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主起义     
赵欢 《时代汽车》2012,(9):72-77
被合资品牌、"合资自主"品牌打压、围剿,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的自主品牌,在酝酿一轮起义,这是通往自强的破茧成蝶之路。尽管征途是痛苦的。现在正是几乎被逼上绝路的自主品牌揭竿而起的时候。工信部部长苗圩提出建设汽车强国的三大条件:要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知名的世界企业和品牌;要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要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支持和引领世界汽车产  相似文献   

2.
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3.5%,成为按国别划分的细分市场中增长最快的;2006年前10个月,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市场份额已升至26.4%,按国别分首次超过日系、韩系、德系、美系、法系品牌,位居第一。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品牌汽车用实力说话,用数字证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绝不仅仅是用来"换技术"的,只要能果断抓住机遇,自主品牌汽车大有可为。2007年,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份额这一对中国汽车工业非常关键的数字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相似文献   

3.
2012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实现了增长,民营自主品牌企业表现较为抢眼,自主品牌基本走出了萎缩不前的阴影。2013年随着"十二五"的迫近,以及新产品投产、新政策的出台,预计今年乘用车整体市场会增长10%左右。  相似文献   

4.
2007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在国内轿车市场上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上半年自主品牌轿车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产销量增长幅度都在国内轿车市场中名列榜首,市场份额达40%,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成为2007年国内轿车市场的最大看点。市场总是向强者致敬,原本对自主品牌轿车市场竞争力"不屑一顾"的合资企业,对于自主品牌的认知也  相似文献   

5.
奇瑞的转身     
<正>目前奇瑞的销量有所回升,在自主品牌销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奇瑞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希望,这一切归功于奇瑞的转型,如今奇瑞已经以新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相比之前追求速度和销量的增长,如今奇瑞更加注重"品质、品牌、效益"的保证。"今年以来,自主品牌的持续下滑是汽车行业内最优心的话题,多数人持悲观和观望态度。然而奇瑞近几个月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自主品牌的希望。近期,奇瑞捷报一个个传来:销量开始反弹,J.D.Power售后服务满意度跃居前六。种种迹像表明,奇瑞开始恢复元气,正从泥沼中一步步走出来。  相似文献   

6.
关于轿车市场自主品牌份额下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客观角度剖析了自主品牌轿车企业产品在发展空间和市场占有份额面临"缩水"的趋势。并从多角度提出了改变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扭转市场份额下滑趋势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磊 《汽车与配件》2014,(44):43-45
<正>随着产业体系能力的建设与提升,自主品牌凭借其性价比优势,也就是所谓的低价策略,仍然会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业界不必为一纸品牌忠诚度调查数据,就对自主品牌的发展前景过度忧虑。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日发布的一份名为《品牌忠诚度之争:中国汽车市场的下一场战役》的报告,通过调查发现,国内85%的自主品牌车主计划在购买新车时"更换品牌",其中仅有30%的车主愿意继续购买其他自主品牌,而这一比例远低于其他汽车主要  相似文献   

8.
<正>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满满走过了一个甲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汽车强国梦"自然也构成了"中国梦"的脊梁。如果说拥有"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世界一流的企业和品牌、人车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是汽车强国的重要体现,那么,自主品牌高端化也是中国汽车强国梦的历史选择与时代要求。随着自主品牌在中低端市场受合资自主品牌高性价比竞争优势的残酷挤压,随着"十二五"中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及国内汽车  相似文献   

9.
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减速增长态势,伴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升级,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合资乘用车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另外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固守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因此,非常有必要系统地进行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竞争力对标,从而指导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改善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概念实质上包含了四层含义:(1)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竞争力分析是相对于合资品牌企业的竞争力;(2)体现为产品或服务优势;(3)体现为企业持续拥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总体上呈现减速增长态势,伴随着汽车消费的日益升级,乘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主流合资乘用车企业凭借产品优势,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利润总额;另外一方面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固守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企业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为帮助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对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和合资品牌乘用车企业进行竞争力对标分析,并针对自主品牌竞争现状提出了我国自主品牌竞争力改善和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大力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近几年,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自主品牌汽车有了长足进步。汽车自主品牌数、市场销量、美誉度等,都有了较大提高。由于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倡导政府采购要优先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及  相似文献   

12.
程红 《驾驶园》2014,(2):43-43
<正>在轿车大量进入家庭的时代,政府用车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目前公务车约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的10%,军队用车所占比例就更小。在中国的自主品牌中,安凯宝斯通通过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异的市场表现,率先抢占了自主品牌的"代言"宝座,进入军队采购目录。而随着更多的公务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也让自主品牌获得了更多展现实力的机会。早在产品问世之初,安凯宝斯通就非常看重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和军队,将其视为企业的主要商机。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北京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202%,创造了中国品牌汽车前所未有的"北京汽车速度"。王铭东给我们介绍了2014年北京汽车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规划。今年自主品牌的"十二连降"一直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自主品牌的未来路在何方"类似这样的疑问不绝于耳。而作为自主品牌企业,北京汽车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北京汽车累计销量208303辆,同比增长88.6%,远高于整体市场10.2%的增速水平。其中轿车业务实现累计销售70988台,同比增长158.8%;微车业务实现累计销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品牌的三个属性,确定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本土开发、知识产权归己所有且又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就是合资自主品牌。推动合资自主品牌发展,有利于中国汽车未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合资企业的根本利益。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品牌建设,合资企业才能有效培养研发能力和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建立和发展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扫除原来合资企业遇到的开拓海外市场的相关障碍,有利于其实施海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上攻之累     
王威 《时代汽车》2011,(7):72-74
当合资车企一脚跨进中国自主品牌的传统市场时,自主品牌选择上攻同样是好事一桩,毕竟,在中国的市场上,中国的自主品牌有必要给予一定分量的还击,虽然,当前这只拳头还不够分量。  相似文献   

16.
郑云 《时代汽车》2012,(10):52-53
自主品牌今年对外出口成绩喜人,但是成绩背后还存在着隐患。今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地求生的境况,与合资自主完全呈现两极分化发展趋势。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不同,今年自主品牌对外出口的成绩还颇为亮眼,但不断有召回的消息传来,却又给自主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7.
王威 《时代汽车》2011,(7):68-71
阴霾散去后的国外汽车市场悄然复苏,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正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一向局限于向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出口的自主品牌,将加速向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进军。  相似文献   

18.
在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还处于"一个品牌,多款车型"的阶段,分网销售主要指的还是分渠道销售。据了解,目前自主品牌大都按产品类型而不是品牌定位分网销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日趋饱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走出去"的愿望日益强烈,金砖国家开始受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广泛关注。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汽车工业发展却普遍相对较晚,市场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研究各国经济状况、开放程度、市场潜力、燃料价格等汽车产业发展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并结合各金砖国家汽车市场发展现状和特征,分别提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入不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用率持续走低,已经连续11个月下降,但自主品牌MPV却脱颖而出,成为汽车市场的增长亮点。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MPV的销量占据了MPV总销量的85.1%。自主品牌局面虽然低迷,但MPV继续深耕这一细分市场,或许能够扭转乘用车市场颓势。曾经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汽车细分市场小门类,如今却"咸鱼翻身",销量增长惊人——这就是MPV。2013年,MPV创下了同比增长1.6倍的可观成绩。2014年上半年,MPV销量增长势头不减反增,4月份同比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