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海立  李翠萍 《铁道勘察》2007,33(3):127-129
综合运用数学、测量学等知识,介绍施工放样中构筑物位于圆曲线上的放样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振永 《铁道勘察》2006,32(2):17-19
深谷高墩测量控制是桥梁施工中一项难度较大的重要控制项目。以黄草乌江大桥为例,详细介绍了墩身施工中测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复测,大桥控制网建立及平差,墩身放样等。经检测,放样精度较高,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图形驱动式线路施工测量放样计算集成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个以图形驱动方式便捷实现线路施工测量与放样的计算系统.该系统是线路施工测量与放样集成计算的一种新实现,通过创建和操纵一组彼此独立又协同合作的功能图形对象,以实现线路施工测量放样计算功能,并可动态模拟线路施工测量放样计算过程,表现出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芜湖轨道交通二号线是国内外首次采用跨坐式连续刚构PC梁的轨道交通项目,相较于国内外现有轨道交通项目的跨坐式简支PC梁,在梁体安装精度、线路平顺性控制、施工技术难度等方面均优于跨坐式简支PC梁。介绍了跨坐式连续刚构PC梁架设中自由设站放样测量控制网的测设原理、布点方法及布点形式,利用自由设站放样测量方法设站灵活、放样精度高等特点,结合自主研发的专用放样工装设备,解决了轻轨跨坐式连续刚构PC梁架设中测量精度不稳定、高程上桥困难、作业时遮挡严重、测量人员安全风险大、多榀梁连接平顺性差等测量难题,可将轨道梁中线偏差控制在3 mm以内,轨道梁中心变化率控制在1.5 mm/1.5 m以内,线路超高情况下的角度公差控制在±1/8°以内。实践证明:自由设站放样测量能够满足轨道PC梁精调施工定位的精度要求,且效率高、精度高、安全性高,在同类项目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为例,对塔梁同步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塔梁同步施工中的不平衡荷载及相应控制措施,提出最佳测量放样时机。针对塔梁同步施工存在的多空间层面作业问题,提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塔梁同步施工结束调整索力后主塔应力状态与先塔后梁施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与传统的断面支距法相比,坐标法隧道开挖轮廓放样施工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适用性强等优点.结合坐标法隧道开挖轮廓放样在厦门云顶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介绍坐标法隧道开挖轮廓放样的原理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施工测量工作中常用的施工坐标系转换以及放样程序在铁路站场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应用效果良好,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运用施工坐标系定位放样在工程测量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李金祥 《铁道建筑技术》2013,(1):97-100,109
CORS的产生是GPS 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发展的结果,在铁路土建施工测量时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它改变了全站仪放样的作业方法,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通过对CORS单基站的技术介绍,主要基于科力达CORS单基站技术在兰新客专的建设和精度,最后得出CORS测量结果满足铁路土建施工阶段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GPS 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成  毕爱增 《铁路航测》2000,(3):31-32,41
介绍GPS RTK技术在中线放样及大比例尺地形测理中的作业方法,其中包括:仪器状态的设置、转换参数的设置及作业组织模式等。对RTK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精神评定。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混凝土施工中,模板定位安装精度要求较高,采用常规对中杆进行放样无法满足模板定位精度。为保证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质量,设计制作了一种通用性强、定位精度高的测量装置,该装置能够快速安置和整平,结合高速铁路CPm精密控制网与智能全站仪进行模板定位,一次测量即可以获得模板中线、高程调整值及测点里程,既可以调整模板,又可以精密放样测量点,提高了模板精密定位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深圳湾公路大桥非通航孔悬拼梁采用长线台座吻合法预制梁节施工,关键施工控制为台座设计与施工、模板设计与施工、测量放样施工,以及预制台座沉降监控,以保证预制梁线形达到拼装线形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车站联锁控制系统中,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在软、硬件的基础上实现全电子执行、监测系统,取代原来的继电器逻辑,使系统便于维护和升级,从而实现站内电码化的技术需求.详述全电子化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执行单元中一个基于AVR128微处理器的接口模块的硬软件设计,该模块采用CAN总线与上位联锁机通信.  相似文献   

13.
结合杭州枢纽相关项目的建设条件,从枢纽整体建设运营的角度对杭州南站站房建设期间的施工过渡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杭州东站过渡、杭州南站过渡、杭州南站和杭州东站共同过渡等三个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对枢纽运输和客专施工建设的影响,推荐杭州南站和杭州东站共同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4.
结合高性能Trimble S8全站仪操作简便、迅速、快捷等优点,提出基于该全站仪的三维精确测量系统的相关测量原理,以及该系统在无砟轨道的精调和复核等实际测量中的应用流程.解决高速行车对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现场试验,该系统能实现对无砟轨道的高精度测量定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首期工程的复杂地段,因地制宜、勇于创新地进行明暗挖结合车站的设计实践,全线10座明暗挖车站中,有9种不同形式的明暗结合方式。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各站明暗结合特点进行分析:文化公园左线采用暗挖以免影响地面古树;海珠广场站是国内首次采用上明下暗结合的车站,丰富了明暗结合的形式;一德路站、沙河站车站暗挖区间的施工确保全线的运营开通,突出了明暗挖车站的优点;团一大广场站,地面附属与广场景观融为一体;东山口站先隧后站,确保工期;区庄站超浅埋大断面暗挖,其难度为国内之最;黄花岗站地下站厅与周边环境的充分结合,做到地铁参与各方多赢的格局;燕塘站基底处理成为范例。  相似文献   

16.
以上海轨道交通古北路站-中山公园站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介绍我国首台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的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建设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站需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崇文门北京站区间隧道,为保证既有地下铁道正常运营和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车站施工所引起的地层位移。根据崇文门站的暗挖施工的监测资料和既有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计算和分析下穿情况下2号线区间结构的受力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8.
查阅近接隧道施工影响区及相应工程对策的研究成果,调研国内部分叠落矿山法隧道工程的相关设计、施工经验。针对用矿山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9号线金融街站—平安里站区间与3号线阜成门站—平安里站区间上下叠落4孔隧道工程,分析后行下洞隧道开挖对既有上洞隧道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利用MIDAS-GTS进行施工过程数值模拟,得到各施工阶段对既有区间结构、地表沉降的影响及其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北京地区采用上下叠落4孔隧道进行设计施工是可行的,通过采取先行隧道超前注浆、加强隧道初期支护及二衬刚度、加固夹层岩体等措施,能满足隧道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苏锦村站-火车站站-北寺塔站两个盾构区间在已完工的火车站站内调头作业实例,对密闭小空间内多台盾构同时调头的可行性方案进行系统性对比分析,研究制定出盾构掘进施工、盾构调头施工及二次始发掘进施工等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工期紧、施工难度高、对周边环境影响大等技术难题并节约了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西站是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速铁路、公路长途、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市政交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系统构成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此文系统阐述天津西站交通枢纽设计与施工要点,以期为同类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