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大规模插电式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安全运行造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配电网负荷的电动汽车分布式一致性最优充电方案。该方案采用双层优化结构:上层以减少配电网负荷波动与满足充电站功率需求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各时段电网分配给充电站的功率;下层在充电站功率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以最大化整体用户的利益和减少充电电流波动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充电协议求解电动汽车的最优充电功率。该协议是分布式的、可实现电动汽车的即插即用,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扩展性。该方案既保障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又提高了整体用户的满意度。仿真验证了方案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微电网技术和电动汽车的充电模式,并分析电动汽车通过V2G(vehicle-to-grid)接入电网的作用以及未来电动汽车接入微电网的技术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适应充电方式、通过智能化的微电网充电控制,可以降低电网负担并保证充电效率和使用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魏阳喆 《时代汽车》2022,(2):108-109,120
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成为接入电网的一个负载,大量用户在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对电网造成了一定压力.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阐述目前的应对策略,指出了目前应对策略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大规模无序接入将给电网带来峰谷差增大、电能质量下降、电网运行优化控制难度增加等不利影响。应用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 (Vehicle-to-Grid, V2G) 控制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过程,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并起到削峰填谷、平抑可再生能源的作用。近十年来,该项技术已成为电动汽车与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阐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基本概念及发展现状,重点从电动汽车集群充电需求和放电能力的时空分布、基于V2G的协同调度、市场机制及经济运营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V2G在“双碳”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对电动汽车调度及应用问题研究中常用的求解方法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了V2G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动汽车集中充电时电网负荷较大的问题,结合电网分时电价时段划分和局域配电波动情况,综合考虑充电站内电动汽车有序充电和用户自主选择响应的需求,提出了基于电动汽车分时预约充电的设计方案,结合仿真与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非预约充电方式相比,每天预约谷期充电1次的电费可节省约16.03元,比平期时间段节省约6.97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动汽车发展进入高速成长期。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入网和“即插即充”充电行为将引起电网峰谷差增加,电能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用电需求的同时,又能使得配电网正常运行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合理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调度以及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友好互动,需要围绕充电站/换电站、电动汽车电池、用户、聚合商等多种参与方的关键模型和优化算法。文章从充电站/换电站布局模型、充电需求预测模型、充放电响应度模型、充放电优化调度模型等方面对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关键模型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聚合商和虚拟电厂两种模式,能有效实现电动汽车可调度资料整合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优化,对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形成支撑。  相似文献   

7.
《汽车实用技术》2014,(3):50-56
<正>据报道,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Institute)、戴姆勒集团、德国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yofStuttgart)正在联合开发一个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全新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以及满足大规模车队充电需求的能量管理系统,项目名称叫做"ge@work"。项目中将设计一种能够为不同种类电动汽车(指燃料电池车、液流电池车、混合动力车等)同时提供充电服务的小型智能电网。今年,研究小组将在弗劳恩霍夫研究中心斯图加特工业区建立一个利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目标的实现,对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对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解决方案及家庭分布式储能模式。  相似文献   

9.
如今,电动汽车大多采用无序的方式进行充电,由于电动汽车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数量不断增加,因此这就会对电网造成不良的反应,使得电网难以保持稳定的运行。因此,如何才能够消除电动汽车充电带来的不良反应,并有效的降低电动汽车的充电成本已经成为研究人员们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能够提供实时电价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导航系统,用户可以在系统当中得到更为良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今家用纯电动汽车的几种充电方式进行阐述及对比,结合调研实例,对充电方式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对相关组织群体提出建议,进而推动纯电动汽车乃至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技术进步和大规模普及。  相似文献   

11.
充电接口的电子锁是电动汽车推广的前提条件之一,电子锁是电动汽车充电的安全性保证。本文介绍了国外充电接口电子锁的发展和现状,结合中国电网行业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分别对国内车辆端、桩端的电子锁的应用和技术细节做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和充电安全的深入研究,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特来电在充电设施层和充电网大数据层建立了保护电池汽车充电安全的两层安全防护技术。通过两层安全防护技术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与充电安全相关的实际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从与充电安全相关的变化趋势、故障分析、防护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对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一辆纯电动汽车组合仪表上的低压蓄电池故障灯点亮,在车辆上电以后,维修技师通过检测低压蓄电池的充电电压低于12.5V,发现低压蓄电池无法充电。对于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低压蓄电池无法充电的故障现象,维修技师必须了解DC-DC转换器的工作原理与检修技巧。  相似文献   

14.
开路电压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参数之一,对电池电量(SOC)参数的估计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在电动汽车实际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的稳定开路电压状态却往往很难得到。传统的试验获取开路电压的方法难以满足动力电池复杂的实际工况条件。为准确获取实车动力电池的开路电压值,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动汽车在充电完成状态及下次启动状态的动力电池电压状况,利用随机森林回归(RFR)算法预测动力电池电压变化特性,实现了对充电完成状态的开路电压预估,估计精度可以达到87%,为SOC标定、电池等效电路参数辨识和SOH估计工作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施涉及电网、充电桩和车辆三方面,电能质量、充电设施和车载充电装置的性能、充电通信兼容性等均会影响充电过程,其中,电能质量对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影响,在现有国家标准中,并未做出详细规定。通过对国内充电桩、充电站基数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电能质量调查、采集,分析所采集城市的电能质量相关具体数据,总结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研究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津汽车》2009,(8):6-6
福特汽车2009年8月18日宣布,公司正与美国能源部以及数家公司联合测试电动汽车的充电电网系统。参与此次测试的合作企业多达20余家,合作期限为2年。充电电网的设计目标是车主可以控制何时开始与结束给电动车充电。  相似文献   

17.
《天津汽车》2011,(11):6-6
2011年11月10日,国家能源局在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透露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方面的最新进展。关于产业发展的标准,国家能源局和国标委成立了一个充电设施的工作组,由国家能源局牵头开展工作,目前该标准体系已经搭建完成,相关企业和专家已经形成了162项标准,主要是为了配合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7大新兴产业领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家能源局相关部门正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主动混合脉冲式充电策略(AHPC)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主动防护系统。在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进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主动混合脉冲式充电策略,精准计算充电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并建立精细化充电设施故障指标体系,对充电设施进行故障防护。主动防护系统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锂电池内阻估算误差小于3.5%,开路电压估计误差小于0.3%,并可实时监控充电状态,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防护和寿命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中接入大型风电不仅可以提高电网调度的可变性,而且也可以有效的增大电网调度运行的不确定性。如果风电场需要深入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调度的具体影响,就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净负荷,然后还需要对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前后的负荷和净负荷特点做对比和分析。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风电接入会电网频率控制区的CPS2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退役汽车动力电池资源浪费和传统电动汽车占用电网资源的问题,文章以退役汽车动力电池储能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结合了电网,退役储能系统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多输入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文章从功能描述,装置选型及实验验证的角度出发,验证了该多输入充电装置方案切实可行,同时证明了该装置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增加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率和新能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