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通过对MB839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喷油规律、喷油器偶件实际通流面积uf的测试,以及改变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参数对规律影响的试验,揭示了MB839预燃室式柴油机的喷油规律,并提供了如何改变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参数来改变喷油规律以满足柴油机工作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2001年,芬兰wartsila公司和德国L’Orange公司将第1款重油共轨喷油系统配装在芬兰Wfirtsilti—W32船用柴油机上推向市场。与当今量产的高速船用柴油机用的共轨喷油系统相比,这种共轨喷油系统非常复杂,且工作频率相当缓慢,而第2代重油共轨喷油系统在性能、价格、使用寿命和维修方便性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日益收紧的排放法规要求,柴油机管理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尺寸越来越大,而且其价格也日趋昂贵。研究的目的是在将柴油机优势最大化的前提下,开发一种简单且价格低廉的发动机管理系统。为此,提出了结合“动力”与“智能”的开发理念。“动力”意味着可以提供250~300MPa极高喷油压力的喷油系统;而“智能”意为领先的的闭环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利用集成在喷油器内部的压力传感器获得压力信号,自动修正喷油特性,即智能精准修正技术。这一技术将为柴油机创造出空前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4.
HEUI燃油系统是由卡特比勒公司设计的一种非常独特的电控柴油机喷油系统,主要由6个基本零部件组成。从低压燃油系统、喷射致动系统、HEUI喷油器的运作说明其工作原理。结合广州地铁卡特柴油机的运用,阐明HEUI燃油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喷油正时对船舶柴油机排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发电机工况和推进工况下,通过在1台4135G柴油机上试验研究喷油正时变化对柴油机排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油正时适当延滞调整可以降低柴油机排气中NOx排放浓度,而柴油机的燃油耗率和烟度受到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黄淳 《成铁科技》1998,(4):30-34
分析了内燃调车机与干线牵引机车在运用中的不同特点以及目前DF5调车用柴油机燃烧不良的状况,从而提出对柴油机喷油提前角不同选择,同时介绍了调车用柴油机转速改变急速而与之相应的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大功率柴油机近年来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排放立法的制约。斯图加特市L Orange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了市场提出的这种挑战 ,加强了自身产品在环保方面的价值取向 ,并已于 1997年 8月在MTU/DDC 4 0 0 0系列柴油机上采用共轨喷油技术 ,进而确定了在这方面的发展趋向。文中提出了开发这种喷油系统的动机和目的 ,介绍了整个系统、三缸立式高压油泵、电磁控制喷油器的结构原理以及系统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现状;确定了采用电控单体泵型式和以喷油提前角及喷油量为控制对象的系统方案;分析确定了喷油提前角控制方式,并将所开发的电控喷射系统装机进行了匹配标定试验;提出了后期需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瞬态工况排放,集中介绍了喷油器闭环控制。通过对共轨压力和气缸压力的实时测量,在闭环共轨喷油系统中实现了对喷油压力、燃烧正时和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同步控制。通过对碳烟排放的实时测量,实现并评估了通常在发动机输出功率急剧增加时可以观察到的峰值碳烟排放的降低。结果显示,可以通过采用每个执行器3种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的方式,实现喷油压力、燃烧正时和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同步控制,而峰值碳烟排放的降低则可以通过控制喷油压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现在和未来的排放法规限值,先进的燃烧过程对喷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osch公司开发出一种具有压电直接控制式喷油器和CP4高压泵的200MPa喷射压力共轨喷油系统,为柴油机开发新型燃烧过程提供了前提条件,也为发动机制造商提供了达到排放法规限值并进一步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广泛的发动机试验和运行循环仿真,确定了在非道路瞬态循环和特定用途中降低运行成本的潜力。采用1台6缸柴油机作为试验发动机,配装电装公司第4代G4S共轨喷油系统,能够达到300MPa的喷射压力,并采用FEV公司的先进重型燃烧系统。基本型发动机在装备喷射压力达200MPa左右的现代喷油系统时,在不带后处理装置的前提下可满足美国第4阶段中期排放标准。电装公司的G4S喷油系统除了能达到300MPa的喷射压力外,还具有静态防漏喷油功能,因此对于给定的喷油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立压力所需的泵油能量。  相似文献   

12.
柴油机共轨喷油系统是一种具有许多影响参数的复杂系统,其面临的巨大挑战是,为实现多次喷射必须严格保持极小的喷油量公差,而出于降低成本的原因,零件的公差只能限制到必要的程度。在这方面,必须分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参数,而数值模拟对此具有决定性的优势。介绍了Regensburg大学与Continental公司合作研发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Krishnan  C  L德  Vinod  Y  S德  Sudhindra  C  V德  朱炳全译 《国外内燃机》2009,(3):22-32
为了追求高功率密度、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达到排放标准,柴油机的性能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持续提高。燃烧技术、先进的电控喷油以及精确的发动机和喷油参数的开发帮助柴油机实现了环保方面的调整,同时降低了NOx和颗粒(PM)排放。了解发动机和喷油参数,以及它们对排放的影响对于生产更清洁的柴油机极其重要。研究的目的是优化一台重型直喷式柴油机的喷油参数,以尽可能降低法规限制的排放物,从而达到欧3排放标准。为了缩短开发周期,采用了仔细编制的试验设计和Taguchi技术。利用平均值分析、信一噪比分析和方差分析从L9正交排列的试验结果中筛选出最佳的参数。通过分析,保证这些参数能使各排放组分以确定的工程裕度达到欧3排放标准。对诸如凸轮转速、喷嘴流量、喷嘴头部在燃烧室中的凸出量和喷孔数等喷油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凸轮转速会影响喷油速率,喷孔数会影响喷油压力和油束雾化,因而对降低NOx和PM排放起着直接作用。另外,喷嘴头部凸出量会影响到对油柬撞击燃烧室壁的位置,并对PM和HC排放产生中等的影响。就满足欧3排放标准而言,在已确定的试验工况范围内,喷嘴流量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几乎可忽略不计。NOx、CO、HC和PM排放总体上能分别以11.5%、61.5%、76.5%和23%的裕度满足欧3排放标准的限值。此外,与原发动机性能相比,功率和扭矩提高了约30%,全负荷的燃油消耗率降低了10.6%,而且车辆的驾驶性和燃油经济性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全球市场的需要,日本已确定了2009年之后的轻型车及重型车排放法规。日本的柴油机技术正是伴随排放法规及降低燃油耗要求的不断提高而取得进步的。描述了自然吸气发动机及增压发动机的技术发展动向,介绍了这类发动机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装置。同时,对柴油机喷油系统及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技术变迁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在排放法规日益趋紧的同时,对大型柴油机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发动机在整个寿命期内具有精确的燃油计量。德国MTU和L'Orange公司已开发出一种装置,能够在发动机运转期间不间断地对共轨喷油系统的燃油计量进行检测和调整。因此,这种技术为确保大型柴油机在整个寿命期内达到低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日益严格的废气排放法规促使船用柴油机喷油系统的进一步优化,Bosch公司已着手开发中速船用柴油机用的喷油压力高达220MPa的共轨喷油系统产品系列。采用这种喷油系统能够满足未来美国第4阶段的排放标准及国际海事组织第3阶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T.  Hasegawa日  T.  Kuno日  K.  Kita日  A.  Kai日  Y.  Takemura日  O.  Yoshii日  T.  Okazaki日  H.  Miyazaki日  孙丹红译 《国外内燃机》2014,(1):44-47
近年来,由于对工业用发动机运行平顺性和低燃油耗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要求农业、园林及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用发动机具有高功率、低燃油耗和低噪声的特点。此外,即使是小型发动机,其电子控制装置的发展趋势也需保持一致。基于这些背景,开发了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新型非道路用直喷式柴油机,以满足上述要求。评述了在小排量非道路用柴油机上采用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以及优化燃烧系统和喷油特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Iben  HK  刘冰 《国外内燃机车》1994,(6):12-20,F003
要有效地开发和优化柴油机喷油系统,需要一个有新的模拟程序,它必须能够精确地模拟柴油机实际喷油过程,本文主要介绍马格登堡工业大学开发的“等容”和“等压”卸载结构喷油系统的喷油规律计算程序以及“等压”卸载结构喷油规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08年,Delphi公司的新型压电直接控制式柴油机喷射系统投入批量生产。这种200MPa喷油压力共轨系统的喷油嘴针阀直接由1个压电陶瓷执行器驱动,而无须经过伺服阀的转换,针阀能非常迅速地开闭,并与喷油压力无关,这样在降低燃油耗的同时,能使排放降至最低,并能达到更高的升功率和扭矩。该系统对最小先导喷油量进行优化控制,并与整个使用寿命期内稳定的喷油量相结合,能确保达到一流的燃油喷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徐春龙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124-127
利用AVL公司的Hydsim软件建立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液力过程的仿真模型,对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液力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研究喷油器结构参数对系统液力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其对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燃油喷射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