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季节性冻土地区分布广,冬季路基易吸水冻胀导致边坡失稳和路面翻浆唧泥病害。采用石灰与粉煤灰对黄土进行联合改性的抗冻性能室内试验,通过对冻融循环前后不同石灰和粉煤灰配比下联合改性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选取性能较优的联合改性黄土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联合改性技术不仅能提高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降低其渗透系数,而且还能明显提高路基抗冻性能;联合改性黄土最佳掺配比为石灰和粉煤灰用量分别为黄土用量的6 %,8 %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处理黄土地区桥头跳车问题,文中提出采用土工格栅加筋石灰黄土填筑桥头路堤的方案,首先对石灰黄土完成三轴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石灰掺量;然后采用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分别对土工格栅加筋石灰黄土的强度和刚度特性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强度和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对于文中采用的黄土,当采用石灰进行稳定时,经济合理的石灰掺量为5%~7%。②采用土工格栅加筋的石灰黄土与纯黄土相比,其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均有显著提高。③试件中的加筋层数越多(即加筋层间距越小)时,土工格栅加筋石灰黄土的抗压强度与回弹模量越大。当加筋层数达到一个较高值后,再增加格栅层数对抗压强度的提升较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石灰改良黄土和水泥改良黄土的强度机理、压缩特性、水稳定性、强度特性以及影响这两种改良材料工程力学特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高速铁路黄土路基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皖西中膨胀土石灰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皖西典型中膨胀土及其石灰改性土,进行了系统的物理特性、胀缩特性、强度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膨胀土具有较强的吸水膨胀软化特性,其CBR值低于3%,不能满足路基对填料的强度要求,用作路基填料必须改性;经石灰改性后,其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显著降低,亲水能力大幅度下降,水稳定性较好,能有效抑制其胀缩潜势和提高土体强度,能满足路堤填筑的要求。中膨胀土石灰改性的质量掺入比按6.0%控制,压实含水量以控制在最优含水量±3%范围内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沿线缺乏优质填料的情况下,为满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要求,黄土需采取处治措施后才能用作路基填筑.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方案的处治黄土物性指标、击实特性以及强度与变形特性,确定了黄土填料最佳处治方案,并对其长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治后黄土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均增大,但液限提高程度相对塑限要大;处治后黄土的强度和变形满足规范要求;不同方法的处治效果依次为:水泥处治>水泥+石灰处治>石灰处治;在最优含水率附近施工能获得较高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石灰、粉煤灰黄土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3组配比石灰、粉煤灰黄土击实试验,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干湿循环作用下、冻融循环作用下及不同饱水时间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石灰、粉煤灰黄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缓慢增长,180d强度可达到3.5~7.5MPa;28d龄期石灰、粉煤灰黄土经过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率在32%~47%之间,经过10次干湿循环后强度降低率在17%~35%之间,4~6次冻融循环或干湿循环后强度基本趋于稳定;28d龄期石灰、粉煤灰黄土经过4d饱水后强度降低率在15%~24%之间,2d饱水后强度基本上趋于稳定。结果表明:28d龄期以上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已经完成50%左右的强度增长,且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0.05∶0.15∶1和0.05∶0.2∶1配比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力学指标比较接近,0.05∶0.1∶1配比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力学指标较差,在工程应用中应优先考虑0.05∶0.15∶1和0.05∶0.2∶1配比。  相似文献   

7.
通过击实试验,获得了不同石灰掺量石灰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通过对不同压实度、石灰掺量和龄期的压实石灰黄土进行压缩试验,得到了各参数对压缩变形的影响规律及施工中选择依据。绘制出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的归一化压缩曲线,从而可方便地计算不同压实度石灰黄土路基的沉降。发现侧限割线模量和压力成正比,表明侧限压缩割线模量分析法适用于压实石灰黄土。给出了计算压实石灰黄土路基沉降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改性生石灰粉的研制与试验路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制出一种改性生石灰,其稳定地是一种早强的石灰土,并有较高的后期强度,试验路工程证明改性主石灰稳定土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矿渣粉稳定黄土强度试验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军  沙爱民 《公路》2007,(4):176-180
针对公路工程石灰稳定黄土早期强度低、耐久性能差及水泥稳定土成本高、施工质量控制难等问题,利用矿渣粉,并掺加激发剂和粉煤灰,综合稳定黄土。按照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验,进行了矿渣粉、石灰和水泥稳定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等稳定材料掺量条件下,矿渣粉稳定黄土7 d抗压强度要明显高于石灰稳定黄土,与水泥稳定黄土同期抗压强度相当,而矿渣粉稳定黄土性能价格比最高。分析了矿渣粉稳定黄土机理,认为矿渣粉在激发剂和粉煤灰共同作用下,活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复合胶凝效应和填充增强效应,提高了土体的7 d抗压强度,并提出矿渣粉稳定黄土机理框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的施工,测试、研究了水泥(石灰)粉煤灰混合料物理力学特生、施工主强度发展规律,证明水泥(石灰)粉煤灰混合料是一种具有早期强度高、能缩短工期,提前开放交通。具有良好综合经济效益和技术性能的高级路面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