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宁 《中国水运》2002,(10):12-13
中国物流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业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内地和香港交通产业的差异和优势互补,将成为推动两地合作的动力,未来两地交通产业在发展物流业方面合作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口和航运事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广州港亦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发展成为全球十大集装箱干线港以及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变化日新月异。而今,广州港正逐步推进港口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和航运服务业,为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现代化国际强港而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3.
今天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纪念日。香港回归祖国的一年来,进一步密切了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更加稳固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也促进了“东方海外”业务的发展。 一、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稳固 经过百年的建设,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演变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1972年在葵涌始建集装箱码头,如今香港已成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去年以超过新加坡近四十万个标准箱的优势,第六次蝉联世界冠军,进一步稳固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香港成功的原因很多,而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海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中国第三代港口的形成,进而推动了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中国港口特别是海港正在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集成的现代物流中心。为适应物流市场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香港的海运业历史悠久,至今已超过150年。海运及港口业向来都是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支撑着香港的物流贸易、航运金融、保险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是香港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重要基石。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享誉盛名的国际航运中心,以其船舶登记为例,截至2020年2月29日,注册船只共有2,589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口和航运事业取得了辉煌的发展.广州港亦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发展成为全球十大集装箱干线港以及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变化日新月异.而今,广州港正逐步推进港口经济转型,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和航运服务业,为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现代化国际强港而努力奋进.  相似文献   

7.
在2006年3月中旬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人大代表高票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其中,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专辟一章就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作出说明,特别提及:“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这是回归9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中,香港首次被正式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当中,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的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香港是世界的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这些优势不仅是香港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而且对内地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香港回归十年间,沪港两地经济、贸易、航运的互比、互动从未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热衷、热议。无可讳言,航运业作为香港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至今依然保持了稳定、向上增长的态势,其全球航运中心的地位和声誉依然如初。2006年,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香港被首次纳入了国家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这一规划的实施,对香港保持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地位无疑是十分有利的。香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港口航运体系、成熟灵活的运行机制,以及包括海事、金融、船舶修造、经纪等现代服务业的完善配套,对中国以及世界的经贸与航运的贡献度不可谓不高。但随着深圳、上海等内地沿海港口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香港港口吞吐量增长放缓,也已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时期,中国物流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中国物流业仍将处于总量扩张期,经济转型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曼 《中国水运》2007,5(4):126-127
目前的中国物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简述了智能运输系统中GPS与GIS技术在物流交通运输领域内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陆上物流航母”建设全面启动 被称作“陆上物流航母”的北京通州物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日前正式展开。据报导,该项目投资近15亿元,10年内这艘“航母”将发展成为辐射全国及亚太地区的大型公路-海运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园区。通州物流产业园区是北京商业物流发展规划确定的三大物流基地之一。 CEPA中有关物流业的安排 根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中有关开放物流业的安排,允许香港公司以独资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远洋航务》您认为香港航运、物流业的“蓝海”在那里? 刘建华:现在香港还难以马上跳出去,完全找到新的竞争空间,但是《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是“以正和,以奇胜”。香港的“奇”就在于物流业的高层次管理能力,也是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管理,这可以为国所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集装箱化》1997,(9):5-6
“三年大变样”了的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正在向着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目标而奋进。上海国际集装箱码头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上海乃至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往。1993年8月12日,由上海港务局与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简称SCT),拥有宝山、张华浜、军工路3个国际集装箱专用码头。作为国内交通系统最大的合资项目,今天的SCT已成为融沪港先进的管理、生产、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集装箱码头。回顾4年的成长历程,倡导科技进步和优质服务已成为贯穿SCT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世界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直接带来了物流全球化。当前,现代物流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增值服务,正在快速发展,并被许多国家称之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目前,全球物流业规模已经达到3.43万亿美元,欧美发达国家物流业的规模更是超过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拉动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2006年3月中旬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人大代表高票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其中,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专辟一章就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作出说明,特别提及:“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支持香港发展金融、航运、旅游、资讯等服务业,保持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世界海运》2009,32(3):21-22
我国的对外贸易90%由海上远洋运输,港口是我围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建设保税港区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全球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节点,已成为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建设保税港区,对于加快上海、天津、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我图进出口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     
《水运管理》2005,27(9):F0003-F0003
云南构建面向东盟的现代物流中心;东北5海关合作推动物流发展;浙江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海丰搭建全球物流平台;天津港加大投资力度;《长江航运信息化总体规划》通过审查;澜沧江—湄公河成为“黄金水道”;……  相似文献   

18.
深圳     
《世界海运》2008,31(6):8-8
中国‘窗口城市’——深圳,她毗邻国际金融中心、贸易际航运中心——香港,一直发挥着香港与内地经济枢纽的作用,作为中国枢纽港之一的深圳正在成为珠三角经济区的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地两会陆续召开,“航运中心建设”成为部分沿海省份和地区热议的重点。航运中心建设要大港,要大航,更需要建设健全航运服务“软实力”。作为高端航运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航运金融得到了更大的关注。尤其在航运业整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之下,金融如何更好地与航运紧密配合,助力转型升级成为重点。在“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金融保险分论坛上,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黄有方提出了四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现代物流业与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如何抓住机遇,推进发展,已成为业内值得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就现代物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发展路径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