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交通运营、行驶车辆的密度及车辆的载重越来越大.公路物流量不断的增长,尤其是载重卡车、集装箱以及货物运输车辆.使得公路桥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有不少的桥梁老化,并出现裂缝和破损等病害现象.承载能力明显下降.危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因此对桥梁的检测和加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背后,交通运输系统的作用功不可没。作为主要运输手段之一的公路运输事业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近些年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让人们不禁对交通安全性重新审视起来,这当中自然包括对公路系统安全的重新审视。在公路系统中,一个尤为引人注意的问题,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问题,越来越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这是因为压实施工的质量关乎整个公路工程,一旦出现纰漏会直接损耗公路的使用寿命,并有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反复的翻修公路还会对政府财政造成负担,浪费地方资源。公路压实的好坏决定着公路质量的高低,公路质量的高低又决定着公路运输的优劣。因此,做好公路压实,改善公路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交通运输现状及问题 随着汽车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拥挤,道路堵塞和交通事故频繁发生,越来越严重困扰着各大城市的交通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引发的道路交通不能满足需求的种种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除了不断地扩大交通网以外,对于交通事故多发道路.还建设了一系列的交通安全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挤状况,但是交通需求不断增长,交通系统日益复杂,单独从车辆和道路方面已经很难完全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路侧要素通常指公路工程的路肩、路基边坡、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交通工程以及与这些要素有关的公路附属设施。宽容的路侧设计理念应作为完整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一定程度驶离路面的车辆提供一个安全返回的空间。随着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路侧要素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由于路侧要素设计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交通事故越来越严重。许多重、特大恶性交通事故中都是由路侧安全问题引发的。道路的技术等级低、线形条件差、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近10年来云南省发生的937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寻找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域特点以及与道路、车辆、驾驶人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今年以来发生的42起特大交通事故从人、车、路、事故形态、事故直接原因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指出特大交通事故在驾驶人的分布特征、肇事车辆特征、公路的具体分布方面的主要特点与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山区道路的安全性、路面的交通执法管理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化等方面,对特大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由此简要提出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平面交又口是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只有在交叉口处才可变换行驶方向,因此交叉口的存在,完善了道路网的交通功能。但也正是由于平面交叉口是相交道路车辆汇集和转向的所在地,因而产生了交通流间的干扰,所以容易产生交通混乱和事故。据资料统计,美国2000年在平面交叉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3.9%;联邦德国农村的交通事故36%发生在平交路口,城市的交通事故60%~80%发生在平交路口;  相似文献   

7.
宿斌 《交通标准化》2004,(7):22-23,21
随着交通运输量和重型车辆的不断增加,现代交通对公路运输需求越来越大,“321”型装配式公路钢桥用于国省干线公路架设汽车便桥的适应性和安全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利用驾驶员的认知拓扑生成动态交通态势图,以克服驾驶员视野盲区的缺陷,可进一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交通运输系统和智能车辆系统的仿真研究和实物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等级公路对交通量、车速、行车、舒适性和交通安全的要求与一般公路有很大差别,但由于多种因素.桥头跳车一直未能避免。桥头跳车的危害很大,直接就可能引起安全问题,车辆在跳动时会使车轮损失部分牵引力.这样就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当桥面结冰时.跳车还可能使车失控、滑移并引发意外事故:在繁忙的高速公路运行中,桥头跳车会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速度.降低道路通行能力.给当地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桥头跳车还会造成桥面损伤,车辆本身也会因跳动的冲击而受损。  相似文献   

10.
安政 《交通与社会》2002,(15):39-42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增长,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也应运而生,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由于只注重路面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常常忽视高速公路信息管理,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公路综合信息系统,才能实现交通信息传输利用的自动化,才能变被动式的逻辑为主动的巡逻,才能避免连锁交通事故的发生,才能有效的保障交通运输的流畅。  相似文献   

11.
为判别重载交通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的危险路段,以永兴公路为例,对其交通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重载车辆(双轮轴重大于100 kN的货车)和重载交通重载车辆与混合交通量之比大于20%的重载交通,分析了永兴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发现货车和摩托车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车型。在进一步分析事故诱因和危险路段特征的基础上,将重载交通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分为急弯、陡坡、急弯陡坡、长大下坡和路侧险要路段,并提出各自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12.
牛学军  马社强 《ITS通讯》2004,6(4):44-46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在交通面临着拥挤、阻塞、大气环境恶化及能源危机等情况下产生的。近年来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提高路网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的作用越来越显.本简要介绍了国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有关交通事故预防方面的研究内容,以及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我国交通事故的特点提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智能化交通常故预防系统的设想,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以期望能利用我国现有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成果,及较为成熟的技术,实现预防交通事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是加速实现经济发展的保证。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和巩固国防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超限超载车辆严重,桥梁不堪重负,我段管养的G102路线就有3座桥梁发生危险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为了保证已有公路的畅通运营,桥梁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研究和分析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梁体的常见病害作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对其病害提出一定的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路作为人流、物流和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加强。随着公路交通流量迅猛增长,交通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死亡事故越来越频发,我国已进入交通事故高发期。预防和减少公路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沙漠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1995年全线通车以来,由于沙漠公路特殊的交通环境,交通事故不断发生,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沙漠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对沙漠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和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沙漠公路营造更加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2011,(4):96-96
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从一般预算资金和车辆购置税交通专项资金中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支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的对象是开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问题也越来越多,隧道交通交通成为管控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探究隧道交通的控制本系统以沙盘仿真模拟的方式,搭建公路交通隧道模型,从结构制作上体现公路隧道的交通、照明、通风,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合理布置与运用;同时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对公路隧道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照明控制;以及隧道交通在安全事故状况下,能够实时的对交通进行应急疏导控制方案的。以达到对隧道交通的模拟,并且实现了隧道内出现交通事故时的智能化疏导。  相似文献   

18.
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大幅提高.行车密度及车辆的载重也越来越大,公路桥梁在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公路桥梁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和公路的畅通,而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关键在于施工技术的提高。桥墩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对高速公路桥梁桥墩施工难点及关键性技术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级公路是草原地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里程的快速增长,交通事故也呈增长趋势,这引起了政府各部门及研究者的重视,他们从一级公路交通事故基础数据调查路线入手,剖析了整体式路基和分离式路基交通事故数据,总结出草原地区一级公路交通事故的类型、时间、空间分布、肇事车辆类型等特征,并逐一分析各特征的形成原因,其研究结论对于公路、交警等部门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拐角铺互通是京石高速与石家庄高速外环的北环(张石支线)交叉,连接东环的重要枢纽互通。该互通用以连接张石高速、京石高速以及规划的石家庄高速外环,对改善石家庄市北出口的交通环境,缓解市内交通压力有重要意义。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该互通的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