相似文献   

6.
正在本次中国-东盟海事劳工履约合作研讨会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事劳工相关的议题上充分交流了意见和看法,对部分重点关注的问题展开了充分讨论。在这场合作研讨会的背后,既有着东盟各国对海事劳工履约合作的现实需求,也有着对建立中国-东盟海事劳工履约合作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从广东海事局获悉,7月3日,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东盟5国学员聚集广州,参加为期22天的澜沧江-湄公河海事与搜救培训。这是我国首次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举行海事与搜救业务培训。本次培训由中国海事局主办,广东海事局承办。据悉,这次培训是中国海事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仪,深化与东南亚国家海事与搜救合作的新举措。东南亚在一带一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合作的主要区域。区域内  相似文献   

8.
《航海教育研究》2010,(4):31-31
日前,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六次会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举行。本次会议围绕航运安全、船员素质、溢油应急、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协商与会谈,对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谅解备忘录相关后续工作进行完善。来自中国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事局与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4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12,(21):78-79
中国一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珠海市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就区域内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行、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海上搜救应急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协商。《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被称为全球海员的“权利法案”,具有针对性强、采用检查和发证程序、引入港口国监督机制、确立不予优惠原则、  相似文献   

10.
9月5日至7日,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三次会议在青岛举行。来自东盟成员国、东盟秘书处及中国的43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海事局刘功臣常务副局长担任会议主席并主持了会议,泰国运输部船舶标  相似文献   

11.
正7月3日,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东盟5国的40名学员聚集广州,参加为期22天的澜沧江-湄公河海事与搜救培训。这是我国首次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举行海事与搜救业务培训,培训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主办,广东海事局承办,部海事局副局长李宏印出席开班仪式。这次培训是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仪,深化与东南亚国家海事与搜救合作的新举措。李宏印表  相似文献   

12.
许艳  刘政 《中国海事》2007,(9):60-62
近年来,本着"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与东盟关系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随着经济合作的日益活跃,往来商船不断增多,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海事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保证船舶航行安全、防止水域污染是各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16年的沙盘演练到2018年海事劳工履约研讨会,一路走来,中国与东盟在海事方面的合作不断向着深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等方向前进和深究。记者梳理了近两年来广东海事在中国-东盟海事合作上的精彩节点,以飨读者。海上中联国合—搜东救盟沙国盘家推演2016年9月27日,中国-东盟国家海上联合搜救沙盘推演在广东海事局举行,来自中国以及文莱、柬埔寨、老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不断深入,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出国团组和出访人数逐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在世界海事界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如,中国-东盟、中韩、中日、中澳、港澳海事合作以及举办国际海事会议等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明显提升。国际海事组织现在非常重视中国,遇到重大问题时,秘书长会事先了解中国的态度,听取中国的意见。世界航运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机电设备》2019,36(4)
正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会展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12月将在上海举办8月22日,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有关国家驻沪领馆官员、媒体和展商代表共约120人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会议由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吕鸣主持,本届会展中方组委会主席、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邢文华,外方组委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1984年9月,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成立航管系,司玉琢教授任系主任,负责筹办海商法专业。1985年9月,我国高校第一个海商法(招生专业为国际海事)专业开始招生。3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教育体系化已逐步完善,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海事法律人才。目前,基于司玉琢教授率先提出的"大海法"理念,学校已决定成立海法研究院,积极促进"大海法"学科群的形成。2015年4月25日,"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本科教育30年暨海商法教育与实践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司玉琢教授作为中国海商法教育的主要创办人做了"海商法教育30年:回顾与展望"主题演讲。海商法教育是中国航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刊特约刊发司玉琢教授的演讲全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正本次中国-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的举行,极大促进了中国-东盟国家海事磋商机制的完善和巩固。对于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讨论和提案,也将极大推进这部被称之为海员"权利法案"的文件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批准或是实施工作。《国际海事劳工公约》是怎样的一份文件,对船员以及国家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会议集中讨论的2014年修正案又对公约进行了哪部分修改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0日,首次"中国-东盟国际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合作研讨会"在广州开幕。来自文莱、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东盟9国政府主管机关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国际保赔集团和国内有关院校、保险界、航运界代表和专家学者50多人出席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海事局主办,广东海事局承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东盟国家在航运交通、水上安全等方面加强合作,海事劳工领域的区  相似文献   

19.
沈佳 《中国海事》2011,(10):F0002-F0002
9月14日至15日,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七次会议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东盟秘书处、东盟成员国以及我国的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  相似文献   

20.
2015年12月1日至12月4日,2015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海事会展,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继续扮演着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重要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公司参展,专业观众人数超过6万人,较上一届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