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就地冷再生就是利用现场再生设备一次完成原路面进行破碎、添加新粘结剂、拌和、摊铺的施工工艺。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能够节省工程投资,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因为冷再生技术受旧路面状况、交通荷载、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加强研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控制。阐述了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优点以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
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在常温下使用冷再生机械一次性完成旧路面及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铣刨、破碎、添加再生材料、拌和、摊铺等作业过程,经整平、碾压成型后的再生层恢复达到路面底基层技术要求的一种施工工艺。通过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在105国道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探讨了水泥稳定冷再生技术的机械组合、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从人员机械配置、旧路面材料分析、补强、破碎拌和、整形、碾压、养生,到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技术是指把旧沥青路面面层、基层掺入一定数量、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或稳定剂、集料),按照设定的厚度,用冷再生机进行破碎拌和处理后,整形、碾压,并经后期养生,使其达到设计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指标要求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充分利用旧路面层材料、保护环境、质量可靠、施工进度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人根据路网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对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为此对冷再生施工主要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对公路大修工程中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首先分析了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的优点,进而从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和施工作业管理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以提高其施工水平,确保路面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就地冷再生是一种非常符合农村公路改造需要的快速改造技术,符合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方向.文章以某农村公路改造为例,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农村公路改造中的应用,针对路面病害程度的不同分别采取泡沫冷再生和水泥冷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6.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对原路面和基层回收材料进行分析,用掺入不同水泥和新骨料的冷再生基层材料,对处于不同面及基层厚度比的材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抗冻性的实验研究,并结合路面弯沉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路面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地冷再生是在自然环境温度下,连续完成旧路面材料的铣刨、添加定量的新材料(水泥、水、骨料)、充分拌和后就地碾压成型,经养生形成满足路用强度等指标要求的新型路面基层。改建工程应用冷再生技术,避免了废料堆弃的污染,充分利用旧路的材料,减少了新材料开采,具有重大的环保效应;由于无需对旧料实施专门破碎、运输工序,工期缩短,并节省了材料和运输成本,冷再生技术在道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详细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场合及技术特点,阐述了就地冷再生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合料组成设计、冷再生水泥稳定基层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对以后冷再生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旧路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做进一步分析。先介绍了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对其工艺原理、配合比等进行研究;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以加深相关人员对该技术的认识,为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全深式冷再生沥青层铣刨厚度宜小于40%,但实际工程中常会遇到沥青层厚度超过40%的情况。通过对镇江市干线公路路面旧料的级配及路面结构层进行分析,进行高沥青层厚度比例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沥青层厚度占总再生厚度比例的60%。利用振动成型法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成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含量为3.5%时,高沥青层厚度比例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5 MPa,满足规范要求。对就地冷再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对施工路段进行取芯检测,再生路面性能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为高沥青层厚度比例的就地冷再生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大修工程中,采用就地冷再生工艺对老路面进行处理后,路面强度的均匀性得到了改善,这样对上部补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受力非常有利,避免了局部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问题,更节约材料,减少造价,而且施工方便,缩短了工期。经试验检测,冷再生路段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各种路面再生技术中,较为符合农村公路建设需求的一种快速改造技术。以某农村公路的改造施工为例,探讨了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该项工程改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为例,分别在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准备以及施工作业管理三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的施工技术,可以为相关技术人员开展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作业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施工路段总长度为2—5km.宽度为12m。在本工程的路面大修工程中采用的是冷再生技术。首先对路面进行冷破碎翻送,接着添加适当的水泥以及适量的外加剂.然后进行拌和和摊铺.最后进行碾压压实。在施工之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勘察,并组织施工人员对路面的前期病害问题进行处理.挖补重铺和封层罩面。接着根据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就地水泥冷再生基础施工。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就地冷再生路面基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利用水泥为添加剂的冷再生混合料形成路面基层(底基层)的适用性;在参照国内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的具体情况,研究适用于城市道路现状的基层(底基层)冷再生施工工艺;研究旧路就地冷再生施工时,对于路基承载能力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在旧路改造工程中的成功应用,阐述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分析了冷再生基层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具有施工方便、低碳环保、工期短、造价低等优势,非常适用旧路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17.
以如皋市2014年白江线强度提升工程(K9+600~K18+557.6)的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为实例介绍了详细的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要点,分析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大中修工程中应用的前景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农村公路网络不断完善,早期建设的一部分公路已老化破损,公路建设的重点正由新建向改造和大修过渡。在旧路改造过程中.对旧路面的处理是公路建设者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传统的将旧路面材料废弃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其可利用的价值.而且废料堆放占用耕地和空间.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为此.在对农村公路何茨线改造过程中.我们大量采用了冷再生技术,冷再生就是将旧沥青路面材料.包括面层和部分基层材料.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和机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沥青、水泥)、水和新的石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就地拌和.  相似文献   

19.
李秀丽 《北方交通》2023,(10):55-58+62
为研究水稳基层冷再生技术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依托某实际工程,对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和水稳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技术不仅可以确保提升改造后路面的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还可以极大地利用废旧资源,绿色环保,实现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广西G324线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梧州段)中,对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是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结合该工程,对掺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基层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铺筑试验段,验证其使用效果,分析其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的沥青路面大修应用该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