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通过对AC-13I和AC-20I两种级配沥青混合料不同厚度芯样的级配筛分试验,比较以不同芯样厚度与不同切割方式对实际级配的影响程度,发现芯样在9.5~13.2mm筛孔位置出现比较明显的级配偏差。然后比较了不同最大粒径时芯样的级配偏差,发现最大粒径越大其级配偏差值也越大。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级配偏差值供修正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级配理论的发展规律,选取AK-16、AC-16、GAC-16、SMA-16及novachip B型五种级配,将采用k法、变k法计算的级配分别与五种级配范围、级配中值进行对比,分析级配发展过程的共性和特性。分析表明:k法计算的级配与AC-16对应较好,变k法计算的级配可与余下四种级配对应;k值可以反映级配的嵌挤和密实状态,AC-16级配设计以密实为主,其余四种为嵌挤密实级配。在嵌挤的基础上,融合了填充理念,其粗集料嵌挤状态排序为Novachip B型SMA-16AK-16GAC-16。为了获得嵌挤密实型16的级配,采用变k法设计或检验时,4.75mm以上k值应小于0.55,4.75mm以下k值应大于0.8为宜。  相似文献   

3.
结合海南岛典型的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以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主要控制筛孔9.5 mm、4.75 mm、2.36 mm、0.075 mm和油石比组成5个因数,《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中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对应筛孔取上限、上中值、中值、下中值和下限等5个通过率作为5个水平,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区域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并兼顾其他性能,文章基于AC-13连续级配,对五种不同级配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进行试验,并通过试验结果优化所需要的设计级配,提出适用于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的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5.
朱曲平 《中外公路》2020,(2):279-284
为了确定级配类型与集料粗细程度对旧沥青材料(RAP)制备沥青砖使用性能的影响,分别对两种级配类型,3种粗细程度的沥青砖进行抗压强度、冻融强度比、棱角破损率和棱角最大破损长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C-10级配沥青砖抗压强度整体优于SMA-10,而经冻融循环后,后者的抗压能力损失小于前者。试验结果显示,集料的粗细对沥青砖抗压能力的影响较大。在棱角最大破损尺寸与棱角破损率指标方面,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砖呈现出较大差异,集料越细.AC-10型沥青砖受冲压作用后,破损程度越轻。方差分析与综合评分分析表明:各级配类型下,集料越细,沥青砖综合性能越好,考虑到经济效益与设计初衷,AC-10型细级配是热再生沥青砖最佳的设计级配。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沥青面层的抗裂性能,根据抗裂型级配的特点初步拟定了一组级配,以抗裂性能作为筛选级配的依据,再通过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与水温性能进一步优选。结果表明:抗裂型级配在SCB试验下的断裂能优于AC-13中,不同失效概率下的抗裂型级配的等效疲劳寿命至少可提升22%;抗裂型级配的高温性能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动稳定度均低于AC-13中,但抗剪强度部分优于AC-13中;随着抗裂型级配细料含量与油石比的增加,表现出低温性能与水稳性能均优于AC-13中。通过抗裂性能与路用性能的优选,确定了抗裂型面层级配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AC-25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各因素水平对马歇尔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AC-25矿料级配工程设计范围.结果表明,2.36 mm筛孔通过率是空隙率、毛体积相对密度、矿料间隙率和稳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混合料性能指标主要受控于细集料(<2.36 mm)的级配组成和含量的变化.通过相关力学性能和实体工程检验,证明了采用优化的AC-25混合料级配具有良好的骨架密实特性、高温抗车辙性能和力学行为特性,可应用于高温多雨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对提高混合料组成设计水平和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具有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依托某高速公路岩沥青改性试验路,研究岩沥青改性AC-20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并通过室内试验对其主要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岩沥青中改性剂有效成分为25%,岩沥青AC-20混合料的级配靠近规范级配范围的中值和下限,最佳油石比为4.15%;岩沥青改性AC-20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抗车辙性能良好;从冻融劈裂强度和应变变化率来看,岩沥青与SBS改性的AC-20混合料均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建议采用干法拌制岩沥青,并通过合理的碾压工艺和碾压遍数提升其压实度、动稳定度。  相似文献   

9.
在规范提供的AC-13级配范围内选择了7种级配,以GTM为手段进行配合比设计,并进行了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抗水破坏能力、渗水能力及抗滑能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VMA与抗车辙能力有显著相关关系,对于特定原材料、特定的成型方式,粗细集料比例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有重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贝雷法参数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了基于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能力及抗水破坏能力,兼顾密实与抗滑能力的AC-13优化级配范围。  相似文献   

10.
确定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初始比例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玉石 《中外公路》2007,27(2):158-160
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AC-13型级配筛分结果及目标级配范围为例,介绍如何利用Excel电子工作表的LINEST函数,方便、准确、快速地计算出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初始比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几个典型AC—16C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和各种路用性能对比试验,提出了适用于湖北地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的AC—16C型设计级配。通过分析该设计级配的压实特性,并结合不同碾压组合下的试验路测试数据.提出了适合于该级配的碾压方式。该研究为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和碾压方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AC—13沥青混合料为基础,通过系统室内对比试验,对5组由粗到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基本物理性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耐久性等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级配变化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总体表现为靠近规范级配中值附近其综合性能较好;不同级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优点表现不一样,粗级配更有利于抗高温变形的提高,细级配更有利于抗水损害、抗弯拉破坏、抗疲劳开裂等性能的提高。研究成果为沥青混合料级配选择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贝雷法在SMA-16型集料级配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贝雷法级配设计理论为基础,将0.075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适合SMA-16型级配的检验指标范围和理论依据,并对调整前后的SMA-16型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将0.075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以FAP检验0.075mm筛孔的通过率,提出了满足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为SM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矿料级配对GTM和马歇尔法成型的AC-16型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影响,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混合料体积指标与其矿料级配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发现成型方法不同,级配各因素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大小排序并不一致,传统马歇尔击实可能会改变矿料级配的结构,而GTM混合料体积指标与其矿料级配参数的回归关系式可作为优化级配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路面的抗滑需求,将SAC设计思想引入AC-13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中,对疏松、一般和紧密3种骨架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及路用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证实了骨架结构对相关指标影响的复杂性,发现紧密骨架结构的改良AC-13C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用油量大于其他2种骨架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其抗滑性能、抗冻融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传统AC-16级配和Superpave设计的AC-16级配的特点,并进行SGC试验、马歇尔试验和路用性能检验,以此探求采用Superpave设计的嵌挤密实型AC-16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应用EXCEL电子图表的数据处理功能,研究了混合料配比设计与级配调试的速解途径。结合混合料配比设计与料场管理的现实特点,发现借助多元最小二乘法拟合原理,由电算程序求解超静定线性方程组,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配比设计,而且可以随配比调节同步显示出级配变化。结果表明电子图表既可作为配比设计模版,又可现场预知级配调控结果,是拌和场消除成品料级配废料的一种便捷手段。  相似文献   

18.
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对路面车辙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立波 《公路》2003,(6):136-139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通车后车辙的跟踪检测和对所选取的典型代表路段的钻芯和级配组成等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对路面车辙的影响,并根据路面良好段的实际材料级配组成,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铣刨料材料特征分析,对其进行颗粒状态和级配种类划分;并在室内试验和工程现场数据的基础上初步提出泡沫沥青再生工艺的级配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