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的海上施工船舶根据施工特点、地质、系泊力等因素选取不同锚系,不同锚系适用条件各不相同.结合现有工程锚拉力试验数据确定不同地质条件下大抓力锚的性能及适用地质.通过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和港珠澳大桥工程锚抓力试验结果比对分析,结合两个工程地质情况,对现有大抓力锚结构及适用性进行分析.针对大连湾海底隧道岩基地质特点确定了锚...  相似文献   

2.
《船舶》2020,31(06)
锚系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大抓力锚因自身重量小抓力大的性能为设计优选,比较不同大抓力锚的特点,并针对某散货船项目中不同类型的大抓力锚锚系设计进行分析,通过拉锚仿真验证设计结果,为其他大型船舶进行锚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我公司开发的51800DWT船开式锚系系统,对相关锚系系统设计开发研究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在国内研制成功AC—14大抓力锚的基础上编制上海市企业标准和船舶行业标准的情况及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锚的结构、材料、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  相似文献   

5.
钦州港锚地已不能满足港口发展的需求,本文从锚地的选址、影响船舶锚抓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计算锚地总抓力公式,并以25万吨油船为例进行计算,最后简要分析了风流对锚泊船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16,(3):217-223
目前我国渔港港内锚地允许波高的规定是参照国外规定按经验确定,缺乏有效的试验支撑。为了验证现行规定的港内锚地允许波高的合理性,以275HP拖网渔船为代表船型进行了单船首尾双锚锚泊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渔船首尾双锚锚泊系统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锚泊力及运动量的情况,分析了波浪入射角度、渔船载况、波高及周期对锚泊力和运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锚泊力在90°横浪作用时最大,随着载重和波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周期的增大而减小。横摇角度同样在90°横浪作用时最大,随着载重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高的增大而增大;当波浪周期接近渔船横摇周期时,横摇角度达到最大,随后随着周期的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得出,在本次试验范围内,此渔船单船首尾双锚锚泊时的允许有效波高建议取为0.7m。研究结果为港内锚泊允许波高的确定以及渔船缆绳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大型绞吸船采用三角宽鳍锚作为横移挖掘的定位锚,针对横移锚在软土地质条件下锚抓力受限的问题,采用土体的极限平衡原理进行横移锚受力分析,建立三角宽鳍横移锚抓地力计算方法。经计算分析,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影响横移锚抓地力的主要因素为锚冠入土深度、土楔破坏角和锚杆角度。结果表明,锚冠入土越深,锚抓地力越大;锚杆与水平面夹角越小,锚抓地力越大;随土楔破坏角逐步增加,锚抓地力呈先减小、后变大的趋势;土楔破坏角在20°~25°时,横移锚抓地力最小,锚抓力系数为14左右。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河玻璃钢船的锚及锚链一直按照《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的要求配备,用户普遍反映锚重、偏大,且与玻璃钢船的空船重量不协调,希望适当减小配备锚重的要求,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确定船舶所需的最小锚重,使其配备更好地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针对锚装置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全面介绍了起锚机械、锚、锚穴、掣链器、导链滚轮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可为设计者提供设计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锚装置是水面舰船上的一个重要设备,其设计优劣直接关系舰船的安全性和操作方便性。本文根据以往多型舰船锚装置的设计经验,总结了锚装置主要组成部件的设计选型原则及计算方法等,供业内人员共同探讨,亦可为初学者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2.
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赵冲久  刘富强  曹祖德 《水道港口》2002,23(4):259-261,287
分析了粉沙质海岸泥沙的运动特点 ,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底部高浓度含沙水体输沙量的计算方法 ,分析了泥沙淤积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过驳锚地作业环境条件问题,通过对国内外过驳锚地作业环境条件的调研分析,对比国内外规范,研究采用Real-time的数学模型试验,分析风、浪、流作用下过驳锚船舶的走锚情况。试验将调研成果和国内外规范规定的过驳锚地作业环境条件作为输入参数,得出过驳锚地作业环境条件标准,相关研究方法和结论旨在为过驳锚地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19 000 t化学品/油船的锚设备、系泊设备、燃油管吊和泵吊的布置、货油舱盖和梯的设计、窗和室内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海洋浮式装置锚泊定位系统的锚是使装置保持船位的关键设备。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已涌现出各种类型的海洋工程装置用锚,在锚的研究、设计和海上安装中大量采用先进的技术理论、试验方法和工艺技术,对各种海洋工程锚的特性、适用范围、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情况作全面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某系泊系统吸力锚的设计为基础,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和编制的表格对吸力锚系泊点处的疲劳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局部结构进行调整试算,得出较为优化的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17.
可潜式滚装码头由趸船、双体滚装平台和设有特种垂直锚装置的组合锚泊系统等组成。较详细介绍了趸船模型的设计、锚链的模拟方法,全面地分析了不同的锚泊组合方式下锚系的受力状况,得到囤船在风浪流组合条件下相关力学特性和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18.
吹填粉细砂动强度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汕头东部经济带吹填粉细砂,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初始相对密实度、固结应力、固结应力比对吹填粉细砂动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吹填粉细砂动强度随粉粒含量增加而降低,破坏振次相同时,粉粒含量为18%时的动强度为粉粒含量为0时的1/2。动强度在粉粒含量为6%~9%时降低幅度出现突变,相同破坏振次下,降低幅度约为22%。吹填粉细砂抗液化强度并不是随着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的,临界黏粒含量值为12%。初始相对密实度对吹填粉细砂动强度影响较小。固结应力小于200 kPa时,吹填粉细砂动强度随固结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大于200 kPa时,试样已接近最小孔隙比,增加固结应力已不能增大试样密实度,动强度不再增加。当固结比小于2时,吹填粉细砂动强度随固结应力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连泉 《水运工程》2008,(2):114-117
挖泥船在无潮区无潮点的海域施工,因无潮位、流速大、土质硬等特点和特大风浪袭击的风险,常规的疏浚工程变成了具有危险性的特殊工程,通过采取适当措施,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不但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还观测到粉砂液化现象,为港口选址提供了关键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