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勇华 《路基工程》2011,(6):83-86,90
高黎贡山隧道位于特定的高地应力和高地热条件下,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为了查明高温下隧道硬质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占隧道硬质围岩绝大部分的花岗岩为代表,进行了高温单轴压缩试验,以期为工程岩爆评价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从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形状看,主要为Ⅱ型破坏,有发生岩爆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马坑山隧道地应力测试结果的分析,推导了隧道轴线水平面上的应力和隧道断面内最大切向应力的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多种岩爆判别准则,对隧道开挖发生岩爆等级进行综合预测,并分析了岩爆发生临界深度,为马坑山隧道防治岩爆危害的工程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乌兹别克斯坦安琶铁路甘姆奇克隧道岩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对岩爆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甘姆奇克隧道的岩爆主要是由于本隧道的花岗闪长岩和正长斑岩属脆性围岩及围岩内赋存很高的水平向构造残余应力引起的; 隧道在埋深仅40 m的条件下就发生岩爆,且岩爆发生在拱顶-拱腰段,主要是由于与隧道轴线接近垂直的水平向地应力为最大主应力的缘故;该隧道的岩爆按形成机制可分为完整岩体的薄片状弹射、近水平向层状岩体折断崩落、岩块崩出+周边围岩塌落和边墙板状岩体折断崩出4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岩爆的发生机理,对苍岭隧道岩爆在发生时间、空间效应、围岩岩性与岩体结构效应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改善岩石物理性能和应力条件、初期支护加固围岩、二次衬砌等方面详细阐述该隧道在实际施工中采取的岩爆预防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某山岭隧道的地应力状态及为岩爆预测提供依据,在该隧道沿线选择了2个有代表性的位置,采用空芯包体应力计进行地应力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区域最大主应力近于水平,最大主应力量值为16.14MPa,方向为S65。E,测量结果与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相吻合。最后在实测地应力和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对该山岭隧道的岩爆强度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兰-海高速公路桐梓隧道灰岩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力学试验,并基于三维颗粒流程序PFC(particle flow code)进行加载和卸载岩爆试验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应力状态下岩样的细观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加载试验中岩石应力变化、颗粒位移、黏结破坏特征及能量变化情况均表现出3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2)岩石加载强度随着初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岩石储存的极限应变也随之增大。3)应力越大,卸载试验岩爆倾向及强度越大,这是由于岩石破坏时应力由卸载面转移到内部,导致岩石内部应力集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初始应力越大卸载岩爆强度越大,径向应力增大对硐室围岩稳定性有着更不利的影响。4)岩石加载和卸载条件下岩石的破坏具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九岭山隧道施工安全,准确预测掌子面前方未开挖段的岩爆发生状况,采用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研究手段,对隧道的岩爆发生状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岩爆预测并结合已开挖段的岩爆发生情况,得出卢森、王元汉、王兰生判据的结论更适合九岭山隧道的实际情况。基于应力解除法的二次应力测试和基于应力判据法的岩爆预测准确性也得到了验证,得出九岭山隧道未开挖段DK1689+140~+450为中等岩爆区域。  相似文献   

8.
高地应力水平层状硬脆性岩体隧道在开挖后周边应力会重分布,导致切应力增加,进而引起局部的弹性应变能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生岩爆。为研究高地应力下水平岩层的岩爆机制,依托大峡谷超大埋深隧道,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水平岩层和均质岩层2种工况,从弹性应变能和应力路径2个方面分析了水平岩层岩爆的风险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水平岩层与均质岩层存在较大差别。隧道开挖后,由于开挖卸荷作用,水平岩层掌子面所在环状区域应变能最大,且在开挖前后隧道周边不同位置都出现应变能突变;均质岩层开挖后应变能突变较小。2)应力路径中2种工况下最大主应力和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趋势一致,水平岩层中拱顶和拱底区域的应力差在开挖后不断增大,其他位置则在开挖到监测点所在断面时发生突变,造成岩石劣化,掌子面环状区域岩爆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
针对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工程5座大跨度隧道的施工,结合科研,进行连拱隧道的施工力学分析、分离式隧道横洞开挖力学效应分析、隧道岩爆发生机理和处理措施研究、连拱隧道爆破振动效应分析研究。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并获得预期效果,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二郎山隧道岩爆岩石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振  王兰生 《公路》2000,(12):6-8
试验研究表明,二郎山隧道岩石(体)只有在岩爆倾向性指数Wet和高地应力这两个内、外因条件均满足要求时才有可能发生岩爆活动,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则表明,发生岩爆的岩石峰值后区变形阶段均出现非稳定的Ⅱ型破坏,这为岩爆预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汽车内外饰件由于频繁使用和自然环境影响产生的老化问题,产品开发部门需要在研发阶段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验证试验。其中,系统级试验具有测试件零件模块化、适应测试种类多样化、安装状态准确及研发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在研发阶段正在被日益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系统级试验所涵盖的环境老化试验,振动试验,耐久试验,刚度试验和安全性试验,并阐述了对应的试验目的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段伟强  王磊 《路基工程》2010,(6):139-142
注水试验是地质勘察中重要的现场原位试验之一。介绍在英国场地勘察实施规范下常用的注水试验方法、适用条件、试验理论、计算公式和操作过程,并与我国勘察规范进行了对比,总结了两种规范的异同。同时在英国规范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和试验结果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是"无人驾驶"车辆运行安全测试的基础设施.构建测试场景、分析测试场设计要素和技术指标是测试场设计的核心.基于"车-路-环境"的测试场景分类,给出典型测试场景模型构建方法和建设需求,可用于支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春~四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存在的车辙、水损害、冻融和表面功能衰减等病害,采用超薄磨耗层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路表服务功能。通过车辙试验、单轴静载蠕变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抗冻性试验,验证了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合料满足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路用性能的要求。试验路施工和检测结果表明,超薄磨耗层是寒冷地区高等级公路养护维修时很有推广前途的一种罩面形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测试技术在设计和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公路土工合成材料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抗拉强度的判定、拉伸速率、取样方法及夹持部位对拉伸试验结果以及剪切速度和试验方法对界面摩擦试验结果的影响,指出渗透试验中法向加载与试样厚度确定方法之间的矛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用快速老化方法评价国产三效催化剂性能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建昕  肖建华 《汽车工程》1999,21(5):280-284
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车用三效催化剂具有贵金属含量低和成本低的特点,但其性能指标特别是耐久性能否满足实用化要求的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汽车界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济焦高速公路路床的压实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与施工探讨,保证了高速公路路床的施工质量,满足了项目业主提出的97区的压实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工程粘土岩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粘土岩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潞王坟膨胀岩试验段具有代表性的膨胀岩之一。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击实试验、膨胀性试验和渗透试验来了解其基本物理性质,结果表明:①粘土岩的颗粒组成以粉粒、粘粒和胶粒为主,含有少量砂粒,级配一般;轻型击实、干土法制样时,粘土岩最优含水率为25.9%,最大干密度为1.56 g/cm3。②粘土岩的自由膨胀率为68%~70%,具有中等膨胀潜势;其无荷膨胀率、膨胀力均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干密度达到1.60 g/cm3后,粘土岩的无荷膨胀率和膨胀力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减缓。③粘土岩原状样和重塑样的渗透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性介绍了汽车零部件环境存放试验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为试验中的环境条件因素(温湿度)、零部件的工装夹具和温湿度环境试验设备。环境条件因素概述了温度和湿度对零部件材料、结构等的作用机理,工装夹具方面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工装的设计以及零件与工装的安装匹配,试验设备方面介绍了目前实验室常用的环境箱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线束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线束导通测试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厂家通过对测试台的升级改造,不但改进了测试台内部程序原有的编程方式,而且显示面板也改成了微机显示器。改造后测试台缩短了导通测试的时间,减少了在使用中的故障和维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