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CA6110系列发动机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CA6110系列发动机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介绍了多楔带传动系统的设计程序,即设计功率、带速和传动比、带的有效长度和包角、带的张紧及楔数的确定;介绍了CA6110发动机原轮系布置与参数,多楔带布置方案,多楔带的校核,多楔带轮系的共面要求及轮系台架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TJ376QE发动机多楔带轮系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TJ376QE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开发,着重介绍了多楔带的结构及特点。对发动机多楔带轮系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经过300h发动机台架强化试验证明,TJ376QE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开发,其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了耐久可靠性的考核。  相似文献   

3.
CA488型发动机多楔带轮系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彬 《汽车技术》1996,(5):17-19
结合CA488型发动机前端轮系设计的实际工作,着重介绍了多楔带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对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480h台架强化试验结果表明,CA488型发动机采用多楔带轮系后,其性能指标与采用三角带轮系时持平,且噪声(近场)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4.
结合D20发动机前端轮系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介绍D20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布置与参数,多楔带的布置方案,多楔带校核等相关设计内容,并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经过450h发动机台架强化实验表明,D20发动机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3,(11):49-49
自20世纪90年代末,汽车制造商已经逐步开始在新车型上安装EPDM(三元乙丙橡胶)多楔带。盖茨公司从发明世界上第一条汽车三角带开始,一直致力于汽车传动带技术和应用的革新。1994年,盖茨公司首次将高拉伸强度、高模量弹性体聚合物运用在汽车传动领域,从而发明了更加耐疲劳、耐磨损、长寿命的EPDM结构多楔带产品,并为其申请了专利。今天,盖茨将最新结构的Micro-VATTM EPDM多楔带产品(图1)引入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取代之前的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末,汽车制造商已经逐步开始在新车型上安装EPDM(三元乙丙橡胶)多楔带。盖茨公司从发明世界上第一条汽车三角带开始,一直致力于汽车传动带技术和应用的革新,1994年盖茨公司首次将高拉伸强度、高模量弹性体聚合物运用在汽车传动领域,从而发明了更加耐疲劳、耐磨损、长寿命的EPDM结构多楔带产品,并为其申请了专利。今天,盖茨将最新结构的Micro-V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应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需求,康迪泰克传动系统集团通过材料、尺寸设计的创新,不断致力于皮带传动技术的革新。新推出的浸油式同步带能有效减少摩擦、降低噪声;CONTI UNIPOWER ECO_2-FLEX柔性多楔带能降低附件传动装置的功率损耗。这些新型同步带和多楔带产品有助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并减少CO_2排放。不久前,  相似文献   

8.
汽车传动带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传动带是汽车发动机重要的零部件,也是传动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传动带的许多技术进步和发明与汽车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如V带发明,切边V带、多楔带和同步带的快速发展,氢化丁腈橡胶(HNBR)应用于同步带、三元乙丙橡胶(EPDM)应用于多楔带等,都是为了适应汽车工业最新技术要求而获得迅速发展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和设计框;空调皮带轮的要求;多楔带的特点;主要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旋压皮带轮的工艺特点和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与主要创新点,并展望了空调皮带轮的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计算机C语言全新设计了可独立运行、可同时计算封闭环的极值公差和统计公差的线性装配尺寸链计算程序,应用到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的相邻楔轮中心平面偏差的装配尺寸链计算过程中,通过设计相邻楔轮相关组成环的尺寸公差,使封闭环的最大统计尺寸对应的角度合理。多楔带通过了台架耐久试验和整车道路可靠性试验考核,未出现偏磨,验证了计算程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98Q汽油机双顶置凸轮轴正时传动机构的设计研究,开发了一种有效的车用发动机正时传动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正时标记计算方法,对发动机正时传动机构的防护装置进行了设计,同时还强调了各设计阶段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长大隧道TBM(tunnel boring machine)施工大多采用连续皮带机出渣,当运输距离较大时通常需要在中间增设辅助驱动,以降低胶带最大张力,从而降低胶带强度。为了提高辅助驱动的工程适应性,研发了磁力摩擦式辅助驱动系统,具有驱动力大、无二次转载、胶带无二次冲击损伤、结构简单、故障点少、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和配置灵活等特点。该成果可用于采用钢丝绳芯胶带的TBM连续皮带机、支洞皮带机以及其他需要辅助驱动的胶带输送机,并在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TBM1标段成功应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研究柴油机系统各部分能量可利用的潜力,针对某柴油机进行了热平衡试验和倒拖试验研究,分析了柴油机系统能量传递和有效能损失的本质。由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的热平衡分析得出,除了摩擦、驱动附件和余项损失外,还含有约90%的燃料燃烧能量存在对外做功的可能;由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平衡分析得出,可对外做功的量约占燃料总量的58%,其中燃烧过程不可逆产生的燃烧损失占燃料总量的22%~23%。冷却水和排气的热量相当,但能量的品质相差很大,由此分析了各个系统不同能量分配领域的节能潜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a city bus on the basis of the EQ6110 bus prototype and its experimental data.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urban driving cycle, the fuel economy and the tra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EQ6110 city bus have been simulated, and factors such as the driving cycle, the loss of power to engine accessories, the gear-shifting strategy, the fuel shut-off strategy of the engine, etc., which influence on the bus’s fuel economy, are also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 (1) driving cycle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uel economy of a city bus; (2) under the typical urban driving cycle of the public bus in China, the engine fuel shut-off strategy can save about 1 to 1.5 percent of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3) the optimized gear-shifting rules can save 6.7 percent of the fuel consump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fuel economy for the EQ6110 public bus is improved by 7.2 pecent over the actual Wuhan urban driving cycle of the current public bu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AMESim是一款专业的液压系统仿真软件,可进行液压系统、机电系统、伺服控制、热计算等多方面的仿真。文章介绍了AMESim软件基本仿真环境,及其在汽车机电、汽车发动机、自动驾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某型号的汽车发动机齿轮组进行了仿真模型的建立,通过转速输入控制,得到了齿轮组末端转速响应情况,可对发动机齿轮动力学进行预演仿真分析。将AMESim应用于汽车机电系统设计中,为其设计及优化提供仿真环境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解决装备野外环境下电源保障问题,为系统中的设备提供不低于80kW供电电源,对比了两种供电技术方案,择优确定80 kW车载取力发电的供电形式;为保证动力输出,采用分动器取力;为保证布局的紧凑性,采用二级传动形式,通过传动轴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的组合传动模式实现动力传递;电机安装平台采用铰接调整式结构,实现传动带的松紧度调整;进行一体化布局设计,利用舱体结构实现发电机的防雨要求;采用自然进风、强排风的通风散热方式,快速排放系统的热量。大功率车载取力自发电系统,充分保障了装备的野外作业需要,此种自发电系统的结构,在额定功率30 kW、50 kW、80 kW、100 kW等系列车载取力自发电系统中,都已成功应用。车载取力自发电的功率等级越来越高,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大功率车载取力发电系统的结构,可以作为更多车载取力发电系统的选择和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翔 《上海汽车》2006,(1):24-26,38
首先给出了汽车匹配技术的定义和发动机匹配的应用场合,然后分机械匹配和电气匹配两个方面介绍了发动机匹配项目中涉及的技术开发,其中机械匹配包括了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选型和匹配、发动机附件系统的开发、CAD设计、CAE分析和试验等技术;电气匹配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标定技术,车载网络系统和电气线束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在大跨径的钢管混凝土拱桥中,钢管拱肋的斜拉扣挂成拱过程面临计算困难、大悬臂结构频繁调整、成拱状态偏离等难题。在成拱的理论计算方面,引入了基于无应力参数精确控制的成拱控制方法,明确了大跨径钢管拱斜拉扣挂施工过程控制目标。基于该控制方法,构建了钢管拱桥的成拱计算理论方法。该计算理论首次给出了钢管拱肋合龙前后的力学状态联系方程,建立了成拱后拱肋线形误差与施工过程索力的数学关系,构建了同时考虑施工全过程约束条件与成拱后线形偏差的一次调索优化模型。该一次调索优化模型可在任意给定的成拱线形误差范围和施工过程中的塔偏、封铰、合龙等耦合约束条件下,求解最优的扣背索一次张拉索力。在成拱施工控制方面,首次提出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大型钢管拱肋的无应力参数精确控制与检测方法,给出了详细的封铰控制、拱肋节段无应力参数控制和合龙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在跨径为507 m的合江长江公路大桥的建设全过程,采用了所提出成拱计算理论与控制方法。实践表明:所提出的成拱计算理论具有控制目标少、计算目标明确、索力分布与张拉最优的优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确保了钢管拱肋制造与安装无应力尺寸的精度,极大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拱肋线形误差调整次数。大桥拱肋成拱后实测结果表明,拱肋线形与应力状态与一次落架状态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800 m级超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的需求,提出了单叶双曲面状变截面钢管混凝土飞燕拱与自锚悬索的组合桥.钢管混凝土飞燕式拱桥的推力可与自锚悬索桥的拉力平衡,形成自平衡结构体系,且以拱肋结构受力为主,自锚悬索体系受力为辅,两者协同工作,优势互补;另外,由于采用了单叶双曲面状变截面钢管的四肢空间桁架拱肋结构形式,从而能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