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梁山隧道岩溶管道群涌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圆梁山隧道出口工区DK361+764处岩溶管道大规模涌水、突泥的过程,揭示了石灰岩地区背斜构造中岩溶的发育特点及其对隧道施工的危害,阐述了该岩溶的治理措施及施工过程,取得的经验可供今后处理同类岩溶问题时借鉴.  相似文献   

2.
广西作为我国碳酸盐岩分布面积最广、岩溶最发育的地区之一,岩溶路基病害问题普遍存在于广西高速公路的建设之中,其中,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处的岩溶通常较为发育。文章以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K34+600~K35+000段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处的岩溶路基为例,通过综合勘察,分析了该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位置岩溶发育模式与发育特征,并对该处岩溶路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提出了相应的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受岩溶地质复杂性的影响,岩溶隧道施工中常常发生突水灾害,从而往往诱发地表沉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根据岩溶隧道突水诱发的地表沉降分析岩溶发育区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地表沉降图为基础分析地表沉降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发育区的地质构造,并结合沉降区附近的地质资料分析岩溶发育区边界;根据沉降中心与河流的关系,分析隧道突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文章依据龙厦铁路象山隧道YDK24+098岩溶突水诱发的地表沉降资料,通过对该隧道岩溶发育区的地质构造、隧道纵向岩溶边界、隧道突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的分析,验证了上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平南三桥桥位区施工图详细勘察地质钻探、工程物探资料为基础,结合南岸拱座基坑开挖验证调查,分析桥位区岩溶发育特征,探讨影响岩溶发育的因素,发现桥位区岩溶发育主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柴河特大桥岩溶强发育区桩基施工特点,以12#主墩桥梁桩基施工为例,对岩溶强发育区桩基施工方法及特点进行阐述,重点对地质核查、施工准备、外钢护筒设置和冲击钻孔施工等流程进行系统说明。研究成果为岩溶地区桥梁桩基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贵州某高速公路岩溶发育区隧道施工工程实例,得出岩溶发育区隧道施工控制要点,并总结了隧道溶洞处理方法,为今后公路隧道施工处理类似工程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托岩溶地质改扩建桥梁拼宽工程,结合其岩溶发育地质情况,从施工钻探、回填冲击法和护筒跟进法等方面介绍了岩溶地区桥梁桩基的施工要点,并探讨了桥梁拼宽中的施工要点,为同类型岩溶区改扩建桥梁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防治长大岩溶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问题,有必要深入开展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溶蚀作用机理研究。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实验装置,开展了不同工况下溶蚀磨片的溶蚀实验。在对溶蚀实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分形理论开展溶蚀磨片的微观岩溶分形特征分析,借助水化学动力学理论开展溶蚀液的水化学动力学参数和水化学分形特征研究,进一步探索岩溶形态分形特征与水化学动力学特征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溶蚀实验水化学分形评价指数与微观岩溶分形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总体上是显著的,为深入认识岩溶地下水作用机理、开展岩溶发育程度评价技术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矿粉是沥青混凝土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矿粉只能采用石灰岩或白云岩磨制而成。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分析了水泥替代石灰岩矿粉后对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得出在沥青混凝土中利用水泥替代矿粉的可行性及合适的替代量。  相似文献   

10.
长凼子隧道横穿长江支流大溪河分水岭--齐耀山复式背斜,为非单一碳酸盐岩溶区.区内岩溶及岩溶水受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文期、地层岩性、构造地质控制,岩溶发育,岩溶地下水丰富,给隧道施工带来很大危害.文章对长凼子隧道岩溶突水、突泥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对类似岩溶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白龙山隧道地下岩溶水对隧道两侧边墙中间造成开裂、变形、凸出的典型实例,介绍了石灰岩地区岩溶水对隧道安全造成的危害,详细分析了它的形成原因及处理过程,探讨了怎么预防岩溶水对隧道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长大隧道岩溶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问题已成为倍受关注的国际性难题,需要进一步从岩溶作用机理方面开展研究,准确认识和评价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发育程度,从而为解决岩溶地质灾害问题的关键技术提供基础理论或方法。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岩溶含水介质的特性研究入手,开展岩溶地下水与岩溶形态之间的作用规律及相关性研究,建立基于水化学动力学-分形指数的岩溶发育程度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进一步形成岩溶发育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渝怀铁路武隆隧道2~#暗河为例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对比性较好,对同类隧道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曹大桥地处岩溶发育地区,溶洞、裂缝、溶沟异常发育,形状各异,'极不规则.地质情况十分复杂,钻孔灌注桩成桩较为困难.本文介绍上曹大桥成桩过程中通过溶岩区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工程物探作为公路勘察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岩溶路基探测中发挥的优势更加突出。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选用超高密度电法和地震映像法对现场进行探测,查明了测区的岩溶发育情况和分布范围,结合钻探验证,有效地完成了岩溶勘察任务,为路基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表明,结合现场地形地貌条件,选择两种或以上合适的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可使勘察结果更加准确、高效、经济。  相似文献   

15.
西南某隧道岩溶水发育规律及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地下水是隧道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水文地质问题。文章通过对渝昆高铁某隧道两侧的地表和钻孔调查,在关键地质点和水文点进行量测取样,并复核区内主要泉点、溶洞水及河流的流量,结合水质简分析和同位素分析结果,查明了隧址区可溶岩分布和岩溶发育规律,分析了岩溶水的赋存及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理清了各含水层之间及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根据岩性和构造划分可能的集中涌水段、涌水量和风险等级,将隧址区划分为1个一级岩溶水系统和4个二级子系统,并将涌水危险性分为4个等级,隧道纯可溶的水平径流带为岩溶涌突水的高风险段。研究成果对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喀斯特地貌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华北地区的岩溶陷落和南方的天坑都是由于岩溶造成的,岩溶陷落柱和天坑的直径总几十米到几公里不等,对工程施工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建筑工程都在岩溶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面临较大的通行压力,为了向公众提供一个更高品质的通行和综合服务环境,对柳州至南宁高速实施"四改八"扩建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岩溶发育的主要形态及其对改扩建公路的影响、岩溶发育的基本特征、岩溶地基病害类型及岩溶路基处治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武隆隧道通过地段岩溶发育、岩溶水量大,对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结合对岩溶整治方案的研究,从施工安全防护、岩溶水处理、岩溶地段隧道结构、基础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岩溶地段隧道设计构思和经验教训,阐述了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并对隧道内岩溶暗河的整治设计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兰渝线新龙凤隧道涌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兰渝线新龙凤隧道发生的岩溶涌水突泥地质灾害问题,在对隧道地质环境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隧道所处地段的岩溶发育强度、岩溶水动力垂直及横向分带,以及大气降雨条件等方面分析了隧道涌水的原因,认为新龙风隧道发生的涌水是揭露中小型岩溶管道所致,涌水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大气降雨.  相似文献   

20.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野外资料进行圆滑滤波以及静态校正后,以卡尼亚电阻率二维反演剖面为实际勘察资料,在电阻率二维反演剖面的基础上进行了地质推断解释.文章中将该方法应用于汕昆高速公路广西境河池至百色段岩溶区深埋藏大湾隧道勘察,并结合工区地质平面图资料以及物性参数,对地下复杂岩溶病害进行了推断解释,成功划分了隧道经过处溶蚀发育区、岩溶破碎带的分布情况,并给出了治理建议,为隧道后期优化设计、施工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