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自1988年中国首批摩托车打入国际市场以来,我国摩托车行业出口创汇之路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十多年。十多年来,我国摩托车企业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合资合作、产品出口以及技术输出与建设海外工厂,摩托车企业外经贸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国产摩托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摩托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对摩托车管理日渐加严,加之受小排最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挤压”,摩托车从大中城市中“淡出”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摩托车企业大力开发农村市场和国际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短波     
《摩托车信息》2008,(1):92-92
第七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将于2008年4月9日~11日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届时将展出摩托车整车、配件、服饰、相关产品及维护用品,并举办国际摩托车行业发展、摩托车行业技术、国际摩托车市场与产业状况等论坛。此外,摩托车新产品试驾、特技表演和摩托车爱好者顶级机车大巡游也入列其中。  相似文献   

4.
信息广角     
《摩托车信息》2004,(4):58-60
据中国汽车协会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摩托车年需求量将在1200万~1300万辆之间,而国际摩托车市场也将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根据这种形势,重庆市政府近日制定了摩托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继续做大做强摩托车产业,到2010年,重庆摩托车行业的5家骨干  相似文献   

5.
郝娟 《摩托车技术》2006,(10):118-121
摩托车国际标准和相关认证法规作为摩托车市场重要的“游戏规则”,在市场中被赋予了“生杀予夺”的大权,顺应规则则畅通无阻,悖离规则就只有等待“出局”的命运。随着我国摩托车向出口型产业发展的趋势日见端倪,学习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只有尽快与国际标准和认证法规接轨,才能在国际终端市场脱颖而出。2006年9月7—9日,“摩托车ISO国际标准研讨会”和“摩托车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研讨会在各摩托车企业苦于无从应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之际召开,犹如一场“及时雨”,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为国内摩托车企业提供了有关国际先进标准和认证法规及相关技术的第一手资料。研讨会密切联系当前国内外摩托车行业现状,围绕摩托车ISO国际标准和国内外摩托车认证法规和相关技术,内容前瞻,针对性强,对我国的摩托车行业颇具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技术》2009,(4):32-33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低迷,国际市场一片萧条,对国际市场有高度依赖性的摩托车行业因出口受阻而信心大挫。从2008年底开始,鉴于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强我国实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政府密集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尤其是“十大行业振兴规划”的陆续出台,增强了我国实体经济渡过难关的信心, 摩托车行业也因此受益,但出口退税率的两次上调,终没有扭转摩托车出口的失利局面。此时,早已被摩托车行业纳入视野的“下乡”也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7.
跌宕起伏的2009年已成历史,2010年之春,我国摩托车市场似乎有了阵阵暖意,然而摩托车行业要想在这个虎年里“龙腾虎跃”、“虎虎生威”的话,除了满足市场需求,还需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8.
秦邦佑 《摩托车》2005,(2):16-17
从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 《中国摩托车行业保护知识产权协议》的签署已满一周年了。一年来,我国摩托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因为知识产权一直是我国摩托车产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随着入世保护期的临近,加强我国摩托车知识产权显得尤其重要。知识产权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谁占有知识产权,谁在世界上就有发言权。 如果说加入WTO使我国摩托车企业真正被推到了国际市场这个大舞台前,那么,了解国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中国摩托车行业又送走了辉煌的一年。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摩托车行业与时俱进的一年。在国内市场销售增幅明显回落的情况下,摩托车出口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出口创汇大幅提高。我国的摩托车行业出口,是在国际市场对于我国出口商品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涉及汽车等类商品反倾销案例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伴随着出口退税率降低、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以及国际运费不断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再创佳绩的,因此更为可喜可贺。一、2005年摩托车行业整车出口情况根据中国海关2005年数据(本文数据以海关为准)显示,无论是总体出口数量,还是总体创汇款额,2005年我国摩托车出口均较以往呈大幅增长态势。2005年中国摩托车行业整车(不含87119000型即  相似文献   

10.
《中华汽摩配》2005,(12):41-41
一、中国的摩托车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具备顽强生存能力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摩托车行业已经成为中国机械工业中具有一定国际市场竞争力行业之一。目前,我国摩托车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1.
“全球金融危机”、“摩托车下乡”是2009年摩托车行业最频繁的话题。在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虽共享“摩托车下乡”的普惠政策,但产品、质量和服务仍然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2.
快报     
《摩托车信息》2012,(2):6-6
发展平稳产销微增2011年,我国摩托车工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国Ⅲ排放标准在摩托车行业全面实施,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摩托车企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全年摩托车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总体来看,2011年摩托车工业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摩托车产销保持较高水平,产销量比上年微增2011年,全行业处于国Ⅱ转国Ⅲ的缓慢恢复期,加上燃油助力车等替代品带来的冲击,国内市场表现低迷,  相似文献   

13.
《摩托车信息》2006,(11):1-1
本期我们重头推出的2005年日本本田公司摩托车业绩报告,是一次"别有用心"的计划,旨在让我国摩托车行业企业在埋头拉车的时候,多抬头看看路,瞧瞧同路人怎样走,已经离我们多远了,一句话,使大家多点国际眼光。首先要说明的是,此国际眼光不等于彼国际眼光。2005年,我国摩托车在国际市场上再掀波澜,出口量与出口额均呈强劲上升势头,单一地看,我国摩托车行业市场国际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已经很有国际眼光了。但我们更应认识到,这种国际眼光太过于宏观,多着眼于行业这个点上,在企业这个微观环节着眼不多,尤其是与国际摩托大佬企业比较不多,这样很容易使我国摩企对自己取得的丁点成绩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因此我们提出,摩企要多点国际眼光,要专门寻求国际摩托大佬如本由公司类作为参照物,多看到些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可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发奋图强,知耻而进,赢得最终的超越。长期以来,国内摩托车行业竞争激烈,行业企业个个身经百战,成功者个个锻成百战不败身。中国摩托企业不简单,生于竞争、长于竞争、成于竞争这个事实,形成一道有别于国内各行各业的特殊风景  相似文献   

14.
曾光明 《摩托车》2006,(10):58-58
2005年中国摩托车产量已接近1800万辆,包括有15种排量、2000多个品种,并且拥有行业完整的摩托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成为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摩托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为扩大国产摩托车出口的海外宣传渠道,提高我国摩托车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6年第四届中国摩托车出口交易会订货会将于2006.12.18-20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信息》2009,(1):22-24
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百年一遇的世界性经济衰退中,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在消费和商业投资上的严重萎缩,造成了我国外贸出口的持续减速,对于制造业中的出口大户摩托车行业震撼强烈。多年来因城市禁限摩,中国摩托车业的主要出路,一是出口市场,二是农村市场。2007年摩托车出口突破900万辆,2008年前3季度超过800万辆,从欧美高端市场到非洲等新兴市场,各品牌、各档次的国产摩托纵横驰骋,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6.
摩言 《摩托车信息》2006,(22):12-13
我国摩托车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身处高温的"温度计",虽然偶尔也曾遭遇"寒流",降过温,但行业发展趋势总体上仍处于较快增长期,特别是国内市场由"星星之火"而成"燎原之势",更是我国摩托车行业的成长见证。今年以来,我国摩托车企业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力度,不断将市场的触角伸向未开发的"处女地",进军国际市场持续升温;而国内市场由于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国内摩托车销售比重急速下滑,行业呈现出"内冷外热"的发展态势。市场"冷"的存在与演化既是市场变化的原因,也是市场变化的结果。今年以来,由于受消费替代品、使用环境、消费者购买力、销售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国内摩托车当期市场大幅  相似文献   

17.
DUKE 《摩托车》2012,(23):110-111
2012年,中国摩托车市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产销量的大幅下滑已经成为客观事实。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摩托车市场仍迎来了奥古斯塔、杜卡迪等国际知名摩托车品牌的扎堆入驻。一方面是市场的不景气,一方面是国外品牌纷纷抢滩,中国的摩托车市场真的让外行人有点"看不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用户需求的改变,在禁限摩政策仍然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思路似乎也在面临着重大调整。作为世界最著名的摩托车品牌之一,哈雷-戴维森进入中国已经7年了,面对市场的变化,哈雷-戴维森又会如何应对,请随我们一起看看哈雷-戴维森中国区总裁江锡祥博士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11版)》通过全面系统的统计数据、直观新颖的表现形式、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对2010年中国摩托车行业政策环境、市场运行情况、主要企业发展概况、产品技术现状、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走势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分析权威,结论可靠,可为国内外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及有关政府部门等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世界摩托车行业发展年度报告(2011年版)》在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全球摩托车产业规模、特点、发展热点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2010年世界摩托车产业能力和市场竞争格局,内容包括对国际摩托车产业结构体系及市场格局和需求结构的评  相似文献   

19.
资讯播报     
《摩托车信息》2012,(2):6-9
快报Analysis发展平稳产销微增2011年,我国摩托车工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国Ⅲ排放标准在摩托车行业全面实施,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摩托车企业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全年摩托车出口实现快速增长。总体来看,2011年摩托车工业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摩托车产销保持较高水平,产销量比上年微增2011年,全行业处于国Ⅱ转国Ⅲ的缓慢恢复期,加上燃油助力车等替代品带来的冲击,国内市场表现低迷,需求  相似文献   

20.
国际摩托车营销主要经历了“以产定销”、“市场营销”和“社会市场营销”阶段。我国目前为摩托车产量第一,摩托车市场的买市场已形成,消费者日趋成熟,对人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在在竞争中位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应改变“以产定销”的经营方式,完善“市场营销”在价格,质量上占有优势,以用户需要为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