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精细化客运组织需求,对车站进出站客流特性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结合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 fare collection,AFC)采集的进出站客流数据,从车站进出站客流总量及时序特性方面入手,提出一种基于K-means算法的双层规划聚类方法对全线所有车站进行聚类并划分车站类型。首先以车站进出站客运总量为特征指标进行上层聚类,得出不同客运规模的车站大类;然后考虑车站进出站客流的时变特征,根据不同时段内的客流变化特点构建特征向量进行下层聚类,识别车站客流的时序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算法得到的分类结果与实际高度吻合,不同类别车站在客运规模和时变特性上差异明显。双层K-means聚类分析算法通过把握客运规模和客流时变特征,对车站进行精细划分,为车站的客运组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化、城市人口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大城市市域轨道交通部分运营车站出现了超大规模客流的现象,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应对,提早防范安全风险.以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九亭站出现的大客流问题为例,通过对车站周边的发展研究及客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优化思路,并对于后续可能出现类似情况的车站,从客流组织、设计流线和规划适应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由于缺乏准确的实时客流数据,铁路客运车站的客运组织一直主要依靠经验来调配设备、人员等所需资源。为此,开发了铁路客运车站客流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有效利用铁路客票预售数据、车站历史客流数据、旅客进出站实时数据、列车正晚点数据等相关数据,建立基于K均值聚类的支持向量回归机客流预测模型,实现车站每日进站客流、分时段进站客流、候车室客流的监测、预测及超限预警,方便车站工作人员随时掌握客流动态,及时根据客流变化进行设备和人员动态调配,更加精准、高效、安全、有序地开展车站客运组织作业,有助于改善车站客运服务水平,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站的客流状况,分析了该站在营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漕河泾开发区站客流快速疏导的对策及进出站闸机的优化实施方案.认为合理的进出站闸机布局设置可有效地对车站客流起到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6年12月18日上午9时30分,联系上海市中心与宝山工业基地的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段开通试运营。至此,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39km,车站数量从原来的81座增加到91座。3号线北延伸段开通后,宝钢及宝山地区市民到上海火车站的时间将从原来的1h以上减少到40min,全线从江杨北路站到上海南站站仅需65min左右。上海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预测,3号线北延伸段开通初期的日均客流约7.4万人次,最大断面客流0.89万人次/h,而既有段目前的日均客运量超过了30万人次;不考虑客流的不均衡性,列车平均满载率已高达94%。为使运能尽量满足客流需求,3号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早期车站在客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面临的车站结构及设备设施布置无法满足现场客运组织需求的现状,依据车站结构、设备布局及客流分布特征,明确"仿真-分析-优化-评价"的研究思路,利用AnyLogic软件对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宗关站进行仿真分析,基于客流分布密度等分析结果提出设备布局优化方案,并设计量化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优化方案对车站拥堵情况和流线通畅程度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思路及方法可行有效,优化后车站面积利用率提高,换乘瓶颈被消除,站厅客流交叉减少,站内拥挤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流线通畅程度明显提升,对早期轨道交通线路老旧车站的布局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在设计阶段降低新建车站运营的安全风险、提高乘客安全服务水平,归纳分析了目前北京轨道交通线网高风险车站出现的规律及特征,从车站客运设备设施通过能力、通过客流计算关系与该处客流密度的对应关系入手,说明了目前设计单位所依照的设计标准不能满足实际运营要求。提出了基于安全服务的轨道交通车站客运设备设施通过能力评估方法,为新建车站满足安全服务的要求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客流疏散的基本原则是合理的流线组织和安全地引导客流,使车站的设施设备得到最大均衡利用.F1参观客流具有客流量大、到达集中、疏散要求高等特点.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上海赛车场站的设施设备能力分析,提出了F1正赛日离场时间车站客流能力的增加措施,站外、出入口和站内的限流条件和限流方法,站外、楼梯通道、站台的分流方法.最后对方案的执行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方案的实施经验可为今后类似的大客流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龙 《中国铁路》2008,(2):65-68
北京西站自开通运营以来,春运期间的旅客发送量逐年上升。依据历年春运、暑运的客流量,对2008年北京西站在春运、暑运及十一黄金周的客流进行预测,初步掌握的测算结果可以为车站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输方案提供依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季节模型对车站的日常客流和超大客流进行预测分析,预测误差分析则采用平均绝对偏差、平均平方误差、平均预测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4种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实现客流仿真技术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评估中的合理、高效应用,在初步构建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优化了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估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项指标计算方法、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最后,通过北京地铁安华桥站客流仿真实例,验证了换乘车站客流仿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