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盈利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行业属性和经济特点为起点,以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交易费用和外部性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应用效益-成本分析工具,归纳出"地铁经营 效益返还"盈利模式,深入分析该模式的理论基础;从实践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地铁经营 物业发展"的应用模式,并以香港地铁的盈利及投融资模式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加坡等世界七大城市地铁企业运营情况和投融资结构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地铁运营存在行业性亏损的原因是:地铁投资额巨大、正外部性和公益性.阐述了地铁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必要性;概括分析了三种地铁投融资模式以及对我国城市地铁投融资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地铁建设和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地铁经营 物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2012~2014年港铁连续三年净利润都超过了130亿港元。 为借鉴港铁经营经验,结合港铁业务特点,将其盈利结构重构为客运及其相关业务、物业及其相关业务和其他业务三大板块,从利润总额构成、利润来源结构等方面对其2012~2014年的盈利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铁企业要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应坚持“地铁+物业”的发展模式,不仅要经营好客运及其相关业务,还应同步做好物业及其相关业务,充分发挥地铁建设运营与物业发展的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加强和深化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从"地铁经营+物业发展"盈利模式的内涵、形成过程、实施效果、深化研究和展望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盈利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盈利模式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提升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夯实企业自我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地铁+物业”模式是在满足站点综合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将站点上盖及周边物业实施一体化的综合开发,产出优质的地铁上盖和地下空间物业开发资源.实现土地收益增值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产业界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以杭州地铁为例,分析了这一模式的内涵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这一模式落地应坚持的原则.重点从公司战略和业务执行两个层面探讨了“地铁+物业”模式下前期工作的重点和策略,并给出了实践这一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合地铁商业物业租赁的行业背景,对影响地铁沿线商铺定价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武汉市的样本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建立地铁沿线商铺定价的特征价格模型。在此价格模型基础上,根据地铁商业物业自身特点进行整租模式、终端商铺模式等因素修正,最终构建地铁公司的商业物业租赁定价模型。该模型通过结合特征价格模型和修正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市场化定价方法的主观性,有利于完善传统商业地产的租赁定价模式,为地铁物业的商业租赁定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在当前地铁大发展时期我国地铁建设、运营的资金筹措现状,以及当前我国地铁融资的几种模式,如PPP模式、BT模式、BOT模式等。通过分析香港地铁盈利的原因,对我国地铁管理模式的引进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为使地铁盈利,在引进全新的管理模式时,应考虑怎样才能使之更好地本土化,以达到最佳效果;高效的运营管理是盈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盈利模式还要根据地铁所处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规划;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国内复制,首先要有科学、合理、可行的操作方案和认真、细致、深入的工作,才能使PPP模式在国内地铁行业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2):54-54
香港地铁公司近日公布2006年全年业绩。期内,地铁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2%至95.41亿港元;取得盈利77.59亿港元。不过,由于该公司去年物业发展利润不及2005年,令业绩期内撇除物业重估收益的核心盈利为59.62亿港元,同比下跌2.9%。[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地铁+物业"综合开发是补贴轨道交通运营亏损,解决其建设融资难的重要途径。研究"地铁+物业"综合开发模式,是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广州市的开发实践,提出了"地铁+物业"综合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祝融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6):93-95,100
研究目的:研究我国地铁工程中将物业开发和地铁相结合规划并建设的可行性。 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相结合的实例,对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的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 研究结果:提出地铁和物业开发相结合的几种类型,开发的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在我国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相结合适宜采用联合开发的模式,站点周围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 研究结论:开发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计。总之,地铁站和物业开发相结合不仅有利于用有限的资金建设投资巨大的地铁项目,而且对城市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深圳地铁集团战略标杆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企业战略标杆管理的概念、任务、思路,以及香港地铁在盈利模式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深圳地铁集团的标杆管理实践,探讨了地铁企业战略标杆管理的实施策略.提出了地铁企业进行战略标杆管理需要系统性改造企业内部环境,积极争取外部政策环境,实施地铁建设、运营和开发"三位一体"的集中管控模式,构建地铁企业完整的产业链,完善企业内部管控体制和机制,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12—2014年港铁连续三年净利润都超过了130亿港元。为借鉴港铁经营经验,结合港铁业务特点,将其盈利结构重构为客运及其相关业务、物业及其相关业务和其他业务三大板块,从利润总额构成、利润来源结构等方面对其2012—2014年的盈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铁企业要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应坚持"地铁+物业"的发展模式,不仅要经营好客运及其相关业务,还应同步做好物业及其相关业务,充分发挥地铁建设运营与物业发展的联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外"地铁+物业"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站点影响范围、轨道线网密度情况,提出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发展结构及"地铁+物业"空间分布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物业+换乘设施"三体合一的站点设计及规划控制要求,并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金银潭站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开始从单一的政府主导负债型投融资模式,逐渐向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转变.进行社会化投融资改革,问题在于如何吸引社会投资,如何让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变成有利可图,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自我“造血”功能?本文借鉴香港地铁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地铁+物业”模式的投融资思路和经济分析问题,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投融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物业”资源不能作为项目资本金的问题,应在国家现行政策条件下,通过建立轨道交通建设基金和政府财政出资承诺等方式来规避资金风险,以获得国家项目审批.(2)应将物业开发捆绑地铁建设运营作为综合性项目进行评价.(3)在经济评价中应考虑若干问题,包括:内部收益率应以市场资金成本为导向,考虑一定的风险收益,建议略高于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4)关于现金流,可仅将扣除物业开发成本和地铁资本金出资额之外的增值收益作为项目“资源性收入”,计入现金流入,其余项目的投入产出均按地铁模式进行计算等等.  相似文献   

15.
阐述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创新点主要有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场站周边"五个一体化"的城市设计、在地铁车站确权及划拨用地转商业性质上获得突破、以带方案或带条件挂牌方式进行一二级联动开发、探索南京首例综合评议的股权转让模式、发行ABS进行市场化直接融资、尝试零星地块用于停车场和加油站开发等。结合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面临的难题和瓶颈,从规划审批、土地政策、开发模式、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策略与建议,探索地铁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块详细性规划和线路融资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划拨、协议、作价等多种土地供给方式,构建多方利益共享协调新机制,加快研究行业规范和创新技术,以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深圳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模式,深入阐述了深圳市"轨道+物业"投融资模式的法律政策、融资框架、实施路径,结合深圳市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提出深圳地铁四期工程应在"轨道+物业"投融资模式基础上,发展公私合营(PPP)等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实现轨道交通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段物业开发是地铁建设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阐述了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意义和前景,针对国内地铁车辆段的建设特点,结合工程规划和建设实例,对目前地铁车辆段物业开发方案、形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地铁车辆段物业开发应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2):30-30
香港特区政府持有77%股权的地铁公司公布了2005全年业绩,受惠于物业发展和车费收益上升以及物业升值,公司去年纯利创下84.5亿港元的新高,较2004年65.43亿港元增加29.1%,达到市场预期上限。  相似文献   

19.
付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165-168,173
总结并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的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结合昆明市地铁5号线世博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针对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阶段提出建议,以期为昆明市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持续增长,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简称"港铁")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持续盈利的地铁公司,其经营模式对我国内地轨道公司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港铁各项业务的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港铁进入运营时代,"轨道+物业"已不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客运及车站商务等运营类业务,而这类业务盈利的根源就是对轨道交通巨大客流的"流量变现"。这说明,土地资源只能解决轨道交通可持续的"建设",客流才能解决轨道交通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