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通过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进行分析,结合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为高速公路与水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城区硬化面积比例逐年增加,原有地表状态被破坏,使得城市洪涝灾害时有发生。海绵城市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城市洪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举措。介绍了海绵城市理念用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设计思路、技术措施,并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措施,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结合某工程实例,论述了城市排水工程的详细设计构思,给出了调蓄容积、年径流量控制率、径流污染削减率等指标的控制原则,通过设置调蓄水池、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措施落实控制指标,使外排至市政雨水管网的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体现了工程项目的海绵特质,对海绵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要求优先考虑留住有限的雨水,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常规的道路排水要求快排,从而防止地面水和地下水对道路的结构稳定造成破坏,但其与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相违背。以江苏省镇江市五凤口高架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为例,探讨既满足道路功能,又符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道路设计方案。同时,基于"改排为收"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多功能调蓄塘工程的整体流程。因地制宜地设置多功能调蓄塘,解决了区域路面淹水问题,项目完工后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海绵城市建设中道路工程规划设计变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全面推开,城市道路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如何变革才能满足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为探索道路工程落实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的适宜途径开展相关研究。分析海绵城市的内涵及其对道路工程建设的新要求,并阐明道路基本功能与新要求的关系。总结道路工程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新要求需要变革的规划设计技术,涉及道路平面、竖向、横断面及结构设计等。从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两个方面探讨促使技术变革实现所需进行的法规完善。最后,提出通过完善设计规定与技术规范自上而下推动道路工程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瞭望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于2016年完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旨在引领"十三五"中国城镇化总体规划建设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目前正在编制中,有望2016年完成。该规划将为中国推进省域空间规划、108个城市总体规划、乡村规划以及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提供重要指引。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仇保兴指出,新常态下城乡规划必须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当前各地正在推进的海绵城市概念内涵仍在发展之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2018年6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布了《江苏省海绵型道路建设与运行维护指南》,并在全省城建系统内推行。指南以问题为导向,全面考虑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并兼顾不同气象水文条件和地区的投资公平性,提出了海绵型道路的建设目标与指标,用于指导江苏省的海绵型道路建设。对该建设目标与指标进行解读,有助于理解该指南,也可为江苏省外的海绵型道路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利用下沉式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的雨水调蓄系统进行道路排水设计的方法,为今后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兴起和不断深入,道路建设行业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实践,透水沥青路面作为新型路面材料成为业内专家研究对象。围绕透水沥青路面材料组成及路面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河南某透水沥青路面省道的建设为基础,进行了透水沥青混凝土的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透水沥青路面关键施工技术,并通过路用性能和后期渗水检测验证,研究认为透水沥青路面在不降低路面行驶舒适性的基础上,能够在雨季达到雨水快速渗透的作用,是未来路面结构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市场体制的建立,国家政府职能、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革。城市经营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思路、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运而生,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目前,城市经营理念已经成为政府、学术界倍感兴趣的话题。文章对城市经营的概念及意义作出解析,并就其对南通城市建设的指导进行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