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为减少软基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危害,以佛山"一环"北线某些路段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期间出现的大规模横、纵向裂缝为研究对象,从地质条件、软基处理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等角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并用后续变形数据对处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再堆载对软基路段基层裂缝区段的处理有较好的效果;处理软基旧路加宽路段时,建议采用复合地基进行处理,以避免清淤换填过程中的侧向位移和地应力释放引起的纵向裂缝;为减少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必须尽量减少软基路段处理方式的交替。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软基路段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的危害,以佛山"一环"北线某些路段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护期间出现的大规模横、纵向裂缝为研究对象,从地质条件、软基处理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等角度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并用后续变形数据对处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再堆载对软基路段基层裂缝区段的处理有较好的效果;对于软基旧路加宽路段,建议采用复合地基进行处理,以避免清淤换填过程中的侧向位移和地应力释放引起的纵向裂缝;为减少差异沉降引起的横向裂缝,必须尽量减少软基路段处理方式的交替.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涵洞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通常采用换填透水性材料来处理涵洞基底,由于软基下沉不均匀,往往导致涵身及基础横向开裂或位移,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省道S276线K33+358~K34+980段位于海边软基路段,该路段三座涵洞地基处理采用铺设三层土工格室的处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软土地基上旧路加宽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新旧路基间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换填一定厚度的软基并在路堤底部铺一层土工格栅的处理方法。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加筋不换填、加筋不换填、加筋换填等几种路基加宽的软基处理方案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换填与加筋相结合可明显降低软基上新旧路堤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AS;(2)当路堤高度和软基厚度一定时,△S随换填深度的增加或格栅抗拉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换填深度和合适的格栅抗拉模量来达到控制不均匀沉降△S的目的。如果给定△S的容许值,则换填深度与格栅抗拉模量之间存在最佳组合,此时处理费用最低。提出了确定此最佳组合的方法;(3)当路堤高度不变而软基厚度过大时,或软基厚度不变而路堤高度过大时,即使换填深度达到经济最大深度(通常为3m),不均匀沉降AS仍会超过容许值,该处理方法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成都市温江新城区一般软基的特性分析和结合现场实测成果,分析温江新城一般软基和处理方法,得出采用换填法进行一般软基处理的合理换填厚度。  相似文献   

6.
以乌干达KE高速项目为工程背景,提出适合沼泽区公路软基处理的围堰换填施工法,结合围堰换填法的施工工艺,选择典型沼泽区路段分别采用分层总和法及FLAC3D有限元差分方法进行沉降计算及分析。经现场实测验证,围堰换填法能有效解决沼泽区软基处理施工困难和路基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对于处治沼泽区软土地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江罗高速公路为例,介绍软基工程施工前设计补勘的作用,以及采用换填法、排水板+反压护道法、换填+抛石挤淤联合处治法等对不同路段软基处理效果的分析。施工前通过静力触探方法补勘,详细了解地质情况,选择不同段落不同地质的处理方法。实践表明,以上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山区公路软基处理,其中换填法处理效果较好,且具有施工方便、速度快、材料充足、对周围环境影响小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旧路基结合处的处治至关重要,同时软基处治和双侧拓宽填筑顺序也将影响路堤填筑效果。为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软基处治段地基沉降与深层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依托广西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建立双侧拓宽路堤填筑模型,研究表明:(1)山间沟谷相软土为由软到硬渐变型软弱土,厚度3.0 m,下卧层为风化砂岩层,软弱土可采取碎石换填处治;(2)双侧拓宽的填筑顺序对软基换填侧地基变形影响较小,软基换填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广州市新光快速路工程软基处理设计及施工等情况,对本工程所采用的浅层换填、水泥搅拌桩、气泡轻量混凝土换填等软基处理方式做出了总结与评价,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软基处理提供了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工程采用先预压后开挖换填轻质土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当预压时间不足时需要通过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轻质土换填量来保证同等效果。以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研究了先预压后开挖换填轻质土处理技术工后沉降和换填厚度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通过荷载的等效换算,来对轻质土换填量作出动态调整的计算方法。工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缩短预压时间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抛石挤淤在深厚软粘土地基中的置换机理和效果,通过室内离心模型试验并结合现场检测及监测等多种手段,对抛石挤淤技术在连云港地区深厚软粘土中的应用情况展开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抛石挤淤体通过加快下卧层孔压消散来提高地基强度,同时路基两侧的反压护道能有效限制挤淤体的扩散;抛石挤淤浅层换填方式能大幅提高淤泥路基强度,挤淤后路基侧向变形稳定;对于石料来源丰富的地区,抛石挤淤工法具有施工进度快且经济节约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以西南地区某新建铁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桥梁为例,基于有限元软件,对旋喷桩复合地基路基和锚固桩+旋喷桩复合地基路基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方案的可行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旋喷桩复合地基对软土进行加固处理,形成了较好的竖向加固体,增强了被加固土体的力学特性,减小了新建铁路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在软土地区两侧设置锚固桩的方式,约束了地基土的侧向变形,对限制工后沉降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CFG桩土应力比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褥垫层厚度设置是否合理,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与变形特性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江西某高速公路采用CFG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现场,对不同褥垫层厚度工况下的桩土应力比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测试,并模拟各个工况对桩土应比和土体沉降进行了定量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在桩长和桩间距一定的条件下,桩土应力比随垫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褥垫层超过一定水平,厚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较小。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当桩间距为1.5 m,褥垫层采用中粗砂时,厚度宜为30~40 cm。该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高速公路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围堰施工是跨江通道工程水域侧基坑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环节,天然软土地基淤泥质软土层厚度大、承载力低,采用长管模袋砂围堰能较好地适应软土地基的变形和抵抗水流的冲刷。以广州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施工围堰为实例,采用数值分析模拟长管砂袋围堰的施工全过程,计算产生的沉降变形及基坑开挖对围堰的影响。结果表明,围堰施工时堰底内侧沉降明显,外侧坡脚处水平外移及隆起,基坑开挖引起围堰内侧变形明显大于外侧。  相似文献   

15.
结合洞庭湖地区华容梅田湖大桥建设案例,对使用高效稳定液在粉砂深孔大直径旋挖钻的成孔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应用与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与措施。高效稳定液在软土地层深孔大直径旋挖成孔技术中具有成孔速度快、工程质量好、综合效益显著等特点,可供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桩基成孔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粉细砂软弱地基的特点,采用CFG桩进行处理。以文昌市东郊至龙楼公路为依托,采用理正岩土软件对CGF桩复合地基的桩间土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对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现场检测。计算和检测结果表明:CFG桩能有效提高粉细砂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处理效果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普朗特尔、太沙基地基承载力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道路填方路基土承载力的发挥情况及设计验算方法,以期为今后类似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压旋喷法是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混合搅拌来处理地基的一种方法.旋喷桩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等.介绍高压旋喷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在设计选线的过程中软土地基工后沉降较大,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路面结构的强度。因此,需要选取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来提高地基承载力,以减小路基沉降。文中以某高速公路为例,选取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路基的工后沉降,对设计的地基处理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处理深厚软基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某高速公路中的现场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加快填土速度。填土期间地基中搅拌桩能有效约束深层土体侧向位移,但路基沉降速率较大;相对常规排水预压法,该方法可以减少沉降总量,但后期沉降速率收敛缓慢,对于减少预压时间和工后沉降作用不明显;试验区桩土应力比较小,且总体上体现出填土期迅速增大,预压期逐渐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