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6,(2):11-11
日韩汽车在北美市场推进又有新动作。韩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起亚汽车(KIAMOTORS)3月13日宣布将在美国投资12亿美元建立其第一家汽车制造工厂。  相似文献   

2.
1国内外汽车维修市场发展比较 在国外,汽车维修的利润与整车销售的利润相当.但在我国情形就大不相同.同样投资的维修厂和整车销售公司的利润有成倍的差距。拿美国来说,据有关资料显示,其维修服务机构大约有12.5万家,从业人员350万人,年产值1200亿美元,年平均经济效益为96万美元:而我国维修企业年平均效益要低得多。  相似文献   

3.
《时代汽车》2008,(4):32-32
3月19日,日本汽车工业会表示,受国际能源价格暴涨和员工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08财年(2008年4月1日开始)日本市场的新车销量将比本财年可能下降0.6%左右.降至530万辆。同一天,日本汽车工业会会长张富士夫还表示,如果日元升值的趋势继续保持下去.那么,在2008财年,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盈利空间还将继续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4.
《经济导报》2006,(1):152-152
北美汽车行业开始进行结构重组。福特、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等美国汽车制造商都面临着劳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困境,在与美国国内市场上的外资汽车制造商竞争过程中,这些公司倍感吃力。  相似文献   

5.
2006年对于美国、日本的汽车公司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美国汽车市场上演了一幕"美退日进"的大戏。在这场大戏的背后,是美日厂商为脱困和扩大盈利对公司人员、产能和生产计划所进行的大调整。  相似文献   

6.
吴勇 《汽车情报》2006,(3):12-14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家庭轿车的逐步普及,社会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给汽车售后服务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和丰厚的利润。如果把整车销售作为汽车市场的“车前市场”,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应、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服务都可以称为是汽车后市场。在美国,汽车售后服务业是有名的黄金产业,美国汽车售后服务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999年美国汽车售后市场的规模为2582亿美元,从业总人数约370万人,经营场所约49.5万个,汽车维修业的利润达到27%。据统计,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配件》2005,(51):13-13
2006年1月8日是北美底特律车展媒体日,吉利将会在Cabo中心广场展示大厅向北美媒体展示旗下车型自由舰等。吉利是首家参与北美车展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公司预期在2008年或2009年进军北美市场。吉利的工程师们现正在加紧对车辆设计,工程及制造进行适当改进,以使产品更符合美国安全性能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自动变速器车型的销售超过了手动变速器车型的销售。中国将成为一个类似于北美和日本,以自动变速器为主导的市场。全球主流的整车企业和变速器制造企业都在积极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更加重视对于先进自动变速器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培养。自2002年中国汽车市场开始"井喷"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在短短的10年中完成了发达国家经历了1 00年才完成的数量积累,但是数量的变化并不必然带来质量的提升。与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工业强国比较,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的差距是明显的,其中在先进自动变速器领域的差距更是显著。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利润还是从销售数量看,全球的汽车制造商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日本人距离统治底特律还有多远?以及在欧美之外的新兴市场,到底隐藏了多大的汽车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汽车杂志》2004,(3):51-63
在1月4日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开幕的北美汽车展(底特律车展)上,美日汽车厂商的攻防战略引人注目:美国将进军日本最擅长的轿车市场,而日本则将挑战美国占据绝对优势的皮卡市场。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配件》2008,(19):13
原材料价格涨价和日元升值影响,丰田汽车公司日前宣布,本月起将提高在北美市场的大部分车种的销售价格。预计未来还将有同样依赖北美市场的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跟进涨价。  相似文献   

12.
数据库     
《汽车杂志》2007,(3):28-29
4000亿 日元持续贬值,肥了日本汽车制造商,与2005年9月底1美元兑110日元的汇率相比,现在日元对美元已经贬值了约7日元,日本6大汽车制造商仅因为汇率因素就增加营业利润4000亿日元,甚至还会更多。  相似文献   

13.
钟健新 《汽车杂志》2005,(2):102-111
2005年1月9日-23日,在美国底特律举行北美车展。在这个每年一度的国际车展上,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倾巢而出,打磨旗下众多的品牌。  相似文献   

14.
马文 《北京汽车》2004,(2):25-29
全球汽车市场烽烟四起,汽车制造商正在全力拼搏,以图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由此,世界汽车市场上以美国汽车巨头为首,欧洲汽车厂商和日本汽车厂商群雄争夺,俨然早已形成三足鼎立的犄角之势。  相似文献   

15.
4月17日,由于预计经济衰退将使北美商用车需求急速下降,日本最大的卡车制造商日野汽车公司决定关闭一家在美国加州的汽车工厂。  相似文献   

16.
汽车零部件制造商TRW控股公司宣布,由于安全装置,如安全气囊和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在海外市场销量火爆。其第二季度盈利上升31%,达1.27亿美元,并决定提高今年的预期销量,至164亿~168亿美元左右。TRW70%的销量来自于欧洲、亚洲及南美市场。公司正在扩建海外低成本地区的生产平台,以获得更大利润。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28):32-35
日本车用了三十年时间在美国市场将舢板变成了巨舰,把美国三巨头的利润表一次次地涂改。韩国车又紧跟在日本车后面蜂拥驶进美国,不断蚕食掉美国车的份额,现在又闻得日韩近邻中国车也要来动美国的“奶酪”,不免触动美国车圈对今后来自东亚的“第三次浪潮”的忧虑。出口只有先为利润而战才能后为自身品牌乃至国家形象而战。中国不但要为世界贡献出具有巨大潜力的汽车市场,同时也要为世界贡献出优秀的汽车制造商,以公平的权利去分享世界市场。钟师对此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配件》2010,(44):11-11
管理咨询公司柏亚(PRTM)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破产与合并”研究结果,涵盖的560家供应商去年的总营业收入高达2.14万亿美元,分别来自欧洲、北美、日本和韩国,以及包括巴西、中国、印度在内的一些高速发展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9.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5,(32):22-23
一向以大排量、高油耗汽车消费为特点的美国汽车市场最近出现了一股小排量汽车消费的清风。这是因为美国消费者已经看不到汽油价格从历史高位下调的前景,而开始眷顾小型汽车了。售价14000美元以下的节能小型车已经时来运转。马上就要在中国上市的雪佛兰Aveo在美国销售正旺,今年6月份销售同比激增66%。该车在美国销售最低配置价9995美元。日本三大汽车厂也正跃跃欲试,抢占美国小型车市场。  相似文献   

20.
钟师 《汽车与配件》2005,(32):28-31
几个月来美国车都底特律地区一直笼罩在沉闷的气氛中,自“9.11”以来,为挽救可能进入冰冻期的汽车市场,美国汽车三巨头使出了副作用极强的解救药——零首付,虽然借此拯救了北美车市,维持了美国庞大的汽车生产线不停运转,表面上仍维系住了巨大供应链的生存,但是落下了严重的内伤。在制造利润早已成鸡肋之时,主要利润来源的金融业务源头被缩水大半,经营利润急剧下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