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双横臂扭杆式独立悬架系统运动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比较简单的矢量方法,对双横臂扭杆式独立悬架系统进行了分析,利用所建立的一个基础坐标系及两个空间运动坐标系,将悬架的上,下横臂空间运动关系转化为在其各自运动坐标系内的平面运动,为分析和研究该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特性,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描述双横臂独立悬架机构空间运动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可方便地研究此类悬架的特性,具有直观明了、简便易行的特点,适于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描述双横臂独立悬架机构空间运动规律的方法,该方法可方便地研究此类悬架的特性,具有直观明了、简便易行的特点,适于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掌握悬架系统的运动规律,从而校核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情况是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步骤。根据麦弗逊式悬架各结构件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和空间运动关系,提出了一种能够得到各悬架硬点在轮跳过程中位置的解析方法,并由此得到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此解析方法搭建的运动学模型仿真结果与多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完全相同,且与台架试验结果一致,验证了该解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胡宁  郑冬黎 《汽车工程》1998,20(6):362-366
本文从空间解析几何出发,提出一种描述双横臂独立悬架机构运动规律的方法,该可方便地确定此类悬架的特性,具有直观明了,简便易行的特点,适于工程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双横臂独立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优化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初亮 《汽车工程》1998,20(3):176-182
本文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原理对双横臂独立悬架进行空间的运动计算。  相似文献   

7.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悬架空间运动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是,采用R-W方法进行悬架分析归结于求解大量非线性的约束方程组,存在较大误差,没有很好的发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系统分析优势,本文以轿车,微型车广泛采用的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为例,提出降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在悬架分析中应用的计算误差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在汽车独立悬架运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逸  张洪欣 《汽车工程》1990,12(1):15-29,9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力学新分支。本文利用该领域中的R-W方法来建立一种适用于各式独立悬架空间运动分析的通用方法。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可简化为树形多体系统的单臂悬架,推导出了运动学关系式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及计算实例;第(二)部分对可简化为闭环多体系统的双横臂、滑柱摆臂式等悬架,采用假想切除铰链的方法将其化为树形系统,然后补充约束方程得到运动学封闭解。应用的实际结果表明,用此程序进行汽车悬架运动分析,所得结果精确、计算迅速,可方便地进行悬架设计方案的比较和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某多连杆悬架下控制臂的轻量化设计,结合机构运动学和有限元优化方法,通过运动包络技术获得下控制臂的初始设计域,综合运用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技术确定下控制臂的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典型工况强度校核以及样车可行性与可靠性试验综合验证,实现了满足运动空间和强度要求下控制臂的正向设计。文章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能够为汽车悬架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转向梯形驱动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向梯形驱动机构的空间布置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以常见的非独立悬架结构为例,建立空间几何模型进行运动分析,提出同时满足"与前悬架运动协调"和"左右转向力均匀"两方面要求的转向梯形驱动机构优化设计方法。实践应用表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根据T-GIS空间数据的要求,采用非平面数据模型来表达交通路网模型。为保证路网空间数据的现势性,根据路网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确立了路网数据的更新方案及流程,分别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提出了不同的更新方式。并设计了数据库更新软件,该软件以某城市路网为例,验证了路网更新方案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2.
空间结构合理的常规干线公交网络可以帮助城市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效率,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为深入分析城市常规干线公交网络空间结构特性,使用公交网络GIS信息嵌入拓扑结构模型的方式开展研究。借鉴道路网空间信息测度方法,基于香农熵理论提出公交线路方向熵和公交网络方向熵分析方法。根据提取的公交网络拓扑结构中相邻站点间线路段的空间方向信息,使用方向熵测度得到公交线路及网络空间方向分布情况。在现有的规范及研究中,选取并拓展能够体现公交线网空间结构特性的指标,与方向熵组成常规干线公交线网空间结构分析指标体系,从线路和网络2个层面出发探究常规干线公交网络空间方向分布并分析其结构特性。以哈尔滨市63条常规干线公交组成的网络为例进行分析。网络空间方向分布结果表明:公交网络方向熵为2.84,大于网络内任意单条线路方向熵。验证得到公交线路方向熵的测度结果与线路的实际情况相符,方向熵可以有效量化公交线网拓扑结构的空间方向分布;在指标间的相关性方面,公交线路方向熵与公交线路长度的相关性最高,公交线路站点对重复系数与公交刷卡数的相关性次之。网络结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63条常规公交干线组成网络的平均集聚系数为0.4...  相似文献   

13.
对现浇箱梁的安全验算,主要包括主梁和横梁两部分内容。当然,最精确的计算方法是空间有限元实体单元计算方法。但对桥梁设计人员而言,空间有限元实体单元计算方法费时又费力,往往计算效率很差。将现浇箱梁分为主梁和横梁两个部分计算,即:将空间三维物体简化为平面二维物体,然后用平面杆系分别计算纵向主梁和横向横梁。但是,对于横梁计算,计算参数(主梁传递的剪力分布等)的取值不同,配筋结果往往有很大出入。通过工程实例深入研究了横梁的受力特性(ANSYS空间实体单元),并且根据横梁受力特性选定了最为稳妥的横梁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邓哲 《隧道建设》2019,39(11):1832
为解决已有地铁洞门钢环检测及数据处理方法略显复杂且不具备抗差性的问题,在对洞门钢环精密检测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RANSAC的地铁洞门钢环空间形态拟合参数的一步解法,实现通过洞门圆心、半径、平整度、垂直度和圆度等洞门参数对地铁洞门钢环的空间形态分析和质量评价;以C#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为工具将该算法程序化,采用Leica TM30测量机器人对南京轨道交通5号线五台山站洞门钢环进行检测,并对实测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抵抗异常值对洞门空间形态拟合结果的扰动,是一种更为有效、实用的地铁洞门钢环检测与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滑柱摆臂式悬架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优化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亮  高义民 《汽车工程》1996,18(6):365-369
本文应用空间机构运动学对滑柱摆臂式悬架进行空间运动计算,在此基础上对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的确定进行详细分析计算,编制了确定断开点位置的通用优化计算程序。与传统的平面作图法和平面解析法相比,本文考虑了更多的因素,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与传统的有效宽度计算方法不同,在整桥的动力分析结果和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荷载横向分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假定弹性支承连续梁法动力分析模型的面内1阶转动频率与整桥1阶扭转频率相等,提出了一种多梁式小箱梁桥沿纵向有效宽度的动力识别方法。然后利用该方法识别得到的有效宽度计算各主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及横向弯矩,并与空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装配式钢板组合梁桥在我国中小跨径的桥梁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精细化结构分析是实现桥梁安全与经济的重要方法。对比分析了平面梁格模型、实体模型与空间网格模型的建模理论与计算结果,验证空间网格模型在装配式钢板组合梁桥计算中的可靠性与适用性。结果表明,空间网格模型在计算精度上优于平面梁格模型,建模难度上小于实体模型,是一种较适用于工程分析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结合悬链线理论和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空间主缆和吊索的线形及内力的迭代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桥状态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迭代计算并不断修改单元无应力原长及刚度矩阵,直至节点位移满足精度要求,即确定了全桥结构的成桥状态。利用该方法能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并得到了主缆、吊索、加劲梁的线形、杆件内力等重要信息。算例验证表明了该计算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可用于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拱索体系加固的刚架拱桥荷载横向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采用拱索体系加固的要点和措施,提出了计算拱索体系荷载横向分布的弹性支承连续梁法。该方法假定荷载作用在由各拱片或索组成的空间桥梁结构中,通过计算荷载作用在截面处各拱片或索的刚度,根据桥梁的横向联结刚度,建立一弹性支承连续横梁来计算荷载在各拱片的横向分配,从而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处理。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桥试验结果对比表明:用拱索体系加固刚架拱桥,能有效地提高该桥的极限承载能力;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实用、偏于安全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