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目的:为保证某大型钢铁厂在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安全生产,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应用到该厂支撑轧钢辊道的过桥结构和安全评价中.通过对过桥结构进行现场测试和理论计算,设计出该过桥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结论:通过建立该过桥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该过桥结构的振动、应力和变形等响应,并结合粗轧钢板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确定了过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和测点布置.监测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其结果可为类似过桥结构的健康监测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隧道结构健康监测是在隧道运营期间为预防因隧道结构发生老化、裂缝等以至破坏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在河南省岭南高速公路两隧道结构中埋设应变计、钢筋计及孔隙水压力计等传感器,实时采集并分析隧道的受力状态,根据理论分析的门槛值,实现对隧道结构健康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复杂现代化铁路客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呈现出体型新颖、结构庞大、受力状态复杂、运营维护要求高、人员高度聚集等特点,如何保障其运营安全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备受关注。系统梳理大型铁路站房的组成、结构特点和典型病害,明确大型铁路站房主要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总结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现状,并结合《铁路客站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标准》编制过程中的调研、讨论和争议,分析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促进大型铁路客站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总结大型铁路站房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介绍了站房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大型铁路站房主要的监测对象和监测内容,并指出在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应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促进大型铁路站房结构健康监测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桥梁健康监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通过对桥梁健康监测技术涉及到的模型修正、指纹、动力等不同的状态评估方法的归纳,对桥梁健康监测技术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基础性的探索阶段,距离实用性的系统目标尚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仅能准确测量低频响应,而低频响应多为结构的整体模态,对整体响应贡献小的局部,即使在整体模态中有所反映,但由于量值过小,往往也容易淹没在噪声、误差和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扰动之中.今后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方向一是降低噪声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二足提高桥梁损伤诊断方法的灵敏度,通过技术优化可以达到对损伤程度的量化  相似文献   

6.
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1  
回顾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历程。介绍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组成、监测内容功能及特点。对信号分析与处理的传统谱分析方法与小波变换、希尔波特黄变换(Hilbert Huang)进行比较。介绍最新的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希尔波特黄变换的具体算法,及其在结构参数识别、损伤识别、消除实测南京长江大桥应变信号中的对讲机干扰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对动力指纹分析法、模型修正与系统识别法、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5种损伤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发展动态进行概述和总结,指出神经网络技术结合遗传算法是结构损伤检测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九江长江大桥的主桥采用了(180+216+180)m的刚性桁梁柔性拱结构,结构受力复杂。文中对该桥进行了危险性分析,并且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和动力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得到了桥梁的静力荷载下的危险点和动力荷载的监测重点,为九江大桥科学布置测点和安装健康监测系统提供了重要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立基于三维全景监测技术的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对武汉地铁3号线跨江段进行了监测;建立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实现地铁隧道健康监测数据的转换、汇集和传输;编写Java与Matlab语言交互与调用程序,开发相对应的监测功能软件模块,实现全自动全站仪、倾角传感器的远端三维可视化自动监测,以及三维激光扫描监测断面数据的解析、计算、拟合和分析功能。使用MVC(模型视图控制)以及Struts框架等相关Web框架搭建技术,对软件平台进行了框架搭建,并将开发的监测模块、评估模块集成至框架中,研发形成一套完整的运营地铁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软件,为实现运营地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智能化分析与决策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与知识支持。  相似文献   

9.
钢轨伸缩调节器所在地段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为实时掌握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运营状态,结合高速铁路运营需求,设计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系统以钢轨伸缩调节器区轨道结构为监测对象,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和视觉测量技术,采用B/S模式,实现轨道结构监测的数据可视化、报表生成、评估分析和分级预警。目前,研究成果已在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合福高铁铜陵长江大桥中部署应用,为铁路工务部门养护维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大型桥梁的快速建设,铁路大型桥梁的健康监测愈来愈成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及检修维护的重要保障。石济黄河公铁两用桥为(128+3×180+128) m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结构体系,本文结合该桥的结构特点及运营养护维修需求,研究该桥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在结构静动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监测内容及设计原则,全桥布置157个测点,桥上及监控中心设备总数397台。对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数据处理与控制子系统、中心数据库子系统、结构安全预警与分析子系统及用户界面子系统六大子系统进行详细设计,探索健康监测系统在铁路大跨桥梁上应用的可行性,从而为铁路桥梁开展长期健康监测奠定基础。研究结论:(1)铁路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布点设计需同时考虑静态及动态监测指标,并与成桥静载、动载试验相结合;(2)传感器选型要遵循耐久可靠、技术先进、方便更换维护及经济合理的原则;(3)数据采集及传输宜采用光纤环网进行组网设计,监控中心宜设置在铁路局工务段调度中心,便于养护维修与设备管理;(4)预警指标的确定应结合铁路设计、检定规范以及运营阶段计算承载力共同确定;(5)本研究成果可在铁路大跨桥梁健康监测项目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