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所处河段为分汊河段,其中左汊主桥桥址处河势条件复杂,通过对桥址处河势条件及通航要求等建桥条件的综合分析,对5种左汊主桥桥型方案(主跨2×1080m三塔悬索桥方案、主跨1 388 m两塔悬索桥方案、主跨1 180m两塔斜拉桥方案、主跨2×850m三塔斜拉桥方案、主跨1 760m单跨悬索桥方案)从航道适应性、工程经济性进行比较和论证.经过综合比选,确定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采用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较好地解决了深槽左右摆动引起的航道适应性问题,为大桥的顺利立项和获批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冷魁 《公路》1993,(11):20-25
对铜陵长江大桥桥址河段的河床演变及建桥后对桥址上下游河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建桥后对桥址上下游河道的影响范围不大,不会引起本河段河势的变化,对行洪没有明显影响。通过全面地分析认为,桥址Ⅲ相对较差,桥址Ⅰ,Ⅱ均具有良好的建桥条件。对桥型的选择,仅从防洪,航运角度看以选对河道水流影响最小的桥型Ⅱ为宜。  相似文献   

3.
泉溪大桥于琼江、涪江交汇口以上约75 m处跨越琼江,桥位河段船舶通航条件复杂。文中建立了工程河段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拟建大桥通航论证研究;分析了拟建泉溪大桥的通航净空要求及该河段的通航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细长体理论,将桥墩视为绝对静止船舶,针对会遇(船舶顺流驶经桥墩)及追越(船舶顶流驶经桥墩)2种状态,利用船间水动力干扰通用模型计算船-桥干扰水动力,MMG模型计算船舶操纵性能,验证了桥区水域船舶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区域的客观存在,将桥区安全通航由桥墩被动防撞转化为船舶主动防撞.通过船-桥间间距等相关参数的变化,系统分析了桥区水域船舶临界失控水动力干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常泰长江大桥合理的桥跨布置方案,对桥位处的河床演变进行分析与预测,综合考虑工程河段河道条件、航道条件及通航环境等因素,分析论证大桥的通航孔布置及墩位布设方案.经分析论证,最终桥位跨长江主航道采用主跨1176 m、边跨490 m的桥型方案;天星洲左汊及录安洲右汊采用主跨388 m、边跨168 m的桥型方案.所采用的...  相似文献   

6.
从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改造库区引航道的可行性出发,采用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浮式导航设施对富春江船闸库区引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采用三维模型模拟浮式导航设施附近的水动力特征,获得局部流场的垂向、表层流速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对不同水利条件下引航道内的水流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导航设施布置前后引航道内水流情况的变化,为富春江船闸库区引航道浮式导航设施的设置方案比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桥扩建对防洪航运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西江大桥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扩建工程对防洪航运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扩建后桥址上游河段最大壅水高度为 0 .0 8m左右 ,桥址河段水流流态及水流流速分布无明显变化 ,对防洪航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荆沙长江公路大桥工程设计和技术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荆沙长江公路大桥4177.6m,主桥由北汊通航孔桥(主跨500mPC斜拉桥)、三八洲桥、南汊通航孔桥(主跨300m姊妹塔PC斜拉桥)组成。着重介绍了大桥的总体布置、主桥结构设计、工程的主要技术特点以及围绕大桥建设进行的科研试验。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闽江分流点下游附近建设桥梁的孔跨布置的控制因素,结合桥位的建桥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钢箱混合梁斜拉桥,采用阻尼器减小地震响应,在大跨度斜拉桥钢梁上采用复合桥面技术以期提高桥面铺装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0.
东营黄河公路大桥是黄河干流上濒临入海口的最后一座特大型桥梁,桥位河段水文条件十分复杂。该文论述了桥位河段设计流量、水位、河道冲淤、防凌、通航要求和小浪底工程的影响等桥渡水文要素和桥梁设计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台阶型沉井附近水动力特性及沉井台阶位置对局部冲刷的影响,以优化沉井结构,以某桥大型台阶型沉井为背景,通过流体计算软件C FD建立三维定床水动力模型,分析该沉井台阶设置对水流流速和流速矢量、湍流动能、床面切应力等沉井附近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物理模型动床试验,分析台阶位置对最大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  相似文献   

12.
厦漳跨海大桥主要由北汊桥、海门岛立交及收费服务区、南汊桥、海平立交四大部分组成,全长9.333 km.为适应复杂的自然与建设条件,对该桥桥位方案进行比选,并对项目中关键控制性工程(北汊主桥、南汊主桥)的桥型方案进行研究.经研究,最终确定北汊主桥采用主跨780m的五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方案,南汊主桥采用主跨300 m的结合梁斜拉桥方案.针对项目中复杂的地质条件、高地震烈度和恶劣的风环境,分别采取设置适应性强的桩基础,对较差的桩基地质注浆;按抗震要求进行构造设计,在主桥塔梁处设置纵向阻尼器,引桥设置减隔震支座;北汊主桥采用一种翼型扶手栏杆、南汊主桥采用分流板抗风等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南京治江工程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研究 (包括模型试验 ) ,提出了根据不同汊道长度比确定最有效治理方法的论点。当两汊道长度相差不大时 ,稳定上游河势是最有效的 ;当两汊道长度相差较大时 ,稳定洲头是最有效的。最后提出采用参数Σ Q2 T(Q≥ 45 0 0 0 )作为判断江流冲刷强度的主要指标 ,可以对南京河段江岸冲刷和崩塌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长江官洲河段位于安徽省内,上起吉阳矶,下至皖河口,为首尾束窄中间放宽的鹅头型分汊河道,全长28.0km。该文根据历年水文泥沙及水下地形图等基础资料,分析了该河段的近期演变情况。通过对洲滩及汊道演变分析,得出结论:目前该河段河势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岸线基本稳定。受上游东流河段河势变化影响,局部河床会发生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15.
庄元 《交通科技》2007,(1):120-122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干线上建桥越来越多.跨江大桥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通过建立长江大桥水域通航环境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对安全影响程度的研究结论和专家调查结果.确立通航环境危险度评价标准.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实现对桥区通航环境危险度的综合评价.从而掌握桥区通航环境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6.
泵闸运行时闸下出流集中,短距离内难以充分扩散,口门区域水流条件较差,流速不均匀性较大,流速偏大。对于通航河道,口门区船舶的通航安全可能受到影响。结合工程实例,利用二维平面潮流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了泵闸运行对内、外河通航的影响,并针对不满足通航要求的内河航道,从提高流速均匀性与整体减小流速两个角度,模拟计算了直线型布置、眉型布置和花瓣型布置导流墩墙,以及竣深河道四种整流措施下的典型工况,对流速分布、特征断面不均匀系数以及航道内最大横流等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设置导流墩以及扩大过水断面均能有效减小河道最大横流;从扩散效果,工程投资,施工难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工程推荐眉型导流墩+竣深方案,使口门区域最大横流满足通航要求。  相似文献   

17.
围堰是深水桥梁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平台和前提,在其节段施工中动水荷载是影响钢围堰精确定位、下沉及着床的关键因素。为减小水流作用下的钢围堰动水荷载,针对矩形围堰提出一种在尾端增加一定长度分流板的抑制方法。首先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基于开源分析平台OpenFOAM建立钢围堰的二维简化模型,引入修正的k-ε湍流模型用以闭合求解钢围堰超高雷诺数效应下的N-S方程,通过方形截面和矩形截面柱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然后针对足尺钢围堰模型分流板的设置对于钢围堰动水阻力和横向摆动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分流板长度以及前/后端分流板对动水荷载的抑制作用,提出优化可行的分流板设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雷诺数条件下标准的k-ε模型不能准确捕捉方形及矩形钝体的涡旋脱落过程,会严重低估动水荷载,采用修正的k-ε模型可准确模拟矩形钝体的绕流特性,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用于钢围堰的计算分析;矩形钢围堰采用圆角设置可有效减小动水阻力和横向摆动力,横向摆动频率提高;在钢围堰后端增加中央分流板可显著降低动水阻力和横向摆动力,当分流板长度在1/10钢围堰纵边长时,抑制效率最高;分流板长度超过钢围堰纵边长的75%时,尾...  相似文献   

18.
以珠江黄埔大桥南汊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对大跨度悬索桥施工猫道的设计特征、抗风性能和整体施工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取消抗风缆,增加横向天桥和水平与竖向押振绳,在不影响通航的条件下,能保证良好的抗风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加快猫道施工进度.最后介绍猫道安装工艺流程及关键安装工序:导索过江、托架支承索架设及承重绳架设.  相似文献   

19.
陈伟康 《交通科技》2015,(2):153-156
大陈海峡大桥紧邻我国领海基线,是大陈岛陆海连岛的首期工程和大陈岛国际邮轮港的基础配套设施。结合实际分析了建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据自然条件、类似工程和建桥原则,对桥位路线及桥型造价等初步设想方案进行比选,提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荆州长江大桥主跨PC斜拉桥设计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建辉 《桥梁建设》2000,(4):23-25,34
荆州长江公路大桥北汊通航孔桥为主跨500mPC斜拉桥,设计计算分析十分复杂,着重介绍了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和步骤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体静力分析计算和施工计算,对其他局部结构设计计算要点也作了说明,提出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和结构施工方案,在同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