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胜琴  关强  张文会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3):143-146,158
提出汽油发动机富氧燃烧技术,在单缸化油器式汽油机上进行富氧燃烧试验。利用燃烧分析仪对相同负荷状态下不同氧气浓度富氧燃烧时发动机的燃烧特性进行分析。当进入气缸助燃的空气中氧气浓度增加到24%时,气缸的最大压力升高15%,最大压力发生时刻提前,燃油放热增加,开始放热时刻提前,燃烧过程的循环变动量降低,燃烧稳定性提高。同时利用尾气分析仪对怠速状态下不同氧气浓度富氧燃烧发动机的尾气进行监测,检查发动机排放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富氧燃烧发动机尾气中HC和CO浓度大大降低,NOX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进气氧体积分数分别为21%、23%和25%,实现了汽油发动机富氧燃烧.研究了在不同氧体积分数下汽油发动机的缸压、瞬时放热率和循环波动率变化的燃烧特性以及THC、CO、NOx的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体积分数的增加,气缸压力增加,最大缸压相位提前,压力升高率增大,瞬时放热率增加,放热峰值相位提前,缸内循环波动率明显减小,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增加;同时THC、CO排放降低,但是NOx排放增加,排气温度呈上升趋势.因此,提高富氧浓度在改善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拔的增加,柴油发动机的碳烟和CO排放明显增加,NO<,x>排放降低.通过供应不同氧气体积分数ψ(O<,2>)的富氧气体,研究不同海拔高度(2 000、3 000和4 000m)时,富氧进气对发动机全负荷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氧进气显著降低了高海拔发动机碳烟、CO的排放,略微降低了HC的排放,却增加了NO<,x>的排放.随着海拔的增加,同样ψ(O<,2>)的NO<,x>排放降低但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富氧进气在高海拔发动机上应用须控制ψ(O<,2>)在低富氧范围.  相似文献   

4.
气体浓度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电控发动机尾气排放的监测。汽车电控发动机通过氧传感器来监测排气中氧浓度的含量,发动机ECU根据排气中氧浓度的含量不断地对喷油脉宽进行修正,从而使发动机空燃比接近理论空燃比。只有发动机能够正常运作,其才能产生应有的动力,燃油耗及尾气排放才会降低。随着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传感器已应用于现代先进的发动机尾气浓度监测,如稀薄混合汽传感器、宽域氧传感器等。为了使广大汽车维修人员更好地了解各种气体浓度传感器的结构与原理以及相应的识别与检测,本文将作出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进气掺氢与富氧燃烧对汽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JL3G10汽油机的基础上,搭建了发动机台架以进行掺氢富氧条件下的台架试验。利用该台架分别对不同进气含氧量(体积比),不同进气掺氢比以及富氧掺氢时汽油机的动力性与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相比原机,进气含氧量为25%时汽油机功率与扭矩提高了20.7%,HC排放减少36%,CO排放减少10.6%,但NOx排放增加了149.6%;2%进气掺氢比下的HC排放相比原机降低31.2%,CO排放降低46.1%,NOx排放则增加12.6%;富氧掺氢(氢氧体积比为2∶1)时,掺混比例为5.06%的汽油机较原机在动力性与排放上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6.
汽油机富氧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4G18汽油机上进行富氧燃烧试验,进气中O2体积分数分别为21%,23%和25%,研究了不同富氧燃烧条件下的缸内压力、瞬时放热率及THC,CO和NOx排放.研究结果表明:在汽油机中低负荷典型工况下,随着进气中O2体积分数的增加,燃烧与排放均有改善,燃烧相位提前,缸内压力峰值和瞬时放热率峰值均增大,THC,CO排放...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于模拟车辆实际运行状况的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实验测试系统,模拟荣光6450B微型车的不同行驶工况,对其主要有害排放物HC、CO、NOx进行采样,并对各排放物与行驶工况相对应的排放趋势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驶工况和行驶状态对HC、CO和NOx的排放影响较大,各行驶工况中,怠速、加速及减速比例越高,各有害气体的排放越高;当行驶工况匀速比例较高时,排放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重发科技》2006,(3):16-18
柴油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相比,有着高燃烧效率、高扭矩、低温室气体(CO2)排放等优势;但其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那就是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大大超过汽油发动机。因此,在日益严格的发动机排放法规要求下和发动机技术自身技术发展下,各研究机构和厂商也都在致力于减少柴油发动机氮氧化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9.
可变进气组分发动机燃烧控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组分进气燃烧控制技术是探索发动机低排放、动力强化和解决高原环境适应性而提出的一项主动控制技术.通过氧氮份额调制控制和优化燃烧,是降低发动机污染的新途径.富氧可减少CO、HC等排放,特别在冷起动工况更加明显;富氮可降低NOx排放.着重论述了可变进气组分发动机燃烧技术的基本研究工作,分析了富氧和富氮燃烧控制的基本特性,阐述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温室气体包括CO2、N2O及CH4。由于N2O和CH4的排放特性受催化剂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着眼于道路坡度及冷机时间(从发动机停机到再次起动的时间)对催化剂温度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寻找评价汽油车温室气体排放的试验方法。由试验结果发现,在短时间冷机之后发动机重新起动时,道路坡度的影响较小,且N2O排放呈增加趋势。并且,由于汽油车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短时间停车的情况,因此认为,在评价汽油车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中,短时间冷机条件下的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在一台复合喷射汽油机上进行了不同喷射方式的暖机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喷油比对复合喷射汽油机暖机过程中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液温度的升高,汽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逐渐改善,喷油比为80%时发动机性能最佳,与纯直喷相比,使暖机过程缸压峰值平均提高了49.1%,HC排放降低了14.5%,CO排放降低了27.1%,NO_x排放上升了56.6%,PN排放降低了92.5%。随着暖机过程冷却液温度的升高,发动机燃烧改善,HC、CO排放和微粒总数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二次空气系统是降低尾气排放的净化装置之一,它通过向废气中吹进额外的空气(又称二次空气),增加其中氧气的含量。这样可使废气中未燃烧的有毒物质CO和CH化合物在高温下再次燃烧。在发动机冷启动阶段未燃烧的CO和CH等有害物质排放量相对较高,并且此时三元催化反应器尚未达到工作温度(300℃以上)。所以在轿车排放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RPA对PFI汽油车在RDE试验中排放特性影响,采用了AVL-M. O. V. E.轻型车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某电控进气道多点喷射汽油车分别在西宁高海拔地区进行了平缓、一般和激烈3种驾驶行为下的RDE排放试验研究,试验中未对发动机进行任何改动。结果表明:国标对RDE试验要求的RPA值范围较大,不同RPA值对应的驾驶行为直接影响RDE排放试验结果。RDE冷起动阶段对PN和CO排放的影响较大,且对PN排放的影响大于对气体污染物排放的影响。CO和PN排放随RPA值的变化无明显变化规律; NOx和CO2排放量与RPA值呈现正相关。CF(NOx) CF(CO) CF(PN),且CF(NOx)随着RPA值的增加,变化幅度明显增大,高原条件下进行RDE试验,需要注意NOx排放。RPA值影响CO2排放在特性曲线图上的分布,RPA值越大,CO2排放在特性曲线图上的分布越靠近上公差。  相似文献   

14.
吴君 《汽车维修》2008,(8):18-19
氧传感器的作用是监测尾气中氧的浓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单元修正喷油量,实现发动机的闭环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随着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普通的4线制氧传感器由于其检测范围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汽车工况的需求,因而宽频氧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对这类传感器的使用或维护不当,容易出现故障,导致汽车运转不良、排放超标。为了快速检修此类故障,  相似文献   

15.
汽油发动机尾气主要成分是CO、HC、NOx等,汽车尾气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汽车服务领域对尾气的治理一般形成了规律性的治理方案和措施,尾气诊断仪能够实时检测汽车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同时还引导一线维修人员有针对性的治理尾气,实现了售后领域的维修过程、维修质量一系列的如实记载和跟踪,对提升服务质量和企业内部员工的技术素质起到了很好的设备保证,从汽车售后领域控制了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桑楠  白玉 《汽车电器》2008,(2):43-45
汽油发动机尾气成分直接与发动机的工作情况有关,对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尾气中不同成分气体含照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发动机各系统工作是否正常,也可以据此埘汽油发动机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本文介绍利用尾气分析结果对发动机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一台进气道多点喷射汽油机上,分别燃用含水率不同的三种含水乙醇汽油E10、E10w3、E10w5和纯汽油进行台架试验。试验中使用福立GC9790Ⅲ型气相色谱仪对发动机非常规气体排放进行测量,以研究含水乙醇汽油对发动机非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输出转矩的提高,发动机的乙醛排放和1,3-丁二烯排放有下降趋势,而苯排放有上升趋势;随转速的提高,发动机的乙醛排放和苯排放会下降,而1,3-丁二烯排放有上升趋势;发动机燃用含醇汽油时,乙醛排放较燃用纯汽油时高,且随含水乙醇汽油含水率的提高会有所升高;苯排放较燃用纯汽油时低,且随含水率的提高逐渐降低;1,3-丁二烯的排放明显增高,且随含水率的提高呈现小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06,(32):45-45
符合未来汽油发动机最高要求的新型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越来越多地被使用于汽油发动机车辆上。现代汽油发动机对性能、油耗、污染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就对涡轮增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未来的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尾气温度会更高,涡轮增压器将来必须能够承受更高的热负荷。过高的尾气温度  相似文献   

19.
<正>汽油的清净性能是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基础汽油的组成和添加清净剂是影响汽油清净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大幅增加,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各国政府为加强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的治理,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排放法规的完善推动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汽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汽油的清净性能是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基础汽油的组成和添加清净剂是影响汽油清净性的主要因素。清净性能差将引起化油器、喷油嘴、进气阀、气缸沉积物增多,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状态,导致尾气排放恶化、燃油消耗  相似文献   

20.
进气压力对汽油混氢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加装了电控氢气喷射系统的4缸汽油机上,研究了进气压力对混氢汽油机燃烧与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压力的增加,混氢前后发动机平均指示有效压力与指示热效率均有所升高;相同进气道压力条件下,混氢后发动机热效率有所提高,但进气压力较高时混氢后发动机平均指示有效压力有所降低;发动机HC与CO排放随进气道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但NOx排放随进气压力的增加而升高;相同进气压力条件下,进气混氢有利于改善发动机HC与CO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