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快速纸层析杂交技术,用于特异性检测带有生物素标记的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方法 将特异性捕获探针固定在聚酯砜膜上,扩增产物置膜一端,经毛细作用,带有生物素标记的特异性DNA分子固定于反应区,非特异性分子被洗脱,杂交物通过链霉亲和素硷性磷酸酶偶联物及底物(BCIP-NBT)显色后判断结果,结果 这一技术允许在25min内交将结核杆菌经PCR扩增后的DNA10pg检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α-synuclein基因右突变与散发性帕金森病人的关系。方法 分离PD组和对照组的外围血基因组DNA,采用α-synucleinx基因特异引物对其第四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Tsp45Ⅰ酶切鉴定。结果 两组PCR均可扩增出216bp的片段,PCR产物不能被Tsp45Ⅰ酶切。结论α-synuclein基因已知点突变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可能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PCR介导的半酶促半化学法人工合成经改造的广谱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方法 将基因依据其限制性内切酶切点分为左中右三个区段。化学合成若干寡核苷酸小片段,利用PCR的方法介导寡核苷酸小片段之间的连接。最后将三条基因区段基因区段组合为完整的基因。结果 各区段及全基因的序列经测定与设计方案相符。结论 广谱细胞茵子基因的成功合成为将来的表达与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同时证明PCR介导的人工基因合成法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大鼠视觉相关脑区表达序列标签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视觉相关脑区基因的差异表达并获取新的表达序列标签。方法 利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RT-PCR)技术分析大鼠外侧膝状体与视皮层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果 经DDRT-PCR筛选并通过反Northern杂交法除假阳性,最终获得1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片段为一新的表达序列标签,并与心肌集钙蛋白的mRNA具有74%的同源性。结论 视觉  相似文献   

5.
W基因是利用周转神经髓鞘蛋白PMP-22基因的编码区5’-及3’-序列引物,藉PCR方法自人脑胶质瘤cDNA文库中扩增的一个基因片段,本实验研究W基因组织表达的特性性。方法搜集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及正常脑组织标本,行RT-PCR及RNA斑点杂交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PCR技术,对50例胎儿组织DNA进行了Y染色体特异的SRY基因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250bp。结果显示:32例早孕绒毛DNA中,有17例扩增出特异性片段.15例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有、无特异性片段比例为1.133:1,接近胎儿自然出生性别之比;18例中孕引产胎盘DNA中8例阳性,10例阴性,与引产胎儿实际性别完全一致。因PCR扩增胎儿SRY基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早期胎儿性别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7.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设计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对弓形虫B1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体外扩增,显示该引物只对弓形虫核酸扩增,可对4个或4个以上弓形虫扩增出明显条带,检测弓形虫核酸的最低量为2.5pg。该PCR对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于48h后就可从部分小鼠(2/5)的外周血中检测到弓形虫核酸,96h后全部小鼠(5/5)外周血中均检测到弓形虫核酸,而感染24h后可从其肝、脾、肾等组织中扩增到弓形虫核酸。对34例孕妇外周血分别用ELISA及PCR平行检测,ELISA测IgM阳性者3例,PCR扩增阳性者6例(其中3例IgM亦阳性),表明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3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20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胸液中结核杆菌的65KDa抗原蛋白编码基因的特异DNA片段。结果表明,其检出率为78.13%,并具高度特异性。提示PCR扩增DNA技术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清中结核菌DNA的PCR扩增及其意义王香玲,李妙羡,何谦,田增爵(西安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04)近年来应用PCR技术诊断结核病的报道越来越多,但用血清作为标准来源较少,为此我们对临床确诊的63例结核病患者的血清用PCR技术扩增其结核菌特异...  相似文献   

10.
用溶脲脲原体双相一步培养法和PCR方法同时测定50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人标本。双相一步培养法有24例阳性,阳性率为48%,PCR测定有20例阳性,阳性率40%,两者无显著差异。24例培养阳性,PCR有5例阴性,26例培养阴性中,PCR有1例阳性。本文说明Uu双相一步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阳性经高,不易污染等优点,对于Uu的临床检测具有重要意义;PCR方法更快速简便,并直接能从样品中测定Uu的特异核  相似文献   

11.
内皮素受体基因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皮素受体基因(endothelin receptor gene A,ETA)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建立外周血ETA基因的RT-PCR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循环中ET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35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0例出现阳性条带,阳性率为85%。对照组20例中有16例阳性,阳性率为80%。对两组中出现的阳性条带应用义作半定量分析,冠心病患  相似文献   

12.
自人脑胶质瘤文库克隆新的表达序列标签。方法以人脑胶质瘤文库为模板,利用生长休止特异基因的5’特异引物与载体特异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对目的片段进一步克隆,测序。结果扩增出一个328bp的片段,同源性分析发现该片段与鼠SH2-B有86%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评价AT1R基因以及10余种侯选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人群脑梗死发生的危险贡献。方法 随机收集高血压病例240例,按合并脑梗死的无分为两组,采集临床病史资料,留取血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和AT1R基因分析。基因分析采用PCR-ASO点杂交法。结果 ①240例病例AT1R基因的检测,未发现CC型,两种基  相似文献   

14.
微量PCR法快速鉴定重组质粒郭晏海,赵君庸,苏成芝,闫小君,肖乐义(西安生物化学教研室西安710061)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应用菌落原位杂交筛选目的基因的重组DNA,由于它敏感而且特异性较高,已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方法。但是该方法费时而且步骤繁琐,...  相似文献   

1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54份子宫颈癌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转化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阳性率为72.2%(39/54)。HPV-16E7转化基因在人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高检出率,证实该转化基因与其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同时证明,PCR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和实用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以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Y1.1、Y1.2和SRY基因编码区P1、P2为引物,分析了用孕妇外周血进行胎儿性别诊断的可靠性,并与绒毛样本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孕妇外周血时,Y1.1,Y1.2引物的诊断符合率为75%;P1、P2引物不能扩增出Y特异DNA序列。而用绒毛样本时,两种引物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果提示:孕妇外周血PCR技术用于胎儿性别诊断尚有待改进,而采用绒毛样本进行胎儿性别诊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从沙门氏菌鞭毛素基因序列,副溶血弧菌耐热溶血素基因序列和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序列中分别选择并合成一对引物,其PCR扩增产物264Bp,293bp和292bp。对这三种菌的标准株,临床株及无关菌株的PCR测定及酶切鉴定,均显示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照核酸斑点杂交法对10例口腔恶性肿瘤组织中HPV16E6转化基因进行了检测。这些肿瘤包括6例口腔粘膜鳞癌(SCC),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ACC),1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PA)和1例腭部软组织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R)。对照组为10例非肿瘤组织,包括唇裂、腭裂粘膜组织标本各5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肿瘤组阳性6例(6/10),包括4例SSC,1例ACC和1例ER(除外1例ACC用核酸杂交法检测为弱阳性),其余为阴性;对照组用核酸杂交法检测4例,除1例唇裂标本为弱阳性以外,均为阴性(0/4);用PCR法检测10例均为阴性结果(0/10)。两组间HPV16E6转化基因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5)。这一结果为开展口腔癌的HPV病因学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用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了305名汉族人群VNTR位点DIS80、D17S30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DIS80有22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0.57~33.14,杂合度82.63%;D17S30有1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0.78~35.88,杂合度82.63%。家系分析证实,这些VNTR位点等位基因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同时对同一个体的血-骨、血-牙样本DNA进行研究,均获得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骨牙DNA分析完全可以代表软组织的基因分析应用于个体识别和遗传学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汉坦病毒(Hantanvirus,HV)中国代表株(A9、R22)M基因片段设计分型引物(Ⅰ、Ⅱ型),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酚一步法(胍酚法)提取汉坦病毒RNA,套式RT-PCR检测稀释病毒上清,模拟病人血清和20例急性期(1~7d)血清样本。结果:能检测到模拟血清中少至几个PFU病毒RNA,敏感性5~10fg。检测过程可在5h内完成。20例急性期患者血清检测阳性率为100%,并能进行临床分型。扩增产物经打点杂交证实其特异性。而正常及非HFRS患者血清结果均为阴性。提示:套式RT-PCR基因诊断技术优于传统的MacELISA、IFAT和RPHI诊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