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世界海运》2009,32(4):17-18
“中国速度”催生世界造船“三国时代” 20世纪50年代,日本造船业开始起步,并于1956年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造船业始终占据着世界第一的宝座。韩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造船业,经过30年的努力,在2003年,其造船总量和接单总量两大指标双双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2.
“撤单”风波还未平息,“接单难”又摆在了中国造船业的面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月.2月,国内船厂新接订单仅为6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1%。  相似文献   

3.
《船艇》2004,(1)
韩国去年将获得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桂冠。业界人士认为,达成共识和作出预计的基础均为韩国去年的接单量超过日本。韩国业界人士认为,去年韩国造船业至少在以下两方面领先于日本:订单总量和世界最优秀船舶数量。根据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去年1-9月,韩国接单1360万修正总吨,日本接单890万修正总吨,所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43.9%和28.7%,韩国接单量所占市场份额高出日本15.2个百分点,比日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造船业不景气和经济持续不振的局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世界第一的造船强国地位,日本造船业近年来调整了企业结构,当前的日本造船业被日本媒体称之谓“处于转换期的造船业”。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中国造船业接单量占世界四成;长江中游可能提前进入枯水期;苏州开辟“北粮南运”海上通道;珠海港将建干散货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6.
钟秋 《海运情报》2004,(5):18-20
2003年韩国的新造船接单量已大幅超过日本,确保了3年以上的工作量。从1999年到2003年的约5年间,世界造船业的新船竣工量年均约3000万吨,超过预测量很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7.
《船艇》2002,(4)
近年来,韩国和日本造船业稳居世界造船第一方阵,而两国都视对方为其头号竞争对手。进入21世纪后,两国形成了交替领跑的局面。2000年,韩国以其强劲的接单之势夺得世界第一造船国地位。而2001年,韩国船厂的新船接单量大减,共承接185艘,较2000年减少40.9%,而日本接单量为357艘,较2000年增长24.3%,是自1973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1,(3)
2000年韩国造船业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世界造船业霸主的日本远远地抛在其后。据克拉克松统计,2000年韩国船厂获得的造船订单为1610万总吨,而日本仅为1130万总吨。世界三大造船企业——韩国的现代、三星和大宇目前所建造的船舶占世界总量的25%。而中国的接单量约为430万总吨。  相似文献   

9.
接单第一     
事件回入:2007,造船业尤其是中国造船业继续高歌猛进。前三季度,中国成为世界接单最多的国家。欣喜之下,我们更想知道,造船狂热的背后是否有其不可更改的必然,或者仅仅是一场非理性的狂欢?  相似文献   

10.
经济寒冬里的宁波船企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塔吊高耸,工人干劲十足,部分船企订单已经排到2012年,资金源源不断;一边则是船台冷冷清清,“烂尾船”日益增多,接单难、交船难、融资难。何去何从?是束手待毙,就此沉沦?还是转型升级,乘风破浪?对宁波造船业而言,这是一场对智慧和实力的双重考验。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90,(11)
根据日本船舶输出组合新近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在今年第二季度中,日本造船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单月接获新船订单量已达到了在1983年短暂的兴旺期间曾出现的单月接单超过100万总吨的水平。在第二季度中,日本船厂共接获新船73艘、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造船业也遭遇了低谷.中国造船业逆势在2008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可是时隔三年之后,根据韩国造船工业协会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韩国造船工业超越中国,中国痛失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地位.从接单数量来看,今年1~6月份,韩国各大造船厂接单总吨位高达892万吨,而同期中国造船厂接单总吨位...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018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2月末,韩国三大船企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累计接获订单总额达4.05万亿韩元,同比增加16.4%。韩国船企接获了超过一半的新船订单,2月接单量超过中国重回全球榜首。韩国Cape Investment Securities发布分析报告预测称,今年韩国船企接单量将比去年提高40%。可以说,韩国造船业展示出了强势复苏的态势。那么,韩国强势接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它对世界造船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世界造船史,可以称为一部“东移史”。世界造船业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几个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造船业在“航运盛世”的推动下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有望成为造船业新的“龙头”。造船业正从韩国、日本牵头,中国紧随,向中国牵头,韩日紧随转变,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为:从“二拖一”到“一拖二”。  相似文献   

15.
接单第一     
《中国远洋航务》2008,(1):48-49
事件回放:2007,造船业尤其是中国造船业继续高歌猛进.前三季度,中国成为世界接单最多的国家.欣喜之下,我们更想知道,造船狂热的背后是否有其不可更改的必然,或者仅仅是一场非理性的狂欢?  相似文献   

16.
经济危机令船舶工业寒冬骤至,新船成交降到冰点.然而,刚刚过去的2008年,韩国造船业却在船舶接单量、交付量和接单剩余量三项指标中创下连续6年居世界首位的佳绩,并再度与紧追其后的中国拉开了距离.  相似文献   

17.
杨帆 《中国船检》2008,(4):12-18
世界造船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韩国全面赶超日本,坐上了世界造船业的“第一把交椅”;中国迅速崛起,与韩日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从规模快速扩张期进入到素质全面提升期,成为当今世界造船四极结构中唯一一支正在崛起、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世界海运》2016,(3):1-7
2015年全球造船市场形势较为严峻,新船价格以及全球新船完工量、新船接单量等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年内全球船东订单总量较去年有大幅缩减,现有订单中,以油船、集装箱船居多,散货船订单量明显减少。全球造船市场延续中日韩三国错位竞争格局,年内韩国和日本造船业在主流船型领域与中国造船业展开激烈竞争。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2016年全球造船市场整体需求仍然不足,主要造船企业寄希望于研发绿色、智能船型吸引或引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刘江洁 《中国船检》2010,(3):33-34,125
<正>在金融危机肆虐、航运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造船业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特别是民营船企的表现更是一枝独秀。然而,随着航运市场的持续低迷,造船业交船难、融资难、接单难的"三难"问题将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船艇》2007,(3B):15-17
预测船市走向欧亚各执一词,韩国造船业去年继续保持世界第一,韩国船厂2007年提高接单目标,韩国今年拟出口260亿美元的新船,德国银行合资成立船舶投资基金,俄将斥资近百亿卢布建设用于建造航母的干船坞。[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