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饱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金砖国家开始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广泛关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汽车工业发展却普遍相对较晚,市场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各国经济状况、开放程度、市场潜力、燃料价格等汽车产业发展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各金砖国家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特征,分别提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不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惨淡经营到迅猛发展,从举步维艰到进入国际市场……或曲折,或进步,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发展一直以来关系着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实现。就在经历过一番迅猛增长之后,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份额连续12个月下滑的事实宛如入冬前的寒流引起业界的急切关注。基于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出现的严峻形式,9月2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召集各大自主品牌企业人士以及主流媒体存北京首次举行了“中国品牌汽车宣传工作高层研讨会”。十三家汽车企业代表、行业主流媒体代表、汽车行业资深专家针对中国品牌目前市场表现、原因探讨了中国自主品牌在产品发展和产品宣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津娥 《时代汽车》2006,(11):84-85
华晨汽车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企业,它的发展受到了国家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日前,中国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名单在京公布。华晨汽车集团旗下华展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作为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和辽宁省工业的龙头企业。成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辽宁省唯一被授牌的整车企业。  相似文献   

4.
产品是永远的王道,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产品的良好口碑,才是占领市场的不二法宝。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以低价位的优势,在二三线市场占有相对优势。前段时间.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敏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观点,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二三线市场就是自主品牌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吗?市场是企业的命脉,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企业的虎视眈眈。随着二三线市场购买力的提升,品牌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合资品牌价位的拉低,自主品牌汽车的自留地——二三线市场正在被合资品牌汽车蚕食。  相似文献   

5.
在未来,随着自主品牌在研发、品牌等方面的不断积累,自主品牌势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同时,作为中国拥有的自主品牌汽车,理当为民族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的时空变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未来,随着自主品牌在研发、品牌等方面的不断积累,自主品牌势必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同时,作为中国拥有的自主品牌汽车,理当为民族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的时空变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祁玉民 《时代汽车》2008,(11):45-45
中国必须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体系。中国的合资企业没有发展自主的动力,而且现在合资企业没有正确的态度发展自主品牌。国家扶持了“三大三小”,但是他们没有把自主发展起来,反倒是自主品牌企业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事实证明.华晨汽车一直”坚定不移地办自主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没有自主品牌,确实是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没有自主品牌,不等于完全为别人做,也并不完全是别人的辉煌。因为品牌和贴牌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为什么韩国经济所受的冲击很大  相似文献   

9.
依据品牌的三个属性,确定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归己所有且又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就是合资自主品牌。推动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有利于中国汽车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合资企业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品牌建设,合资企业才能有效培养研发能力和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扫除原来合资企业遇到的开拓海外市场的相关障碍,有利于其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吴勇 《汽车情报》2005,(20):11-13
在今后几年内,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汽车产能的急速扩张,国内汽车市场供过于求,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肯定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而进军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成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市场突破的一大出路。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轿车批量出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大力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近几年,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有了长足进步。汽车自主品牌数、市场销量、美誉度等,都有了较大提高。由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倡导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及  相似文献   

1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自主品牌汽车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打击了中国的出口和消费,一度导致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缓慢。虽然政府的鼓励扶持政策刺激了汽车市场的消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仍然面临核心技术缺乏、销售市场低端和品牌杂乱等困境:政府与企业应全力协作,突破发展“瓶颈”,塑造高端品牌,拓展海外市场,早日成为世界汽车强国。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已有了超过年产50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和市场容量,并且正在向2010年年产1000万辆汽车的目标前进。在此时刻,中国政府和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汽车工业在发展中还存在重视引进、合资而轻视自主品牌、自主开发;重视整车发展而轻视零部件发展;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与国外大的汽车公司相比仍处在小规模、低水平状态等问题。为此,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在政府宏观指导下进行法律法规、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自主开发、自主品牌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我国汽车产业正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发展格局,一方面,跨国汽车企业看好中国这个大市场,纷纷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另一方面.国内自主派系的企业.加速推进自主品牌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市场。这种形势.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国际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大阵营之间的争斗,因为.在众多跨国汽车企业中都已经走上中外合资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汽车界一股新兴势力正在蓬勃崛起,这就是合资自主。国家政策的出台是合资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合资自主品牌的催化剂,同时也是国家对发展自主品牌的扶持方式之一。相比海外汽车生产企业,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很多技术还不成熟,基于合资公司的优势,通过购买外资企业的技术或合作开发有助于自主品牌产品的技术积淀。文中概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初期合资自主汽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遭受挫折,主要企业均未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2009年多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押注“多品牌战略”。不过,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多品牌战略”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是从消费心理以及成熟程度来讲,仍然属于发展中的初级市场,或者更为全面的说法是存在严重差异化的初级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如果汽车厂商定位以低端、中端、高端作为标准,则会使目标市场和消费人群骤然缩小,品牌溢价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60年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的汽车工业,并初步创建了自主品牌汽车及其产业链体系。我国汽车工业以其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就业面广、积累资金能力强等特点,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也为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垫定了基础。庆贺甲子华诞,瞻顾世界汽车行业时空变化,我国汽车工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尤其在自主品牌方面更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以市场换技术”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中国汽车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如何发展自主品牌?这些问题在业内近几年可以说争论不休。从理论层面上,这些问题的多角度认识无论怎么看都自有道理,但作为企业来说,如何在认识的矛盾漩涡中把握好前进方向,却是“性命攸关”的。上汽作为国内合资企业最多的汽车大集团,如何处理合资与自主发展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2013.11.26-28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主题:面向未来的汽车与交通引领技术发展趋势发布技术解决方案寻求产业合作模式探讨正常制定方向2场企业高层访谈—激荡汽车强国之梦—自主创新产业强国主持嘉宾:赵福全教授,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内容简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产业强国的目标,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过去数年,近20家大大小小的中国汽车企业在本土市场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汽车.占据目前接近27%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某些细分市场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一时间。很少有业内人士会怀疑未来将会有中国汽车企业继日本和韩国之后。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但是,如果具体到哪家中国企业、会在何时能够完成“蜕变”。答案通常是:不知道。原因是。一方面目前多数国内自主汽车品牌利用低价、排壹相对较小的车型进军市场。而主流中高档轿车鲜有公认的成功者;另一方面。由于从自主品牌厂商发展模式中展现出来的诸如研发能力不足、品牌认可度低等问题。使得洞察未来变得异常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