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湛高铁采用(109+2×200+109) m混合梁连续刚构跨越西江主航道,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钢混结合梁的混合梁形式,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相比,减轻了结构自重,降低了主梁弯矩和剪力,提高了桥梁跨越能力;跨中采用钢混结合梁,减小了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后期变形的影响,改善了结构受力和高速行车条件。钢混结合段为钢主梁与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连接构造,是混合梁桥关键传力部位,根据刚构桥的钢混结合部受力模式,设置于主梁受力较小位置,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式结合部构造。通过对钢梁截面分析比选,采用符合结构受力特点、经济性较好的槽形钢箱混凝土结合梁,并对槽形钢梁超高腹板稳定性、空腹桁架式横隔板构造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造方案推荐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混凝土梁,钢梁采用整体吊装安装,混凝土桥面板采用分块预制,可有效保证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2.
新建杭温铁路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特大桥采用(100+216+100) m钢混刚构连续梁桥跨越楠溪江。该桥主跨采用钢混混合梁形式,中跨跨中82 m采用单箱双室钢箱梁,其余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混凝土梁;钢梁与混凝土梁之间通过4 m长的钢混结合段连接;刚臂墩采用矩形空心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混凝土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跨中钢箱梁部分采用工厂制造、桥面吊机整体吊装的方式施工,极大地缩短了工期;采用“一端先永久连接,另一端精确配切合龙”的方法进行大尺寸、大质量钢箱梁的整孔吊装合龙,很好地解决了钢结构之间“硬合龙”的难题;将墩高较矮的主墩由刚臂墩替换为带支座的常规桥墩,减少了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更有利于结构的受力;相比于已在铁路箱形混合梁中较为成熟的有格室前后承压板式钢混结合段,本项目采用了带PBL连接件和剪力钉的有格室后承压板方案很好地实现了力的顺畅传递;体外预应力索的设置有效地减小了连续刚构桥后期徐变变形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钢混连续结合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钢混连续结合梁在我国首次应用于秦沈客运专线。结合秦沈客运专线跨 10 2国道 1号大桥钢混连续结合梁施工情况 ,介绍钢混连续结合梁的钢梁吊装架设及混凝土桥面板一次现浇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中对既有老旧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调整、规划,促使产生了像昆明昆洛路入城段沪昆电气化铁路跨线桥这样集多种对施工不利因素于一起的改扩建工程项目。跨线桥横跨沪昆电气化铁路桥,采用36m+41m+36m三跨钢混叠合梁构造,在离铁路接触网仅1.5 m等不利情况下,大转角架设斜宽达6.4 m的钢梁及上部悬臂现浇桥面板施工难度较大,本项目采用改良架桥机和移动挂篮等方法解决了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明珠线 2孔 4 5m钢混结合梁通过对钢梁加工焊接过程的严格控制 ,采用长距离运输超长钢梁 ,在交通繁忙路口分组整体架设成功 ,保证钢梁施工质量 ,加快进度 ,顺利地实现预定目标 ,取得较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铁路钢箱梁混合斜拉桥钢混结合段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大跨度铁路钢箱梁混合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承载能力,本文以甬江特大桥钢混结合段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相似比1∶5的全截面缩尺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分别考察正常使用工况、超载工况及破坏工况下钢混结合段正应力分布情况及承载能力。结果表明,该桥钢混结合段设计构造合理,传力可靠,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本文研究成果为本桥钢混结合段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设计依据,并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体外预应力钢混叠合连续梁的钢箱梁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体外预应力的张拉施工 ,以及工程吊装方案的选样和模型试验等  相似文献   

8.
对于跨越电化铁路编组站场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桥,施工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高压接触网上方安全、快速、经济地架设钢梁。为此,以某大距度连续钢箱结合梁桥的施工为例,提出了两种架梁方法:双导梁分段吊装法和整体拖拉法,并给出了主要技术设计,可为今后同类公铁立交桥的建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艾小军 《铁道建筑技术》2023,(7):107-109+114
为了实现跨江、跨河工况下,大吨位、宽幅面钢箱梁节段的吊装施工,结合重庆李家沱复线桥工程研制了QMD225t型双机联动桥面吊机。介绍了QMD225t型双机联动桥面吊机主要技术参数以及机架、吊具、起升等详细的结构组成;阐述了电气同步控制、多功能吊具、整机纵向快速调平、液压自动步履行走等关键技术;分析了桥面吊机纵移走行时纵向抗倾覆稳定性和空载走行受横向风力时横向倾覆稳定性。该大型钢箱梁桥面吊机的成功应用,可为类似大型钢箱梁工程施工设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甬江主桥为国内第一座铁路混合梁斜拉桥,在钢混结合段钢箱梁施工中,综合分析构造、地质、环境等因素,阐述传统施工方法的不适应性,提出钢混结合段钢箱梁模块组拼滑移方法。详细介绍结合段钢箱梁模块划分原则、桩-柱-梁式支架设计、自平衡移梁滑道构造、滑移-浇筑一体式胎架及模块匹配滑移技术,总结钢混结合段钢箱梁模块组拼滑移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在大跨斜拉桥扁平钢箱梁吊装施工过程中,被起吊梁段和吊机作用梁段横向变形相反,造成梁段对接困难.本文以典型独塔双索面扁平钢箱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均匀温度变化、梯度温度变化、纵隔板位置、纵隔板刚度对吊装施工中扁平钢箱梁横向变形差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于跨越电化铁路编组站场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桥,施工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高压接触网上方安全、快速、经济地架设钢梁.为此,以某大跨度连续钢箱结合梁桥的施工为例,提出了两种架梁方法:双导梁分段吊装法和整体拖拉法,并给出了主要技术设计,可为今后同类公铁立交桥的建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于跨越电化铁路编组站场的大跨度钢混结合梁桥,施工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高压接触网上方安全、快速、经济地架设钢梁.为此,以某大跨度连续钢箱结合梁桥的施工为例,提出了两种架梁方法:双导梁分段吊装法和整体拖拉法,并给出了主要技术设计,可为今后同类公铁立交桥的建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汉独塔自锚式悬索桥,边跨混凝土箱梁与主跨钢箱梁通过钢混结合段进行连接,钢混段采取PBL剪力键及抗剪焊钉、预应力等相应措施克服因材质不同、温度等因素对梁体的影响,使全桥混凝土与钢箱梁形成一个整体,满足结构受力需要。  相似文献   

15.
介绍津滨轻轨钢混结合梁跨越京山铁路的吊装技术,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保障现施工期间京山线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6.
介绍跨锦大公路大桥钢梁部分的拼装焊接施工工艺、钢梁的拖拉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7.
广东佛山平胜大桥为我国首座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钢混接合段是该桥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为确保该桥钢混接合段连接的安全可靠,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接合段接头模型,对3种接头模型进行了空间有限元分析和对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钢混接合段刚度的匀顺过渡可减小应力集中,使传力顺畅;平胜桥钢混接合段设计中对接合面处钢箱梁段作局部加强,对混凝土梁段设置刚度过渡,即采用与本文模型3类似的结构形式比较合理,接合段有足够的承载力;平胜桥钢混接合段采用PBL键连接或采用栓钉连接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国内外已建混合梁桥的钢梁与混凝土梁都是通过专门设计的钢混结合段进行过渡连接,各个桥梁的钢混结合段构造形式差异大,如何确保连接构造的合理、安全和可靠,以及关于钢混结合段的力学行为、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在轴压荷载作用下,钢混结合段中剪力件和核心混凝土柱承受的力大小与它们各自的刚度成正比;钢混结合段的仿真计算,应按不同计算目的,选择如弹簧模型、不考虑粘结滑移的实体模型、考虑滑移及混凝土压碎开裂的实体模型等不同层次的分析模型进行计算。本文根据混合梁桥钢梁与混凝土梁连接的本质要求,提出了一种无结合段、将混凝土梁的纵向钢筋直接锚固在承压板端部的连接形式,该连接具有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广佛江珠城际铁路西江特大桥主桥为(50+60+60+60+532+60+60+60+50)m的钢箱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结构采用半漂浮体系,主梁和桥塔之间设置阻尼器。钢混结合段位置位于主梁中跨距桥塔20 m处,即主跨492 m采用钢箱梁,其余主桥范围均采用单箱三室混凝土梁;桥塔采用花瓶形混凝土结构,塔总高187 m,上塔柱设钢锚箱锚固斜拉索;斜拉索采用1 670 MPa的平行钢丝,双索面扇形布置,最长拉索299.5 m;基础采用大直径群桩基础。混凝土梁采用悬臂对称施工,节省了大临工程的设置;钢箱梁采用节段吊装施工法;边墩及辅助墩均采用圆端形空心桥墩。本桥的设计丰富了铁路斜拉桥的形式,有利于混合梁斜拉桥在铁路桥梁中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市广雅大桥为海鸥式中承钢箱拱桥,桥型优美,施工工艺复杂,为国内外拱桥的杰出代表作.本文以广雅大桥为例介绍了钢结构不规则大节段吊装的施工技术.采用两台吊机,通过对吊装设备的重量和起吊高度、吊装节段的重量和安装精度的计算,保证了吊装施工的可实现性;通过将拱肋分成多个节段,预制组拼整体吊装,解决了场地狭小和吊装能力小的问题.最终精确、安全地完成了拱肋吊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