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明月山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所通过的地层富含地下水、岩溶水,软岩、挤压破碎段所占比例较大,同时伴有煤层瓦斯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如何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对隧道安全施工和顺利通过煤层瓦斯等有害气体段具有重要意义。本工程通过超前地质钻孔和设立瓦斯监控预警系统等手段,有效掌握瓦斯及有害气体的具体情况,施工过程中加强通风,采用全自动瓦斯监控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施工方案,同时采取钻孔排放和注浆止气等技术措施,有效防止了瓦斯及有害气体突出的危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钻爆法隧道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因此通风与卫生防护非常重要。文章以杭州—黄山高铁天目山隧道为例,通过对爆破后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对比通风前后有害气体浓度变化,分析有害气体组分时空分布规律,评价通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爆破后按稀释内燃机械排放废气所需风量(2 688 m~3/min)通风15min后,隧道内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各作业班次有害气体组分均不超标,通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宋嘉辉 《现代隧道技术》2013,50(1):143-145,165
库俄铁路却勒塔格二号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瓦斯溢出现象,通过对瓦斯溢出原因、瓦斯气体成分及瓦斯浓度变化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超前探孔、施工监测、加强施工通风、隧道结构处理等综合治理措施,保证了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4.
却勒塔格2号隧道瓦斯突出地段为非煤系地层,本身并不产生瓦斯气体,而是通过断层及两侧影响带存储瓦斯气体.文章通过隧道地质勘察并利用仪器对瓦斯气体实时监测及取样分析,查明了瓦斯成分和气体来源.并针对非煤系地层瓦斯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瓦斯监测、施工通风、超前地质预报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隧道特殊不良地质钻探法超前地质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一些重大、长大隧道的特殊不良地质地段(如岩溶、瓦斯等),应特别加强超前钻探预报工作.文章在对超前钻探技术特点分析基础上,主要对岩溶和瓦斯两种特殊不良地质隧道超前地质钻探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对岩溶隧道,介绍了超前钻探施工工序、钻孔布置、钻机准备、施钻、钻探记录及描述、分析判断及成果报告等.对瓦斯隧道,从瓦斯隧道施工特点出发,提出"以地质法为基础,以物探为主要手段,结合超前钻探和瓦斯浓度监测的综合方法"的预报技术,并对钻孔布置、参数测定等进行了详细介绍.超前钻探预报技术具有更直接和更准确的特点,它必将在特殊不良地质隧道施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华蓥山特长瓦斯隧道施工中对有害气体采用的监测依据和标准以及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论述了对有害气体采取的排放、通风、防护、注浆止气、气密性混凝土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隧道养护施工管理过程中,通常存在着瓦斯等有害气体的安全隐患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此次研究从瓦斯监测和监控技术方面出发,提出了基于动态控制策略的监测系统,对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智能监控系统,在系统构建中设计了瓦斯等气体监控模块、管理人员环监控模块以及视频监控模块。对于公路隧道养护施工的重点区域和容易发生瓦斯气体聚集的区域,采用自动检测系统实施动态实时监测;对自动监测系统覆盖不了的区域实行人工监测,为公路隧道施工全局补充采集数据。相比于传统的有线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面对扩容需求时可塑性高且布设简单。此次研究所构建的智能监控监测系统能够在公路隧道建设工程中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在富水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突发涌水、突泥等工程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危害极大。工程实践表明,单一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造成漏判、误判严重,难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文章结合铜锣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铜锣山隧道施工涌水进行地质超前预报,充分发挥TRT法、瞬变电磁法和超前水平钻法技术的各自优势。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种组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为该隧道施工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地质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隧道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南吕梁山隧道2#斜井进口围岩以水平层状泥岩、泥灰岩、灰岩为主,层理和节理裂隙发育,爆破后拱部极易出现平顶、落石、掉块、塌顶等现象,快速掘进、成本控制、安全风险等均难以得到保证。文章通过对开挖方法、超前加固、控制爆破、初期支护、监控量测等思考,提出了单线铁路隧道水平岩层施工中短台阶法开挖、超前小导管注浆、弱控制爆破、拱部中空注浆锚杆支护,以及地质超前预报、加强施工监测等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宋辉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Z2):136-139,142
结合现场施工实际,根据不同地质条件、水压和涌水量等实际情况,可分别采取径向注浆、周边帷幕注浆、全断面帷幕注浆、超前管棚注浆等多种注浆堵水方案。实践证明,针对高压富水裂隙,麦积山隧道斜井施工中采用"多种浆材结合、排水泄压开放式注浆"的思路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是可行的,为后续正洞施工及类似隧道工程突涌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黄家梁隧道位于龙门山北段冲断前锋构造带,研究区内有寒武系—三叠系多套烃源岩和油气储层,以及天井山和矿山梁等多个含油气构造,油气生成的地质背景良好。文章通过现场检测与室内试验,测定了黄家梁隧道内原油与有害气体的组分,结果表明:原油中主要为碳元素,其次为氢元素;有害气体中主要为烃类气体,其中甲烷含量最多,而非烃类气体中,主要为H2S、CO2和N2。通过对油气样品的碳同位素测定,表明原油与有害气体均来自下寒武统黑色泥岩。结合隧道工程实际情况,说明了原油可能会对地下水和土壤植被造成污染,也会对支护结构造成腐蚀;有害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可能会爆炸,亦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采取合适的治理措施,减小油气对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旧堡隧道斜井转入正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集铁路旧堡隧道斜井转入正洞施工中,成功地采用了矩形断面弧形巷道垂直挑顶直接转入正洞的施工方案.作者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本施工方案的技术控制要点、超前支护选择、掌子面突发事件应对等技术措施以及具体施工步骤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受人员经验和取芯位置处地质状态的影响,超前钻探法分析结果往往与隧道开挖后的实际结果有较大出入。鉴于此,在新建大理至瑞丽铁路福星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水平钻孔施作过程中运用了工业内窥镜技术。文章结合工业内窥镜技术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运用实践,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水平钻孔内成像施工技术的作业要求以及相对应的施作质量保障措施,有效提高了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时效性,提升了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开挖施工的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14.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段安托山站—侨香站区间隧道顺利通过富水砂质地层的工程实例表明,在复杂地层中采用地面降水、超前预注浆及水平旋喷桩加固等辅助措施是成功的,也是必要的;另外,在隧道下穿次高压燃气管施工中,采用悬吊保护措施也为矿山法隧道施工和管线的绝对安全带来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隧道硫化氢防治方法技术为探究方向,主要从隧道硫化氢气体的超前预测预报、硫化氢气体监测检测、通风引排、施工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浅析,结合隧道施工特点,突出了多措并举、综合防治的理念,总结了几点实用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了利用现有施工条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杜绝硫化氢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迅速发展,浅埋或超浅埋隧道在隧道工程建设中频频出现,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防塌施工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水平山隧道浅埋段施工实例,介绍了该隧道浅埋段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双层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形式、三台阶七步开挖方法及防止钢拱架下沉的技术措施,其经验和方法可供类似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圆梁山隧道高压富水区应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岩溶发育的不确定性,易造成突水、涌泥沙等突发事故,会给施工带来极大危害.为保证施工安全,在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高压富水区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并确定了相应的施工方案.文章针对本隧道PDK354+256段处的岩溶地质情况,阐述了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施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RPD-150C多功能钻机在齐岳山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齐岳山特长隧道为宜万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在溶岩地段施工中,最大的危险就是岩溶高压突水、突泥,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严格地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钻探作为一种简便、直观的物探方法有着其它物探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由中铁十二局首家引进的RPD-150C多功能钻机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钻孔设备,在齐岳山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这种钻机能有效地克服目前国内超前地质钻探中数据记录自动化程度低、钻探深度浅和钻孔速度慢等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长大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威胁着洞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文章在调研国内外隧道施工除尘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干式除尘机的除尘机理,探讨了干式除尘机的除尘工艺和除尘效果;并指出施工中通过在隧道内掌子面前方30 m粉尘浓度较高部位设置干式除尘机,针对爆破、喷射混凝土等工序进行集中除尘,效果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增设通风系统不仅可以将隧道内CO等有害气体排出洞外,同时除尘机开机运行2 min后,粉尘浓度由75 mg/m3下降至3 mg/m3,即采用联合干式除尘机和射流通风机除尘,可以成功解决长大隧道施工中粉尘浓度超标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道317线雀儿山特长公路隧道具有"高海拔、高地应力、低温、低气压、低氧"等特点,施工初始阶段通风效率低、内燃机械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等因素造成隧道内施工作业环境差,极大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威胁人身安全。基于此,文章开展隧道内施工通风、制氧供氧及内燃机械有害气体减排技术研究,提出了高海拔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改善关键技术,实现了雀儿山隧道安全、均衡、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