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不同养护龄期(28d、60d、180d、365d)下,进行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以28d龄期抗压强度为基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值及其强度增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长龄期混凝土,当粉煤灰掺量为20%~30%时,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当粉煤灰掺量为30%左右时,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谭珂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2):105-108,165
以佛山市富龙西江特大桥超大体积承台项目为依托,通过绝热温升试验和干缩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水胶比、不同粉煤灰-矿渣双掺量对混凝土绝热温升及干缩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双掺对混凝土绝热温升与干缩性能影响显著,随双掺量提高,混凝土28 d最大温升降低,且随水胶比增大其影响略微减弱;随双掺量提高,混凝土各龄期的干燥收缩减少,且随龄期增长,各掺量对干燥收缩抑制效果减弱;粉煤灰-矿渣双掺可以抑制混凝土徐变,双掺量达30%的混凝土徐变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种类水泥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粉煤灰替代量等因素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矿渣水泥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两种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相反,随着水灰比的增大,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除了28 d外,其他龄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降低,而矿渣水泥混凝土各龄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增大;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泥用量为400 kg/m3时碳化深度最大;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多,两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增大,其中当粉煤灰掺量分别大于55%和45%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矿渣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多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4.
采用建筑物拆后经破碎处理的再生骨料,部分取代粗骨料制备了再生混凝土,探讨了粉煤灰、矿粉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渗透性;在矿粉掺量小于20%时,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但超过20%后,随矿粉掺量增多,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且抗氯离子渗透性变差;在相同掺量条件下,粉煤灰和矿粉复掺入再生混凝土时,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比单掺时更好,且抗压强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的影响;水灰比和硫酸盐浓度对水泥砂浆受硫酸盐侵蚀后抗折强度的影响;粉煤灰掺量对水泥砂浆受硫酸盐侵蚀后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坍落度越大,抗压强度越小,砂浆受硫酸盐侵蚀后的抗折强度越小;适当增加粉煤灰掺量,能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抗压强度,当粉煤灰掺量为20%时两者达到最大值,而砂浆受硫酸盐侵蚀后的抗折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逐渐增大;硫酸盐浓度越高,砂浆的抗折强度越低。  相似文献   

6.
为生产优质的劣级配砂配制混凝土,通过调节粉煤灰矿渣掺量配制了6组劣级配砂配制混凝土,用Andreasen方程评价砂石堆积效应,并测试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研究粉煤灰矿渣掺量差异对劣级配砂配制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劣级配砂与石混合仍可获得较紧密堆积,复掺40%粉煤灰、矿渣的混凝土及单掺30%粉煤灰的混凝土工作性满足泵送要求;各组混凝土56 d抗压强度均满足强度等级要求,且随粉煤灰含量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减小. 可推断矿渣粉煤灰掺量对虽为劣级配砂配制但具有较紧密堆积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与对正常级配砂配制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一致.   相似文献   

7.
针对再生混凝土的力学变化特征,以粉煤灰再生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从材料能量演化的角度,研究再生混凝土的能量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对材料抗压强度产生影响,在小于最优掺量范围内,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可利用指数函数定量描述;在小于最优掺量范围内,材料的弹性应变能与粉煤灰掺量成正比例关系,储能极限越高,产生破坏耗散能量越多。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部分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从0增大到40%,路面混凝土28 d弯拉强度降低了15%;28 d抗折强度降低了7%;28 d抗压强度的最佳掺量是30%;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了12%;满足相关规范对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普通水泥混凝土为基础,分别掺加粉煤灰、硅灰和粉煤灰—硅灰矿物掺合料,测定混凝土的强度和磨耗量,并结合微观结构分析掺合料对水泥混凝土强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粉煤灰—硅灰的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最大,掺硅灰的次之,掺粉煤灰的最差;掺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耐磨性最好,掺粉煤灰—硅灰的次之,硅灰的最差。  相似文献   

10.
罗立红 《交通标准化》2014,(12):132-135
采用ASTM C1202电通量测试方法与RCM法研究了粉煤灰、矿粉两种矿物掺和料,分别在单掺、双掺情况下对混凝土电通量与RCM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时,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相关性不强;单掺矿渣粉时,电通量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随矿渣粉掺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粉煤灰和矿渣粉双掺时,电通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均好于单掺.  相似文献   

11.
单组分地聚物砂浆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NaOH浓度、胶砂比及溶胶比在多种固化温度下粉煤灰地聚物砂浆的强度发展规律及其微观机理,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并用扫描电镜(SEM)和压汞试验(MIP)分析了其微观形貌、孔径分布. 分析结果表明: 对浓度为10%的NaOH溶液制备的地聚物砂浆试件,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固化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强度发展;随着NaOH浓度增加或固化温度上升,单组分地聚物砂浆的抗压和抗弯强度均可获得最佳值,该值出现位置由热固化温度和NaOH浓度的共同决定;地聚物的孔径分布微分曲线为单峰分布,控制NaOH的浓度可以大幅减小孔径微分曲线的峰值,显著降低地聚物的孔隙率;粉煤灰颗粒在NaOH的作用下逐渐溶解,并在其表面形成胶凝物质,当Na+ 浓度较低时,地聚物较少,通过控制NaOH浓度可以使得地聚物变得密实,提高其抗压强度;基于热力学关系的分形模型描述地聚物孔结构形态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孔轴线模型,空间填充模型和海绵体模型只能较好地描述胶凝孔隙和过渡孔隙的孔结构分形维数;基于热力学关系与基于海绵模型分形维数计算值均在2.0~3.0之间,与一般水泥基材料的结果相近;适当调整NaOH的浓度可以改善地聚物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12.
F级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混凝土,即GPC-10(矿渣掺量10%,80 °C高温养护)和GPC-50(矿渣掺量50%,标准养护)力学性能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碳化性能, 首先,对这两种地聚物混凝土进行了快速碳化试验,并与作为对照组的普通水泥混凝土(OPCC)进行了比较,通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评价了碳化对混凝土的损伤;其次,为分析损伤原因,分别通过X射线能谱分析(EDS)和压汞测试(MIP),对碳化后的成分和孔结构进行了研究;最后,建立了两种地聚物混凝土的碳化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OPCC,地聚物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薄弱,尤其是钙含量较高的GPC-50,其主要产物C—A—S—H会与CO2反应而发生分解,导致孔隙率增大,进而加快了碳化速率,且碳化深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OPCC、GPC-10以及GPC-50的28 d碳化深度分别达到了2.0、9.2、18.8 mm.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influence of mineral admixtures and superplasticizers on Vickers micro hardness (HV) of aggregate-paste interface in cement concrete. The HV was measured by Vickers hardness testing equi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tion of fly ash decreases HV of the concrete. Although i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GGBS) replacement, the HV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crete containing fly ash at all replacements. The flying ash and GGBS composition increases HV in later curing ages, but does not improve it in early curing ages. Aminosulfonic acid based superplasticizer and aliphatic hydroxy sulphonate condensate superplasticizer can enhance HV in early curing ages. The HV of concrete with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is higher in later curing ages.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对海排灰材料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评价和材料配合比设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配合比设计,海排灰可应用于道路底基层施工.  相似文献   

15.
对高烧失量粉煤灰应用于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条件进行研究,对试验用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加以分析,并进行确定石灰、粉煤灰的最佳比例试验、不同硫含量的二灰强度试验和二灰碎石强度试验以及含硫量5.7%的高烧失量粉煤灰二灰碎石强度增长规律试验,研究表明,高烧失量粉煤灰的二灰碎石的强度很低,但含适量硫的高烧失量粉煤灰具有优质粉煤灰的路用性能,可以满足规范对路面基层的要求.因此,高烧失量粉煤灰在加入一定量硫的情况下是能够应用于路面基层的.  相似文献   

16.
对二灰黄土进行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和不同浸水时间2种浸水作用下的强度试验和压汞试验, 分析了二灰黄土水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 二灰黄土强度较高, 7 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33 MPa; 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 二灰黄土强度出现衰减, 经过2次干湿循环后二灰黄土强度就大幅度降低, 并趋于稳定, 经过10次干湿循环后二灰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降低幅度分别为42.8%、47.4%; 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 二灰黄土的总孔隙体积呈线性增加, 经过10次干湿循环后二灰黄土的总孔隙体积从0.200 1 mL·g-1增大到0.238 3 mL·g-1, 增加了19%; 在干湿循环过程中, 不同孔径孔隙体积变化规律不同, 大孔隙体积呈线性增加, 小孔隙体积和微孔隙体积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随着浸水时间的延长, 二灰黄土强度出现衰减, 经过2 d浸水后强度产生大幅度降低, 并随着浸水时间继续延长强度逐渐趋于稳定, 经过4 d浸水后二灰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降低幅度分别为33.6%、54.7%。可见: 在石灰与粉煤灰掺量较小的情况下, 水对二灰黄土的强度有明显的弱化作用, 浸水作用可导致二灰黄土强度降低, 干密度略微减小, 总孔隙体积增大, 但相对于未改性黄土, 二灰黄土仍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 可以在黄土地区作为道路的底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粉煤灰(FA)掺量对不同胶水比的混凝土28d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粉煤灰预拌混凝土28d强度与胶水比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Bolomy公式对粉煤灰预拌混凝土是适用的,但公式中的回归系数需要修正;粉煤灰掺量对不同胶水比的混凝土28d强度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提出了粉煤灰强度影响系数的概念和经验公式,并利用影响系数对Bolomy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8.
在水泥和粉煤灰配比为1:2条件下,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弯拉强度和弯拉模量为指标,研究N型激活剂和U型膨胀剂的外掺形式和掺量;采用SEM观察掺化学外加剂水泥粉煤灰结合料的结构和形貌,分析其水化机理.研究表明:N型激活剂可以提高粉煤灰的活性,U型膨胀剂可以有效提高结合料的抗裂性能;外掺2%N型激活剂、3%U型膨胀...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温养生手段可缩短水泥-二灰碎石的养生龄期。利用SPSS软件进行试验数据拟合,可得出水泥-二灰稳定碎石在高温养生条件下达到标准养生条件下相同强度值时所对应的龄期推荐值;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测并对比分析高温养生条件和标准养生条件下试件的微结构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可验证高温养生方法缩短半刚性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龄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温养生手段可缩短水泥一二灰碎石的养生龄期。利用SPSS软件进行试验数据拟合,可得出水泥一二灰稳定碎石在高温养生条件下达到标准养生条件下相同强度值时所对应的龄期推荐值;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测并对比分析高温养生条件和标准养生条件下试件的微结构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变化的规律,可验证高温养生方法缩短半刚性基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龄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