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俄罗斯的顶推架设钢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俄罗斯和苏联其它共和国在近20年来开发应用顶推架设钢桥的技术,对顶推装置、滑道、顶推设计、顶推控制等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3.
顶推法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恒山  吴静  陈湘林 《中外公路》2006,26(3):178-180
该文主要介绍了顶推法施工在湖南省桥梁工程上的应用,以几座具有特色的桥梁施工为例,对顶推施工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有无顶推力合龙对多跨连续刚构桥合龙施工的影响,以三圣特大桥为例,建立5跨连续刚构桥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施工、合龙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工况下引起的墩顶水平位移,推导出该桥顶推力的计算公式并得到合理顶推力值,分析在有无顶推力作用下桥梁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变化。结果表明,顶推力与桥墩的墩顶水平位移线性相关;墩高较高(H≥80 m)时,有无顶推合龙的桥梁都处于安全状态,但不顶推合龙技术能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周期,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6.
我国连续顶推技术的最新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些客车上因顶置式空调器顶置部分安装不当引起顶盖漏水问题,提出一种较简单实用的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8.
顶推连续梁顶推阶段钢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占魁 《公路》1995,(3):7-9
本文经公式推导分析,提出顶椎连续梁在顶椎阶段按部分预应力配筋设计及公式。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粒料集料级配干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路面的使用过程中,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弹性变形较小,使用年限长,承载能力高,但缺点是其抗变形能力低,在温度或湿度变化时容易发生收缩开裂,除了水泥剂量,含泥量和施工控制等因素外,集料级配是影响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收缩特性的重要因素,水泥稳定粒料级配干缩性能研究主要包括:(1)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作用下,小梁干缩参数(失水率、干缩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小梁干缩应变,平均干缩系数随失水率,集料级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磷石膏-粉煤灰-石灰-粘土混合料的干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磷石膏粉煤灰-石灰-粘混合料作为基层材料的干缩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贵婷  张宏 《公路》2007,(6):92-95
下穿京港澳高速公路的顶推箱涵,是郑开大道的关键性控制工程。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设计方案及工程特点,即在超浅覆土、超大跨径、管棚支护且不中断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情况下,采用中继间顶推法使箱涵就位。  相似文献   

12.
连续刚构桥高温合拢顶推力的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国  殷灿彬 《公路工程》2009,34(5):83-86,97
连续刚构桥实际合拢温度高于设计合拢温度时,合拢温差将使墩顶产生水平位移,导致结构产生温度附加内力,可通过施加水平顶推力来消除合拢温差的不利影响。以龙潭河特大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消除墩顶水平位移法来计算水平顶推力,且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有限元方法及模型试验对刚性地基上的上埋式涵洞进行施工模拟,分析方形涵洞和半圆形拱涵施工过程中填土沉降、等沉面及涵顶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等沉面高度随填土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且涵顶形状影响等沉面高度;涵顶形状不同,涵顶土压力分布和土压力系数变化很大.涵顶填土高度大于10倍涵洞高度时,方涵和半圆拱涵的等沉面高度分别趋近于3.1倍、2.7倍涵洞高度,涵顶土压力系数则分别为1.56、1.26.  相似文献   

15.
闵浦大桥边跨采用组合式桁架结构,腹杆采用钢结构,上、下弦杆采用混凝土内包劲性钢骨架。该文介绍了该桥边跨钢桁梁施工流程及其顶升控制。  相似文献   

16.
17.
18.
顶置空调机在大客车上的布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顶置空调机在大客车上的布置设计,包括固定方式、冷风管道设计。  相似文献   

19.
20.
多点连续顶推桥梁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多点连续顶推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施工方法.通过与单点顶推和间断顶推施工方法的比较,阐述了多点连续顶推施工方法在建设长大高墩桥梁时的优点.介绍了此法在国内桥梁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并总结了多点连续顶推设计及施工中应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