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5.12"汶川地震的震源特性及四川公路网的受损状况,根据地震造成的灾区范围确定公路桥梁震害调查范围.在桥梁震害调查基础上归纳总结汶川地震公路桥梁的宏观震害,主要包括地质次生灾害及近场地震的影响,并对梁式桥及拱桥的几种典型震害进行了归纳和初步分析.根据震害,提出了桥位选择、桥型、桥墩形式及墩柱抗震构造细节等相关的抗震对策.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汶川县2008年5月12日发生8.0级地震,给山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汶川地震给灾区人民的危害并没有随着地震的结束而结束,震后一系列的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如北川"924"泥石流灾害,三大片区清平乡文家沟、映秀镇红椿沟、都江堰龙池"813"泥石流灾害等,给灾区人民和灾后重建工作造成巨大冲击,其造成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预期。在震后准确快速获取地震影响区内震后泥石流灾害易发性分区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选取震中区沿都汶高速分布的42个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多期高精度遥感影像地震产生的潜在泥石流物源进行解译;并以流域为评价单元,基于层次分析法以物源量、相对高差、沟壑密度、坡度为评价因子建立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后期实际泥石流发生数据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验证,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可以为震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区西(安)成(都)高速铁路路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根据5.12汶川特大地震及震后次生灾害对铁路路基的破坏情况,分析地震及地震次生灾害对铁路路基的影响,对地震地区铁路路基工程建设中诸如工程形式、防护工程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在设计中应采取的工程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等级较高的地震,常常发生在岩体强度高的深切割地貌区,因而震后次生灾害的危害预测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以G213映秀至汶川公路抢险保通的工程实践为例,总结了极震区崩塌灾害对公路造成的危害,结合震区地质环境,对崩塌物源的危岩体的发育和崩塌体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危岩体防治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首先通过物资预测方法得到每个时段受灾地区的救灾物资数量,然后使用模糊聚类方法基于物资需求紧急程度对灾区进行分组,并使用灾变指数方法得到了地震次生滑坡灾害风险,通过优化运输的快速和安全性寻找供需点之间的最佳路径,最后使用模糊多目标规划的方法构建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分别为最大化物资配送的紧急性、公平性以及有效性.论文以玉树...  相似文献   

6.
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极为复杂,且通过多条活动断裂带,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地震次生灾害爆发频次剧增。总结映汶高速公路建设经验,提出汶九高速公路汶川至叠溪段在地震次生灾害情况下提高道路防灾避灾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震害情况以及随后数年次生地质灾害的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四川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映秀至卧龙公路的建设经验,总结研究了山区强震后公路选线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重庆交科院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在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下,配合四川省公路局,尽力协助道路抢通工作,并主动开展灾区道路受灾情况调查,参加了由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开展地震灾区公路灾害技术调查和评估专家会,及时提出公路灾害治理和重建方案。目前,该院已先后派出五批由科技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奔赴灾区,  相似文献   

9.
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全面把握当前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回顾了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计算理论从静力法发展到动力法、设防理念从抗震发展到减隔震、设计方法从强度设计发展到性能设计、设防对象从单体工程发展到整体路网设防及从单一地震灾害防御发展到地震等多灾害综合防御等4大发展特点。结合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目前路网抗震减灾能力不够强、公路地震灾害信息获取相对困难、次生灾害造成损失严重的现状,提出了公路结构物在地震中总体表现较好的观点。最后,指出了我国公路工程抗震减灾技术应加强路网抗灾能力、公路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技术、震后次生灾害防治技术、新技术研发与既有技术评价、公路结构物应急检评与应急保通技术等5个方面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灾害,这场特大级灾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灾区救援、重建的过程中,品种多、用途广的专用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及人员伤亡,灾害发生后,道路受损严重,出现了大面积道路拥堵.摩托车企业深知生命的宝贵和行业责任的巨大,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积极采取行动,为灾区人民和救援队伍送去紧缺物资,共同与时间赛跑,为支援抗震救灾行动献出一己之力. 嘉陵摩托率先启动救援计划,调动4辆8轮特种车,运载4台发电机,前往灾区前线,而后又增运50辆600警用嘉陵摩托车开赴灾区.  相似文献   

12.
对拟建川甘界~广元高速公路沿线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表明沿线地震地质灾害主要为高陡边坡崩塌落石、边坡中上部岩土体滑移、边坡岩体开裂变形等几类,并对各类灾害对待建公路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汶川5.12地震灾区典型震害现象,分析了广甘路主干断裂上盘山体稳定性、隧道长期地应力变化影响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害,牵动着广州天马集团全体员工的心,在得知地震灾害后,广州天马集团迅速行动,组织集团全体员工捐款。资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4.
在芦山地震灾区滚石调查中发现,高陡斜坡若存在平台或近似平台,滚石危害会降低很多,因此可以考虑采用平台来作为滚石的一种防治措施。在对芦山地震灾区王家后山典型滚石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研究滚石在平台前后的运动轨迹和冲击力变化,结果表明:典型滚石在经过平台位置后,弹跳高度、冲击力以及动能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就G213线映汶二级路5.12地震次生灾害现状及抢险保通工作情况进行阐述,并对G213线映汶二级路地质灾害防治和抢险保通工作作出思考,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山区道路泥石流滑坡活动特征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崔鹏  林勇明  蒋忠信 《公路》2007,(6):77-82
我国山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有利于灾害的形成,道路沿线泥石流滑坡广泛分布,活动频繁,危害严重。从道路展线和路基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山区道路特别是沿河道路的易损性;通过分析以往泥石流滑坡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实例,总结出山区道路泥石流滑坡的危害方式,主要有危害路基路面、冲毁道路桥梁、淤埋道路设施、弯道超高和漫流改道、阻塞河道引发次生灾害等;分析了道路泥石流滑坡的活动特征,发现道路泥石流滑坡的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地带性、集中性、地段性和坡向差异性。这种认识能为山区道路工程建设和山区交通安全保障,提供减灾的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日本地震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口向看自主创新的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北部海域发生自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强烈(里氏9级)地震(日本命名为东日本地震),并伴随大海啸,使福岛核电站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从而引发规模空前严重的核泄漏危机。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给日本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已确认有万余人死亡,一万多人失踪。  相似文献   

18.
结合汶川大地震后秀(水)-茶(坪)路抢通情况,阐述了地震灾区主要灾害及其特点,分析了其对公路的影响度,介绍了公路抢通过程中的应对措施和肖家桥堰塞湖处治情况,提出了立足于环境保护与长远发展而应采取的科学救灾态度,并对公路抢通和规划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雎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高原山区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的致灾原因,以2016年—2020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公路典型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灾害与公路断道的关系,得出了该地区典型灾害发生频率由高至低为洪水水毁、崩塌、泥石流、滑坡,断道风险由高至低为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水水毁的结论,并揭示了高原山区地形地貌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地质、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提供的物源条件与降雨耦合是诱发公路典型灾害的主因,且断道多发生在雨季5月—9月,灾害频繁爆发时段较雨季延迟。基于此分析,从灾害防治、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等方面提出了高原山区公路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